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醫·腦瘤
腦瘤(cerebroma[1][2])為病名[3]。是指發生于腦部的腫瘤疾患[1][2]。
3.1 癥狀
以部位固定的局限性頭痛,顱骨外壓痛,并出現腦部受壓所致相應的麻木、癱瘓等癥為主要表現[3]。
3.2 辨證分型
3.2.1 腦瘤·痰瘀阻竅證
腦瘤·痰瘀阻竅證(cerebroma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and static blood blocking orifices[1])是指痰瘀互結,閉阻清竅,以頭暈頭痛,項強,目眩,視物不清,嘔吐,失眠健忘,肢體麻木,面唇暗紅或紫暗,舌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等為常見癥的腦瘤證候[4]。
3.2.2 腦瘤·風毒上擾證
腦瘤·風毒上擾證(cerebroma with syndrome of wind-poison disturbing upward[1])是指風毒之邪,上擾腦神,以頭痛頭暈,耳鳴目眩,視物不清,嘔吐,面紅目赤,失眠健忘,肢體麻木,咽干,大便干燥,重則抽搐,震顫,或偏癱,或角弓反張,或神昏譫語,項強,舌紅或紅絳,苔黃,脈弦等為常見癥的腦瘤證候[4]。
3.2.3 腦瘤·陰虛動風證
腦瘤·陰虛動風證(cerebroma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due to yin deficiency[1])是指陰血不足,肝風內動,以頭痛頭暈,神疲乏力,虛煩不寧,肢體麻木,語言謇澀,頸項強直,手足蠕動或震顫,口眼斜,偏癱,口干,小便短赤,大便干,舌紅,苔薄,脈弦細或細數等為常見癥的腦瘤證候[4]。
4 西醫·腦瘤
顱內腫瘤亦稱腦腫瘤,其病因至今不明,腫瘤發生自腦、腦膜、腦垂體、顱神經、腦血管和胚胎殘余組織者,稱為原發性顱內腫瘤。由身體其它臟器組織的惡性腫瘤轉移至顱內者,稱為繼發性顱內腫瘤。
顱內腫瘤亦稱腦腫瘤,其病因至今不明。
4.1 癥狀
下述四個方面的病理生理過程是顱內腫瘤導致顱骨內壓增高并逐漸加重的原因:腫瘤體積超過顱內壓調節代償能力;腫瘤周圍反應性腦水腫;腦脊液循環通路梗阻;靜脈回流受阻。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三主癥",也是顱內腫瘤的主要臨床癥狀。
1、頭痛:約見于80%的病人,是最常見的早期癥狀,但不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凡能加重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均可使頭痛加劇。
2、嘔吐:與飲食無關,清晨多見。嘔吐多與劇烈頭痛相伴隨,有時可呈噴射性,但非噴射性嘔吐也不少見。
3、視神經乳頭水腫:早期無視力障礙,隨著時間的延長,病情的發展,出現視野向心性縮小,晚期視神經繼發性萎縮則視力迅速下降,這也是與視神經炎所致的假性視神經乳頭水腫相區分的要點。視乳頭水腫是“三主癥”中的重要客觀依據。
4.2 檢查
X線平片;
腦室造影;
氣腦造影;
CT;
MRI。
4.3 檢查
1、對癥治療主要針對顱內壓增高,如應用脫水藥物降低顱壓;對癲癇發作者應用抗癲癇藥物等。因腫瘤位于要害部位,無法施行手術切除,而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時,可行腦脊液分流術、顳肌下減壓術、枕肌下減壓術或去骨瓣減壓術等姑息性手術。
2、病因治療:
①主要是手術切除腫瘤,手術切除的原則是:凡良性腫瘤應力爭全切除以達到治愈的效果;凡惡性腫瘤或位于重要功能區的良性腫瘤,應根據病人情況和技術條件予以大部切除或部分切除,以達到減壓為目的。
②凡惡性腫瘤或未能全切除而對放射線敏感的良性腫瘤,術后均應進行放射治療。
③惡性腫瘤,特別是膠質瘤和轉移瘤,術后除放射治療外,尚可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給予化學藥物治療,簡稱化療。為提高惡性腦瘤手術后的效果和延長病人生存期,應用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統稱為腦瘤的綜合性治療。
3、中藥治療 可作為綜合治療的措施之一,適用于一些不適合手術和放、化療或手術后復發的患者。
5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6.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治療腦瘤的穴位
- 腦干
ogàn;AT3、4i;brainstem概述:腦干:1.解剖結構名;2.耳穴名。解剖結構名·腦干...
- 顳颥
3~0.5寸。經穴別名·顳颥:顳颥為經穴別名,即腦空。出《針灸甲乙經》。腦空為經穴名(Nǎokōn...
