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腦脊液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 (最后修訂于2009/1/22 19:47:26)[共134字]
摘要:別名GOT,GPT正常值<20U。化驗結果意義升高:腦轉移癌、癌性神經痛、大腦或小腦變性、腦梗死、中毒性腦病、腦外傷、神經系統炎癥。化驗取材腦脊液化驗方法腦脊液檢查化驗類別一體液和排泄物檢查化驗類別二腦脊液檢查參考資料《新編臨床檢驗與檢查手冊》、《新編化驗員工作手冊》......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名醫臨證精粹:時振聲治慢性肝炎醫案
A腎病)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腎病、痛風性腎病等更見專長。 [案例一]李某,男,50歲,某醫院會診病例。 患者5年來肝脾腫大,肝功能反復不正常,此次因腹脹1月余住院。腹水征陽性,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酶500U以上,總膽紅質3.0mg%,白蛋白/球蛋白:2.4/4.2。會診之時見病人面色黧黑,目黃唇暗,舌質暗紅并有瘀斑,舌苔薄黃而膩,口苦口黏,口干不欲飲水,腹脹不思飲食,下肢肌膚甲錯如魚鱗狀,
- 氯丙嗪、氯氮平、維思通引起精神分裂癥患者谷丙轉氨酶變化的對照分析
【關鍵詞】抗精神病藥物;精神分裂癥;谷丙轉氨酶 隨著傳統的抗精神病藥物氯丙嗪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氯氮平、維思通應用于臨床,使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癥狀很快得到控制,療效顯著。同時,這些藥物的應用,對造血系統、肝、膽系統以及心、腦電圖的影響,已引起臨床醫師的普遍關注。本文主要研究服用正常劑量氯丙嗪、氯氮平、維思通三種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谷丙轉氨酶的改變,借此指導臨床更安全的用藥。 1資料與方法
- 某大學新生血清HBsAg、HBsAb和谷丙轉氨酶的檢測
【摘要】目的了解我區大學新生HBsAg、HBsAb及谷丙轉氨酶(ALT)異常情況,為采取相應防治措施提供依據。方法于2003~2004年連續2年對廣東商學院花都分院大學新生進行血清HBsAg、HBsAb、ALT檢測。結果2003~2004年廣東商學院花都分院大學新生平均HBsAg陽性率高達13.61%,其中男生陽性率為14.03%,女生陽性率為12.84%。2003和2004年的HBsAg陽性率
- 肝炎患者谷丙轉氨酶長期不降的原因分析
急性肝炎患者經過綜合性治療谷丙轉氨酶(ALT)一般能很快恢復正常,但有少數肝炎患者ALT長期不降,影響預后。我們對ALT長期不降的患者進行總結分析,并提出對策。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肝炎患者968例,其中ALT長期不降者96例,約占10%:男70例,女26例;年齡6~72歲,平均年齡39歲;6~20歲40例,20~40歲12例,40~60歲20例,60歲
- 高中生谷丙轉氨酶升高相關因素初探
【摘要】目的探討高中生谷丙轉氨酶(ALT)升高相關因素。方法分析大連市2005年高考體檢數據。結果17954名高考學生中檢出ALT升高49名,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7名(男3名,女4名),HBsAg陰性42名(男35名,女7名);HBsAg陽性組ALT平均值(193.7IU/L)高于HBsAg陰性組(139.5IU/L);其他相關數據(體重指數、平均收縮壓、平均舒張壓)HBsAg陰性
- 牛黃解毒片引起谷丙轉氨酶升高1例
既往曾服用過牛黃解毒片,無不良反應,對酒精不過敏,無肝病史。體格檢查:神清語明,T36.1℃,P72/min,BP120/80mmHg、心肺未見異常,實驗室檢查:血、尿、便常規正常。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酶270U/L,乙肝二對半檢查陰性,丙肝抗體檢測陰性,其余正常。初診為藥物性轉氨酶升高。治療:囑病人靜養休息,食清淡易消化食物,VitC0.2g3次/日,肝太樂0.2g3次/日。1周后復查,ALT
- 檢測血清谷丙轉氨酶(ALT)有何臨床意義?
