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母乳喂養率 (最后修訂于2016/3/23 22:40:38)[共59字]
摘要:母乳喂養率(breastfeedingrate)是指100名小于4個月的嬰兒中,接受母乳喂養的人數。計算見式(16):......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如何提高母乳喂養率郭桂蘭
乏有關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對哺乳缺乏信心。2.2母親缺乏哺乳經驗,缺乏醫務人員指導。2.3母親情緒不佳或產后抑郁影響乳汁分泌。2.4應用有抑制乳汁分泌的藥物。2.5母親或嬰兒患病不能哺乳。3提高母乳喂養率的方法3.1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使醫院醫護人員掌握好母乳喂養的基本知識,學會處理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有關母乳喂養的應用技術。開展孕產期知識講座,對孕婦及家屬進行有關母乳喂養優點及母乳喂養方法的教育
- 降低母乳喂養率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
始吸吮母乳。母乳作為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各種成分易于吸收,而且含有豐富的抗體和免疫細胞。母乳喂養不僅對嬰兒有很多好處,對產婦也有相當多的好處。嬰兒吸吮母乳可促進產婦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利于產后產婦身體恢復。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導母乳喂養,讓產婦育嬰“回歸自然。通過此次研究,以減少人為因素降低母乳喂養率,現將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對象資料2007年1月~10月我醫院共分娩329人,
- 術后鎮痛泵能提高母乳喂養率
的產婦,因精神緊張,手術創口疼痛以及子宮收縮疼痛,嚴重影響了產婦的休息、睡眠、進食,使得產婦體能不能很好的恢復,同時,由于疼痛使一部分產婦拒絕哺乳或哺乳時間過短、次數過少,使乳汁分泌不足,影響了母乳喂養率。我院自2001年開始,將硬膜外自控鎮痛術應用于剖宮產術后的產婦,在促進母乳喂養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擇2003年1~7月份在我院實施選擇性剖宮產術,并
- 提高產后訪視質量促進母嬰健康(附3922例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通過產后訪視情況分析,了解產后母嬰健康狀況和主要健康問題,制定干預措施,達到提高產后保健質量的目的。方法對在城區17家醫院分娩的常住產婦的產后訪視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結果出院后母乳喂養率明顯降低,新生兒皮膚黃染、紅臀、濕疹、膿皰瘡發生率高,產婦育兒知識、自我護理知識及技術缺乏。結論加強孕產期和產后訪視的母嬰保健知識宣傳、指導和技能培訓,提供連續性的健康教育服務。【關鍵詞】產后訪
- 護乳罩對扁平、凹陷乳頭產婦產后哺乳的影響
平、凹陷乳頭產婦產后哺乳的影響。方法將67例扁平、凹陷乳頭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觀察組應用護乳罩幫助產婦產后哺乳,對照組應用真空吸氣法幫助產婦產后哺乳。結果比較兩組產婦產后在第7、14天的母乳喂養率,P<0.01,比較兩組產婦乳頭皸裂的發生率,P<0.01,比較兩組產婦哺乳時舒適度,P<0.01。結論護乳罩可解決扁平、凹陷乳頭產婦哺乳時嬰兒含接乳頭的困難和造成乳頭錯覺的副作用,提高母乳喂養
- 新生兒健康查體與家訪
【摘要】目的加強兒童保健工作,提高兒童健康狀況。方法凡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兒在住院及出院后均作為查體與家訪對象。結果1年家訪826人,死亡5人,死亡率0.61%。結論增加母親育兒保健知識,提高母乳喂養率。減少新生兒疾病發病率,降低新生兒死亡率,以提高兒童健康水平。關鍵詞新生兒家庭訪視健康狀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使得兒童保健工作越來越重要,現將我院自2002年6月~200