- 腦空
GB19;nǎokōng;G19;GB19概述:腦空為經穴名(NǎokōngGB19)。出《針灸甲...
- 腦戶
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痙攣,視物不清,目黃,癭瘤,頭痛,頭暈,項強,失音,頭重風眩,面痛,面腫,...
- 仰風
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痙攣,視物不清,目黃,癭瘤,頭痛,頭暈,項強,失音,頭重風眩,面痛,面腫,...
- 更多治療腦瘤的穴位
治療腦瘤的方劑
- 兔腦散
ùnǎosǎn《名家方選》:方名:兔腦散組成:兔腦(霜)。主治:產后血暈。用法用量:上為末,白湯飲...
- 腦疳丸
《幼科指掌》卷四:方名:腦疳丸組成:蘆薈功效:殺腦疳蟲,止鼻中癢。主治:小兒腦疳。頭皮光急,滿頭生...
- 催生大圣丹
音:cuīshēngdàshèngdān處方:片腦、麝香、母丁香、臘月兔腦子。制法:上用兔腦子搗和...
- 神驗點方
汁5碗許,澄清,入斑蝥40個,穿山甲5片,乳香、腦子不拘多少,約5碗,煎作2碗,用瓷器盛之,乳香、...
- 麝香十和粉
白熟者,水飛)、密陀僧5錢,鷹條2錢,檀香5錢,腦少許,麝少許,寒水石粉(和腦麝同研)、紫粉少許用...
- 更多治療腦瘤的方劑
治療腦瘤的中成藥
- 腦血康顆粒
拼音:nǎoxuèkāngkēlì英文:腦血康顆粒說明書:藥品名稱:腦血康顆粒劑型:顆粒劑:每袋2...
- 銀杏酮酯
黃酮醇甙9.6mg。銀杏酮酯的藥理作用:1.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改善腦學管循環功能。2....
- 心腦靈
3例,腦血管病(腦梗死、腦動脈硬化、腦出血、動脈瘤)59例,椎體基底動脈供血不足8例。口服心腦靈每...
- 培元通腦膠囊
拼音:péiyuántōngnǎojiāonáng英文:培元通腦膠囊說明書:藥品名稱:培元通腦膠囊藥...
- 銀丹心腦通軟膠囊
拼音:yíndānxīnnǎotōngruǎnjiāonáng英文:銀丹心腦通軟膠囊說明書:藥品名稱...
- 更多治療腦瘤的中成藥
腦瘤相關藥物
- 鹽酸丙卡巴肼腸溶片
藥物之一,對SCLC、惡性黑色素瘤、多發骨髓瘤、腦瘤(原發或繼發)等亦有一定療效。【用法用量】口服,...
- 锝[99mTc]比西酯注射液
病(梗塞、出血、短暫性缺血發作等),癲癇和癡呆、腦瘤等疾病的腦血流灌注顯像。【用法用量】僅供靜脈注射...
- 維胺酯膠丸
.于異維A酸與四環素類抗生素合用時,可導致“假性腦瘤”引起腦壓增高,頭痛和視力障礙;2.與維生素A合...
- 鹽酸丙卡巴肼腸溶片
藥物之一,對SCLC、惡性黑色素瘤、多發骨髓瘤、腦瘤(原發或繼發)等亦有一定療效。【用法用量】口服。...
- 注射用亞胺醌
,則該細胞的線粒體受損。【適應癥】AZQ對原發性腦瘤有一定療效,并可減少急性白血病病人腦脊液中惡性細...
- 更多腦瘤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腦瘤
- 《針灸甲乙經》:[卷十一]寒氣客于經絡之中發癰疽風成發厲浸淫第九(下)
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則十余日死矣。陽氣大發,消腦瘤項,名曰腦爍。其色不樂,腦項痛如刺以針,煩心者,...
- 《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龍腦香
(《唐本草》)【釋名】片腦(《綱目》)、羯婆羅香(《衍義》),膏名婆律香。時珍曰∶龍腦者,因其狀加...
- 《經穴匯解》:[卷之一]頭面部第一
上星。一寸囟會。囟會。百會中間。置前頂。從百會至腦戶。四寸五分。水熱穴論曰。頭上五行。行五。王冰注...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用自己小便洗過,井水調敷,薄紙貼住,外又敷之;丹瘤,井水調敷二三次;灸瘡不發及風犬、蜈蚣咬傷,口噙...
- 《普濟方》:[卷四十六頭門]腦風(附論)
夫內經謂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夫風生高遠。始自陽經。然督脈陽維之會。自風府而風邪方芎酒(出千金...
- 更多古籍中的腦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