由于整個肝臟內轉氨酶含量約為血中含量的100倍,如果釋放的酶全部保持活性,只要1%的肝細胞壞死,便足以使血清中的酶活性增加1倍。又由于肝細胞內轉氨酶濃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肝細胞內轉氨酶也可由于此種濃度差而泄漏入血中。因此,血清轉氨酶活性是肝細胞損傷的敏感指標。正常值:賴氏法(Reitman)為男<40μ/L,女<35μ/L。作者:不明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谷草轉氨酶與谷丙轉氨酶比值和肝纖維化的關系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谷草轉氨酶與谷丙轉氨酶比值和肝纖維化的關系。方法561例肝穿確診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同時進行血清谷草轉氨酶(AST)和谷丙轉氨酶(ALT)的檢測,對比分析血清AST/ALT比值與肝臟病理診斷。結果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活動性肝硬化患者血清AST/ALT比值明顯高于正常人及慢性肝炎輕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肝纖維化程度S4期以上的患者血清AST/ALT
- 中醫降酶五法
鄧來送鄧莉陳國喚鄧星湖北省黃石市第二醫院不論急性肝、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在肝細胞病變活動時,都可表現谷丙轉氨酶(G.P.T.)的增高,所以谷丙轉氨酶的下降是衡量肝功能恢復的重要指標。中醫對肝炎病理的認識:初期(急性肝炎)多是濕熱蘊結;中期(慢性肝炎)多是肝脾失調,脾氣虛弱,肝血(陰)不足;后期(肝硬變)多是氣滯血瘀,氣血水搏結,故針對肝炎不同階段的主要證候,設立了苦寒降酶法、甘溫降酶法、酸甘降酶法
- 檢測血清谷草轉氨酶(AST)和ν-谷氨酰轉肽酶(ν-GT)有何臨床意義?
谷草轉氨酶在心肌細胞中含量最高,但肝臟損害時其血清濃度也可升高,臨床一般常作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輔助檢查。谷草轉氨酶的正常值為0~40μ/L,當谷丙轉氨酶(ALT)明顯升高,谷丙/谷草比值>1時,就提示有肝實質的損害。 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中,腎內最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最多,在肝內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來自肝臟。正常
- 谷草轉氨酶試劑對鉀測定的影響
【摘要】目的了解谷草轉氨酶試劑對酶法測定鉀的干擾情況。方法設置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分析順序,將單獨測定血清鉀與先測谷草轉氨酶再測鉀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先測谷草轉氨酶再測血清鉀會對鉀產生11%的正偏差。結論部分試劑含鉀的檢驗項目會對酶法測定鉀產生明顯的正誤差。【關鍵詞】谷草轉氨酶;血鉀;干擾;交叉污染生化分析儀器長期使用后其沖洗能力下降,比色皿老化后吸附力增加,分析項目次序和試劑位置不當均可造成
- 降轉氨酶先找對“病根兒”
欣降酶,肝功正常后,可將每日輸液改為隔日輸液,之后隔兩日輸一次。 (黃顯斌) ▲相關鏈接 ◇轉氨酶升高說明什么 肝功檢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轉氨酶,通常包括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兩項。谷丙轉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原漿的可溶部分,肝細胞發生炎癥病變時,引起細胞腫脹、壞死或肝細胞膜通透性增高等,均可使谷丙轉氨酶釋放于血液循環中,使血液中谷丙轉氨酶增高。谷草轉氨酶主
- 伊朗獻血者血清gamma-谷氨酰轉移酶、丙氨酸轉氨酶以及天冬氨酸轉氨酶活性
2007年04月04日WorldJGastroenterol.2007Feb14;13(6):889-94.9為確定健康獻血者血清gamma-谷氨酰轉移酶(GGT)、丙氨酸轉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轉氨酶活性(AST),評估他們與人口統計學以及臨床發現的相關性,研究人員針對934名年齡在18到68歲的男性獻血者開展了一項橫向研究,所有受試者均HBV或HCV血清陰性、非嗜酒者,且所有受試者均經過
- 慢性肝炎辨證施治的體會
g,川牛膝12g,紅棗12g,生麥芽12g。兼瘀癥者加丹參15g~30g。典型病例:患者,男,20歲,學生。1986年3月5日首診。患者入學前1年多曾患急性黃疸型肝炎,先后復發3次。曾住院治療,谷丙轉氨酶(SGPT)一度恢復正常,近年谷丙轉氨酶反跳升高,血清總膽紅質約2mg%。自述口干咽燥,右脅疼痛,苔薄黃膩,舌質暗紅,脈小弦。體檢:鞏膜黃染;心肺(-);肝上界第6肋間,肋下2cm,劍突下2.5
- 阿奇霉素致肝壞死的病例分析