- 自制乳頭矯正器暨吸奶器在400名孕產婦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號召,落實愛嬰醫院的全球標準;讓新生兒吃上母乳,降低產婦奶脹及乳腺炎的發生;保護和促進母嬰健康,提高純母乳喂養率。方法1998年3月~2006年6月,對400名乳頭發育不良的孕產婦(年齡23~37歲),根據乳頭大小制作乳頭矯正器暨吸奶器在孕早期矯正乳頭,產后按照要點牽拉乳頭后喂奶。結果成功率99%以上,得到孕婦和家屬的一致好評。結論自制乳頭矯正器暨吸奶器,在孕期矯正
- 健康教育在產褥期保健的作用
義。方法:選擇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間1376例在廣州市婦嬰醫院進行分娩的產婦,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實驗組進行系統性的院內外結合的健康教育,對其兩組的產婦自我護理能力、母嬰患病率和母乳喂養率分別用SPSS12.0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兩組的孕產婦在自我護理能力、母嬰患病率和母乳喂養率等方面差異均有顯著性。結論:綜合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孕產婦的保健知識水平,使其樹立正確的健康價值
- 甘肅省36月齡以下嬰幼兒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致泌尿系統結石的臨床特征
料[1]。但男性依然高于女性,考慮與出生人口的男女性別比和男孩較受家庭重視食用奶粉的高暴露率有關,也不排除性別間泌尿系統的特征影響。2002年我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城鄉4個月內嬰兒母乳喂養率為71.9%,其中城鄉嬰兒母乳喂養率為66.4%和74.6%,農村4個月內嬰兒母乳喂養率高于城市;4月齡時仍在吃母乳的嬰兒為92.8%,6月齡時仍能達到85.1%,1歲以后下降到45.1%。我國
- 412例產婦產后訪視異常情況分析及指導
接受產后訪視的412例產婦的產后訪視情況進行分析。結果產婦產褥期異常以乳脹、乳頭皸裂與疼痛、痔、便秘、急性乳腺炎多見,產褥期死亡率為0。結論高質量的產后訪視可以降低產婦產褥期異常率和死亡率,提高母乳喂養率。【關鍵詞】產婦產褥期產后訪視 從胎兒、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期,稱產褥期,一般為6周[1]。由于在分娩過程中,產婦經受了巨大的身心變化,消耗了大量
- 淺議兒童飲食與營養
生自卑消極心理,影響智力開發。因此,如何平衡兒童的飲食,用最適宜的食物,確保兒童最理想的生長與發育,仍然是兒童保健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就目前兒童飲食中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同仁參考。1提高母乳喂養率問題母乳喂養是嬰兒最適宜的喂養方式,WHO已將母乳喂養率達到目的85%作為全球性的戰略目標。我國衛生部門對提高母乳喂養率也做了不少工作。然而近年來母乳喂養率仍在下降。有個別城市甚至降到12%以下
- 淺談醫護人員在促進母乳喂養工作中的作用
為了實現“2000年將嬰兒純母乳喂養率提高到80%”的全球標準,全國開展了“創建愛嬰醫院,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工作。這就要求醫護人員除了要有精湛的醫療護理技術外,還應掌握母乳喂養的新知識和技巧,在實際工作中指導好每一位剛做母親的產婦用自己的乳汁哺喂好小寶寶。1作好宣傳教育工作用母乳哺喂自己的嬰兒,是每個母親的天職。母乳是嬰兒身心健康成長的物質保證,母乳喂養是增進母嬰感情的紐帶。能否成功地促進母乳
- 硬膜外病人自控鎮痛(PCEA)對分娩母嬰的影響
有顯著性(P0.05);兩組產程、分娩方式、催產素使用率和產后出血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兩組新生兒Apgar、新生兒窒息率和NBNA評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兩組早吸吮、純母乳喂養率及PRL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布芬合劑持續硬膜外病人自控法用于分娩鎮痛效果好,對母嬰干預小,有利于促進和保護自然分娩。關鍵詞硬膜外病人自控鎮痛分娩產婦新生兒Theeffectoft
- 低頻脈沖刺激在促進產婦乳汁分泌中的應用
推廣應用。 【關鍵詞】低頻脈沖刺激;產婦;乳汁分泌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政府三令五申狠抓計劃生育,提倡優生、優育,開展愛嬰醫院的評選。其主要目的是保障母嬰安全,提高人口素質,提高母乳喂養率。因母乳是嬰兒最佳的食品和飲料,它含有生長4~6個月嬰兒生長所需的全部營養要素,不需加喂糖水,易消化吸收。而母乳中有許多抗病物質,嬰兒吃母乳后,能避免感染。可密切母嬰感情,母乳喂養可促進母親子宮
