1 概述
正常新排出的尿液中因為含有尿液顏色素、尿膽素、尿膽原及卟啉等顏色而呈淡黃色。尿顏色的深淺受生理因素的影響較大,大量出汗、排尿過多、禁食等因尿液濃縮呈黃色。相反,尿液大量稀釋而呈淡黃色,甚至近于無色。
2 尿色的別名
尿液顏色
3 尿色的醫學檢查
3.1 檢查名稱
尿色
3.2 分類
3.3 化驗取材
尿液
3.4 尿色的測定原理
同目測法。
3.5 試劑
同目測法。
3.6 操作方法
同目測法。
3.7 正常值
淡黃或黃色。
3.8 化驗結果臨床意義
(1)濃茶色(膽紅素尿):阻塞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藥物(核黃素、痢特靈、利福平、復合維生素B、甲硝唑等)。
(2)淡紅色或綜紅色(血尿):腎結核(無痛性血尿)、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炎)、膀胱乳頭狀瘤、急性前列腺炎、泌尿道外傷、腎挫傷、急性膀胱炎、尿布變紅綜合征等。
(3)清晰紅茶色、醬油色、葡萄酒色(血紅蛋白尿):鏡檢無紅細胞者見于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蠶豆病、腦型瘧疾(惡性瘧疾)等。
(4)乳白色(乳糜尿):絲蟲病、腎周圍淋巴管引流受阻、淋巴管向尿路破裂所致之疾病等。
(6)深黑色:黑尿熱(奎寧、伯氨喹啉引起的溶血反應)、中毒(對苯二酚、愈創木醇、木餾油等)、黑色素原尿癥(深棕色→黑色)等。
3.9 附注
正常尿中,如含尿酸鹽較多時,放置后亦可呈粉紅色沉淀;如含磷酸鹽較多時,可呈乳白色,尤在冬季氣溫低時最為多見。
3.10 相關疾病
黃疸、腎結核、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急性腎小球腎炎、前列腺炎、急性膀胱炎、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腦型瘧疾、瘧疾、乳糜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