情況尚可,每天注射阿奇霉素預防感染。6月28日中午12時許開始出現高熱、惡寒、乏力、惡心嘔吐。查體:雙上肢內側可見出血點,鞏膜輕度黃染,心率120次/min,律齊,腹脹,腹水(+)。肝功能檢測:谷丙轉氨酶6200u/L。6月29日凌晨4時昏迷,5時20分死亡。主要尸檢所見:發育正常,營養良好,背部創口愈合良好。心外膜下、肺膜下及雙腎被膜下均可見散在出血點,胸腺部分已被脂肪組織代替。肝臟重量為96
- 如何選用治肝炎中成藥
、尿黃者。 復方益肝靈片:能滋補肝腎、解毒祛濕、降低轉氨酶。用于慢性肝炎轉氨酶增高者。以中醫辨證屬于肝腎虛損,濕毒未清,癥見脅痛、少食、腹脹、腰酸乏力、尿黃者為宜。口服每次4片,l日3次。飯后服用。 雞骨草膠囊:能清熱解毒、疏肝利膽,并有降酶的作用。用于急、慢性肝炎。辨證屬肝膽濕熱者為宜。 垂盆草沖劑(片):能清熱利濕,有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用于急性肝炎、遷延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活動期。以中醫
- 單項轉氨酶升高就是肝炎嗎,引起血清轉氨酶升高的常見疾病有哪些?
在肝炎的診斷中,需經常檢測血中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的活性。因為轉氨酶在肝炎病程中出現最早,在肝炎早期臨床癥狀尚未出現時,血清中轉氨酶已升高。因此常把它作為肝炎診斷中主要檢測的指標之一,但在多項肝功能檢測項目中屬于非特異性。因為血清中可引起轉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除病毒性肝炎外,其他一些肝病轉氨酶也可以增高。如腸道寄生蟲病、脂肪肝、肝癌、肝膿腫、酒精性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害等都能使轉氨酶升高,而且
- 替比夫定聯合復方五仁醇膠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觀察
mg/次,1次/d和復方五仁醇膠囊(沈陽東新藥業有限公司)3粒/次,3次/d,共50周;對照組給予替比夫定(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600mg/次,1次/d,共50周。用藥前檢查患者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血清標志物、乙型肝炎病毒的基線狀態。在治療過程中定期監測:(1)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自治療開始后每月1次,連續3次,以后隨病情改善可每3個月1次;(2)血清標志物(HBsAg、抗HBsAb、
- 丙型病毒性肝炎96例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傳播流行,病情的變化情況。方法自2007年12月16日—2008年6月26日收治260例海洛因成癮患者給予人工合成的麻醉藥品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入組后對每一位患者進行肝、腎功能、HIV、HCV抗體檢測。結果260例病例中HCV抗體陽性96例,且谷丙轉氨酶≤40u/L13例。結論丙型病毒性肝炎在吸毒人群中傳播的比例高,超過正常人群的十幾倍,血液傳播和性接觸傳播是丙肝
- 茵陳五苓散治肝病驗案3則
腎、膽、膀胱。血常規正常,尿膽紅素(++),肝功能示:HBsAg(+),總膽紅素164.9μmol/L,直接膽紅素70.1μmol/L,總膽汁酸162.7μmol/L,谷丙轉氨酶1145U/L,谷草轉氨酶339U/L,堿性磷酸酶118U/L,γ谷氨酰轉移酶101U/L。B超檢查:(1)肝內管系管壁回聲增強;(2)膽囊壁粗糙;(3)脾厚。患者患慢性乙肝病史2年。入院診斷:中醫診斷:黃疸(陽黃)—濕
- 復方地芬諾酯中毒1例
1mm,雙眼凝視,對光反射消失,壓眶反射遲鈍,口唇發紺,雙肺呼吸動度減弱,可聞及散在濕啰音,心音弱,心率110次/min,四肢肌張力減低。實驗室檢查:血常規正常,尿常規PRO+1,血生化: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乳酸脫氫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酐、尿素氮升高,低鉀、低鈉;血氣分析示代謝性酸中毒,低氧血癥,心電圖示STⅡ、Ⅲ、aVF,斜行下移0.1mV。治療轉歸:入院后給予吸氧、維生素C、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臨床病例分析
l-100.6mmol/L,血BUN16.0mmol/L,Cr190.0μmol/L;總膽紅素106.3μmol/L,直接膽紅素51.3μmol/L,間接膽紅素55.0μmol/L,谷丙轉氨酶42.7U/L,谷草轉氨酶177.8U/L,麝香草酚濁度12.1U/L,堿性磷酸酶250.7U/L。肝膽B超:肝形態正常,肝內光點稍密集,分布尚均勻,膽囊未見異常。胎兒電子監護:NST有反應性,評10~11分
- 中西醫結合治愈重癥肝炎、肝昏迷1例報告
邊緣光滑,脾未及,移動性濁音(-),腹部可見較密集的粟粒大小疹點,舌質紅絳,苔黃干燥,脈弦。查:總膽紅素189.6μmol/L,直接膽紅素98μmol/L,谷丙轉氨酶2520U/L,谷草轉氨酶1510U/L,γ谷氨酰轉肽酶780U/L,白蛋白32g/L,球蛋白50g/L。乙肝五項:大三陽。B超示:肝回聲致密,肝大,膽囊壁毛糙。西醫診斷:急性黃疸型重癥肝炎,肝昏迷(Ⅳ期)。