- 產科護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摘要】針對我國目前各醫院剖宮產率的上升、母乳喂養率的下降等一系列問題,可以看出我國產科護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其相關因素有產科護士對產科護理特點認識不足,對健康教育的涵義缺乏認識,對健康教育的程序認識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缺乏健康教育相應的知識。針對這些導致產科護理健康教育不能得以深入的因素,提出相應措施以促進產科護理健康教育的進展。 【關鍵詞】健康教育;產科;護理;進展;措施 隨著
-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乳腺炎45例
轉:癥狀、體征較治療前好轉,血常規正常或明顯改善;無效:癥狀、體征及血常規均無改善而轉手術。 2.2治療效果治療組45例治愈32例(71.1%),好轉10例(22.2%),無效3例(6.7%),母乳喂養率80%;對照組33例,治愈14例(42.4%),好轉9例(27.3%),無效10例(30.3%),母乳喂養率42.4%。兩組治愈率、無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4.65,P0.05),治療組療
-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乳腺炎50例體會
腫塊消散,瘡口愈合。好轉:全身癥狀消失,局部腫痛減輕,或瘡口尚未愈合。未愈:反復傳囊或形成乳漏。1.4結果兩組病例全部治愈,其中治療組44例,1個療程治愈33例(75%),好轉11例(25%),母乳喂養率100%;對照組42例,1個療程治愈25例(60%),好轉17例(40%),母乳喂養率41%。兩組治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2體會急性乳腺炎為產褥期多發病
- 實行母嬰同室前后新生兒院內感染情況分析
比較,所獲數據資料采用χ2檢驗、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2結果2.1實行母嬰同室前后新生兒院內感染情況見表1。由表1可見,實行母嬰同室后,新生兒院內感染率明顯下降(P<0.01)。這主要與母乳喂養率提高有關。同時,也與實行母嬰同室后,醫院對產科病房醫院感染的防范意識增強有關。還可以看出,母嬰同室后院內感染率降低主要表現在鵝口瘡、尿布皮炎、流行性病毒性結膜炎等疾病(P0.05)。實行母嬰同室
- 母乳性黃疸
【概述】隨著母乳喂養率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本病預后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但為了順利推廣母乳喂養也應引起重視。【診斷】生后母乳喂養無其他原因而出現高膽紅素血癥者,膽紅素常可達256.5~μmol/L(15~20mg/dl)新生兒一般情況良好,吃奶佳,生長發育正常。黃疸可持續3周~3個月。【治療措施】母乳喂養性黃疸主要在預
- 德陽市0~4歲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防治調查分析
病相關癥狀、體征統計結果注:P<0.01 2.8其他結果未添加維生素AD制劑的嬰幼兒占調查例數的15.8%;每天添加者為40%;其中44.2%嬰兒不能堅持添加維生素AD制劑。生后0~4個月嬰兒母乳喂養率為62.9%;人工喂養率為13.1%;混合喂養率為24%。 3討論 我市兒童佝僂病0~4歲總患病率21.50%,0~3歲組較高,患病年齡主要集中在2歲以內[1],主要原因為:(1)戶外活動少
- 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的護理體會
其目的是使產婦在生理、心理、精神上處于滿意而舒適的狀態,盡量減少或降低不適程度,注重給予服務對象人性化的關懷和照顧,更注重“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本科正在實行護士全程陪伴分娩,為提高順產分娩率及母乳喂養率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針對100例正常足月臨產婦,無任何其他科的疾病。2護理(1)產房盡量布置得像家庭一樣溫馨、舒適,減緩由于陌生的環境給產婦帶來的緊張、恐懼感。(2)開展無
- 《住院指導手冊》對提高住院產婦健康教育質量的效果觀察
導手冊》并接受口頭宣教的孕產婦作為實驗組,未發放《產科住院指導手冊》僅接受口頭宣教的孕產婦作為對照組,兩組進行比較。結果與結論發放《產科住院指導手冊》并接受口頭宣教的實驗組患者在相關知識掌握,純母乳喂養率,護理安全意識及對護理服務滿意率方面均高于僅給予口頭宣教的對照組患者,因此,產科住院指導手冊的臨床運用能顯著提高產婦住院期間健康宣教內容的質量。【關鍵詞】住院指導手冊;住院產婦;健康教育質量