- 苦黃顆粒治療急、慢性黃疸型肝炎的臨床觀察
P0.05;治療組輕中度患者顯效以上者25例,為89.3%;對照組27例,為92.6%;治療組未見重度患者顯效例,而對照組顯效2例,為50%,但均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總膽紅素及谷丙轉氨酶均顯著下降,治療前后差異有非常顯著性,均P0.01;但治療組與對照組總膽紅素及谷丙轉氨酶下降速度未見統計學差異。結論苦黃顆粒與苦黃注射液在治療輕度與中度黃疸型肝炎方面療效相當,但使用方便。
- 何首烏致肝功能損害1例報告
,用于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須發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等。首烏中的四羥基乙烯-β-D-葡萄糖甙是保肝的有效成分,它能防止脂肪肝、肝功能損害和肝臟過氧化脂質含量升高,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此外,何首烏增加肝糖原的作用也有利于對肝臟的保護。但是據文獻報道,由于其代謝產物可引起肝細胞脂質過氧化反應致肝細胞壞死,且其毒性物質阻礙肝細胞攝取血中膽汁,并破壞細胞膜運載膽鹽的受體,影響細胞
- 探討燙吸安鈉咖對肝功能的影響
對燙吸安鈉咖組36例及正常對照組14例測定肝功能情況,對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燙吸安鈉咖組與對照組比較,燙吸組總膽紅素較對照組的含量明顯降低,在統計學上差異有顯著性(P<0.01)。燙吸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肌酐較對照組升高,在統計學上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長期燙吸安鈉咖對肝功存在明顯的影響。【關鍵詞】長期燙吸;安鈉咖;肝功能;影響Discussingtheeffectofliv
- 乙肝感染患者檢測兩對半與ALT、AST的關系
之間的ALT和AST活性差異無顯著性,而這兩者與正常對照組之間的ALT和AST活性差異均有顯著性。結論說明ALT和AST的活性與乙肝病毒是否正在復制中無明顯關系。【關鍵詞】乙肝兩對半;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隨著社會的發展,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感染范圍不斷的擴大。為了更清楚了解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 大學入校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與肝功能檢查的報告分析
【關鍵詞】入校新生;谷丙轉氨酶(GPT);乙肝表面抗原(HBsAg)肝功能檢查是診斷肝炎的主要指標,國內獻血員篩選仍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檢測為依據[1]。HBsAg是HBV感染的特異性指標。大學生多集體生活,易造成肝炎的流行。每年對入校新生的肝功能檢查和HBsAg的檢測是很必要的,為此,我們對入校新生集體組織抽血檢查,現將2003年、2004年入校新生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 大學入校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與肝功能檢查的報告分析
【關鍵詞】入校新生;谷丙轉氨酶(GPT);乙肝表面抗原(HBsAg)肝功能檢查是診斷肝炎的主要指標,國內獻血員篩選仍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檢測為依據[1]。HBsAg是HBV感染的特異性指標。大學生多集體生活,易造成肝炎的流行。每年對入校新生的肝功能檢查和HBsAg的檢測是很必要的,為此,我們對入校新生集體組織抽血檢查,現將2003年、2004年入校新生檢測結果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 酒精性心肌病1例報告
心電圖示:竇性心律,頻發室早二聯律。心臟彩超示:缺血性心肌病;EF47%,心力衰竭;二尖瓣返流。肝臟彩超示:肝臟大小正常,實質回聲增粗、增強,肝內靜脈擴張。消化道造影示:胃炎、胃下垂。肝功能示:谷丙轉氨酶232U/L(參考值:0~40U/L)。診斷為酒精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室早二聯律;酒精性肝炎。治療:入院后給予嚴格忌酒及對癥治療1個月,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偶發室早,心率80次/min
- 壽比山、甘露醇聯合應用致肝臟損害1例
CT示:左側小腦半球腦出血(量約12ml)。給予20%甘露醇脫水及對癥治療,繼續原劑量口服壽比山。入院第2日化驗血糖、血脂、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圍,乙肝五項陰性。第5日訴口苦,不思飲食,化驗肝功能,谷丙轉氨酶(ALT)165.97U/L,γ-谷氨酰轉移酶(GGT)382.62U/L,甲肝、丙肝抗體陰性,肝、膽、脾、雙腎B超無異常,血清蛋白+總蛋白,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均未見異常。第7天化驗肝功能,谷
- 肝病合并消渴醫案三則
動在180/10O毫米汞柱左右,并有冠心病史。現癥:乏力,肝區痛。心前區時有發作性疼痛,多飲,善饑,多食,尿量增多,常常自汗。體胖,鞏膜不黃染,肝脾未觸及。血壓200/100毫米汞柱。化驗檢查:谷丙轉氨酶280單位,麝濁6單位,空腹血糖228%毫克,膽固醇180%毫克,尿糖。舌象:苔薄白、質正常。脈象:沉滑。西醫診斷:遷延性肝炎合并糖尿病。中醫辯證:陰虛血熱,肝腎不足,氣陰兩傷。治法:補氣養血,
- 二十七、兔、豚鼠器官與血中轉氨酶活性
二十七 兔、豚鼠器官與血中轉氨酶活性表12-62兔、豚鼠器官與血中轉氨酶活性[122]動物種類體重(克)動物數測定單位器官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兔1,2008瑞氏單位/克肝17.2±4.232.8±2.7〃 20相對單位延伸〃39.6±2.240.1±2.6〃1500~200015毫克分子/克〃30.7±2.9395±45.8〃2000~30009毫克分子/毫克蛋白·10分〃0.18±0.011.7
- 健康者吃快餐過度轉氨酶也會快速升高
》發表瑞典林雪平大學試驗研究,在吃過多快餐導致的營養過度,即使是健康者肝臟的酶和甘油三酯含量也會發生改變。丙氨酸轉移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是催化細胞內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丙氨酸的轉運,血清中丙氨酸轉移酶含量升高常表示肝細胞受損。30U/l);甘油三酯含量從1.1%升高到2.8%。因此,研究者認為通過此項試驗可以清楚表明,針對ALT升高不僅要詢問飲酒史,還應將近期是否過
- 健康成人每日服用4g對乙酰氨基酚容易出現轉氨酶的升高
2006年12月28日JAMA.2006;296(1):87-9314一項臨床試驗發現,二氫可待因酮+對乙酰氨基酚的新型組合用藥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的發生率較高。美國的研究人員近期在健康人群中進行了一項隨機、單盲、對照、縱向研究,評估了每日4g對乙酰氨基酚聯合或不聯合選擇性類阿片藥物后發生ALT升高的情況。共有145名健康成人入組該項研究,隨機進入安慰劑組(n=39)、對乙酰氨基酚+
- 二十六、大白鼠器官及血中轉氨酶活性
二十六、大白鼠器官及血中轉氨酶活性表12-61大白鼠器官及血中轉氨酶活性[122]體重(克)性別動物數器官測定單位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180~230♂15肝微克/克10044±5527228±343120〃16〃相對單位/克12740±38435000±3.030100~120〃9〃微克/毫克蛋白·20分鐘132±13.479.6±4.6150~300〃17〃毫克分子/克342±28.7336±
- 日本男性的血清脂聯素水平與轉氨酶活性呈負相關
防止動物模型發生脂肪變性和脂肪性肝炎,為此,研究人員探討了這一結論是否適用于臨床環境。研究人員選取選取791例無酗酒、無自身免疫性肝病、無HBV或HCV相關性肝病的日本男性,調查了血清脂聯素與血清轉氨酶活性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轉氨酶活性升高者的體重指數(BMI)、血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利用穩態模型評價的胰島素抵抗水平等多種代謝性疾病指標均高于轉氨酶活性正常者。單元回歸分析顯示,血清脂聯素水平
- 天津工生所ω-轉氨酶研究取得新進展
手性胺和非天然氨基酸被廣泛應用于醫藥、精細化學品、化妝品、食品和農業等眾多領域。ω-轉氨酶能夠拆分伯胺消旋體和催化前手性羰基底物的不對稱加氨,催化條件溫和,反應無需額外的輔酶循環,且具有較高的催化速率和立體選擇性,有利于實現手性胺類化合物的綠色生產。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朱敦明研究員和吳洽慶研究員帶領的生物催化反應機理及應用團隊針對新ω-轉氨酶的生物催化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從基因數據庫
- 苦參素加中藥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轉氨酶反復升高50例
轉氨酶反復異常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臨床常見癥狀,多年來筆者采用苦參素加中藥治療該病5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50例均符合2000年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學術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經3個月中醫或西醫治療后ALT仍反復或持續異常,癥狀時輕時重,未經西醫抗病毒或調節免疫力,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妊娠或哺乳期婦女。50例中,男39例,女11例,年齡16~60
- 中藥五味子降轉氨酶的效果和機理如何?
臨床治療中發現,五味子降酶對無黃疸型、慢性遷延型單項轉氨酶升高者的效果持久,對無癥狀的表面抗原攜帶者,不伴濁度和絮狀試驗陽性的降酶作用佳;中醫辨證對腎虛者的效果好。對濕重于熱、濕熱并重,兼有瘀證、黃疸、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明顯持續“三陽”者的降酶效果差。對后面這些患者用藥期間雖能降酶,停藥或減量時常使轉氨酶“反跳”,其“反跳”率可達50%以上。五味子粉和蜜丸劑量較大的對胃有刺激作用,有反酸
- 中藥是通過哪些作用來降低轉氨酶的?
經過研究證實,中藥降低轉氨酶多是通過以下作用來實現的: ①改變機體的反應性:慢性肝炎部分病人,雖然長期酶不正常,但肝臟組織學可能沒有變化;有的病例肝臟組織雖不正常,但系非特異性反應性炎癥,慢性遷延性肝炎有1/4病例屬于這種類型。這些病人可能由于肝細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反應性增強而長期有不等量的酶滲入血液。這類病人臨床上常有過敏現象,改變這些病人的全身反應性,有助于改變肝細胞的通透性,減少酶的釋放,
- 中藥五味子與果糖二磷酸鈉治療老年單項轉氨酶升高
本文報告應用本院自制中藥五味子糖漿口服加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鈉治療老年反復不愈單項轉氨酶升高,療效滿意,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齡60~70歲,病史3~10個月,均由B超、CT、MRI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者,實驗室檢查HBSAg(-)、HIV、HBV、HCV均陰性者,單項轉氨酶升高在162~216U(本院正常值40U)。1.2方法五味子糖漿(本院制藥廠生產)
- 脂肪肝與血脂、轉氨酶關系的調查
【摘要】目的淺談脂肪肝與血脂、轉氨酶的關系。方法以福建漳州地區電業局22~76歲職工1238例為研究對象,檢查其肝功、血脂和轉氨酶。結果高脂血者的脂肪肝患病率顯著高于血脂正常者,脂肪肝患者轉氨酶顯著高于非脂肪肝患者。結論脂肪肝是由多種疾病和原因引起的疾病,脂肪肝與轉氨酶和血脂濃度有關,高血脂是引起脂肪肝及轉氨酶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關鍵詞】脂肪肝膽固醇甘油三酯轉氨酶患病率1對象與方法50u/L。
- 中醫降低轉氨酶八法
(柴胡、甘草)、逍遙散或香砂六,君子湯加香附、郁金、川楝子、神曲、麥芽等治療急慢性肝炎,有顯著的降酶作用。 3.疏肝利濕:屬氣滯濕阻者,治以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湯加減,疏肝調氣,健哞化濕,可使此型的轉氨酶升高者降為正常。 清熱利濕法: 1.屬里濕蘊熱,陽黃色鮮明者,宜清熱利濕,可用三仁湯;若熱重于濕者,用茵陳蒿湯;濕重于熱者,用藿樸夏苓湯;濕熱并重者,用茵陳四苓教、王氏連樸飲;濕熱郁阻氣機者,
- 用紙層析法鑒定轉氨酶的轉氨基作用
轉氨基作用廣泛地存在于機體各組織器官中,是體內氨基酸代謝的重要途徑。氨基酸反應時均由專一的轉氨酶催化,此酶催化氨基酸的α-氨基轉移到另一α-酮基酸上。各種轉氨酶的活性不同,其中肝臟的谷丙轉氨酶(GlutamicPyruvicTransaminase,GPT)活性較高,它催化如下反應:α—酮戊二酸+丙氨酸(4)把測定管放沸水浴中煮5分鐘,取出后冷卻。(5)兩管皆離心2000rpm5分鐘,把上清夜分
- 深度黃疸伴粒細胞缺乏為首發癥狀的急性白血病1例
0,淋巴細胞0.54,單核細胞0.06,血紅蛋白97g/L,血小板128×109/L;尿常規:蛋白+,潛血+++,尿膽原++;肝功能檢查:總蛋白74.5g/L,白蛋白51.8g/L,谷丙轉氨酶145U/L,谷草轉氨酶54.4U/L,γ-谷酰胺轉肽酶153.8U/L,總膽紅素275.6μmol/L,直接膽紅素138.7μmol/L,間接膽紅素136.9μmol/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均正常;甲、乙
- 中醫治療黃疸醫案六則
)例二石××,男,24歲。因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飲食厭油膩,小便黃赤,眼鞏膜皮膚黃染,住××院。檢查:肝大肋下1厘米,質軟有壓痛及叩痛。脾未捫及,腹部呈鼓音,腸鳴音稍亢進。……黃疸指數70單位,谷丙轉氨酶710單位,白蛋白4.13克%,球蛋白2.32克%,小便檢查:三膽陽性,蛋白微量。超聲波檢查:肝區較密微小波型,輕度腹水。診斷為病毒性肝炎。給大量葡萄糖、維生素丙、激素、三磷酸腺試,胰島素、血漿
- 同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病人并發植入綜合征護理(附1例報告)
規WBC0.09×109/L,肝功能檢查示谷丙轉氨酶190U/L,應用萬古霉素2g、泰能1g抗感染治療。移植后7~8d,體溫波動于39.7~41.2℃之間,胸悶憋氣加重,全身皮膚出現密集暗紅色皮疹并融合成片,劇烈瘙癢,血常規示WBC(0.07~0.11)×109/L,肝功能檢查示谷丙轉氨酶159~561U/L,谷草轉氨酶138~169U/L,血清總膽紅素27.68~34.2
- 微粉化17-β雌二醇陰道片劑對絕經后女性血清雌二醇及子宮內膜的臨床觀察
醇25μg陰道片劑對絕經后血清雌二醇及子宮內膜厚度的影響。方法對主訴為生殖道雌激素缺乏癥狀的絕經后女性122例,給予微粉化17-β雌二醇陰道片劑治療,評估用藥前、用藥2周、用藥8周FSH、E2、谷丙轉氨酶(ALT)及血常規、陰道超聲檢查子宮內膜厚度(雙層)。結果上藥2周后平均血E2水平為27.6±18.7pg/ml,涂片MV,KPI顯著上升,以每周上藥2片的維持量用藥6周,血E2水平略下降,子宮
- 凌霄雞鳴湯治療肝炎的療效觀察
果滿意。特將典型病例報告如下。 1肝硬化 患者,男,52歲,干部。患者于1976年因納差、乏力1個月就診。肝功能檢查結果:黃疸指數14U,凡登伯試驗直接雙相陽性反應,麝香草酚濁度20U以上,谷丙轉氨酶200U;瓊脂擴散法結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1980年患者復診時面色灰暗,脘腹脹滿,餐后尤甚,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小便色黃量稍少,大便溏薄,雙下肢水腫,按之即起,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查體
- 嬰兒重癥膽汁淤積綜合征1例
院查肝功:總膽紅素125.2μmol/L,直接膽紅素66μmol/L,間接膽紅素59.2μmol/L,總蛋白35.6g/L,白蛋白27.5g/L,球蛋白8.1g/L,谷丙轉氨酶24u/L,谷草轉氨酶168u/L,堿性磷酸酶1419u/L,谷氨酰轉肽酶216u/L,總膽固醇5.39mmol/L。血尿糞常規基本正常,腎功、電解質、心肌酶陰性,乙肝五項及前SI抗原陰性、丙肝抗體(Hcv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