- 監測血糖對健康新生兒純母乳喂養的影響
2006年06月07日中華護理雜志2005Vol.40No.12P.907-90810(杭州)為了提高純母乳喂養率,保證新生兒安全。研究者對2004年8~9月出生的母嬰同室足月新生兒在出生后3h內進行常規血糖測定。結果200例足月新生兒出生后3h內血糖值<2.2mmol/L共27例,其中血糖值<1.8mmol/L6例,有9例曾添加5~15ml配方奶或口服10%葡萄糖溶液,其余均未添加任何食品,而
- 美迪克乳腺治療儀用于產后泌乳的療效分析
【關鍵詞】產后泌乳;療效為提高母乳喂養率,促使泌乳時間提前,泌乳量增加,減少產婦的乳房脹痛等,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院對產后的180例產婦除常規做到母嬰同室、早接觸早吸吮外,還采用了美迪克乳腺治療儀進行乳房護理,效果明顯,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擇2007年5月~2008年5月共180例產婦,隨機分成治療組93例和對照組87例,年齡22~30歲,孕周為37~40周。術
- 自制吸奶器的使用方法
具。 2制作及用法 2.1制作將一次性輸液器打開包裝,取其中輸液管5cm,連接于兩注射器乳頭部,將一具注射器的活塞拔出。 2.2用法用拔除活塞的注射器尾部對準產婦凹陷或平坦的乳頭,用另一具注射器均勻抽吸即可。 3優點 此方法可就地取材,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無痛苦,且經濟實惠、效果可靠,提高了母乳喂養率,值得推廣和應用。作者單位:解放軍第252醫院普外科,河北保定071000作者:賈海霞
- 中國嬰幼兒貧血患病率高于平均值缺鐵是主病因
婦平均貧血率為百分之二十二點八,孕婦的鐵的營養狀況明顯影響到了胎兒鐵的儲存。其二,嬰幼兒在二歲前因為生長發育很快,鐵的需要量相對增加,也是造成貧血的原因。目前,中國新生兒出生后能吃到初乳的在百分之八十六的平均水平之上,城市要高于農村一些。專家認為,中國母乳喂養率有了一定的進展,嬰幼兒生長發育水平穩步提高;但新生兒出生后喂養方式仍然存在很多的誤區,與需要達到的目標仍有差距。(中新網)作者:自動采集
- 分娩方式對產后早期泌乳的影響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我院自實行母嬰同室,按需哺乳以來,住院期間母乳喂養率雖達到97%,但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經陰道分娩和剖宮產的產婦的早期泌乳量存在一定差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05年1~4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產婦共535例,其中實施剖宮產156例,剖宮產率29.2%。隨機抽取剖宮產組150例(觀察組),陰道分娩組150例(對照組),兩組產婦年齡最小22歲,最大4
- 剖宮產術后自控硬膜外鎮痛效果觀察
選擇350例產婦,均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分PCEA組及對照組(未用PCEA),觀察兩組產婦的術后情況。結果PCEA組術后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不增加陰道出血量;能明顯提高母乳喂養率;有極少產婦出現惡心嘔吐、尿潴留、單下肢活動受限。結論剖宮產術后自控硬膜外鎮痛效果好,產婦舒適、安全、輕松。 【關鍵詞】剖宮產;硬膜外;鎮痛 剖宮產術后往往因為疼痛影響產婦的休息以及機體的恢
- 2342名女教師婦女病普查情況分析
更多的生殖保健知識,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并定期做婦科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乳腺疾病占第二位,也是35~40歲年齡段患病率高,主要與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大、精神緊張、母乳喂養率低、自我保健意識差等因素有關,所以要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加強對乳腺保健知識的宣傳,婦女要定期做乳腺自我檢查,如有異常及時就醫。41~55歲這個年齡段屬于圍絕經期范圍,抵抗力逐漸減弱也是疾病的多發
-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干預及遠期觀察
【關鍵詞】新生兒母乳性黃疸 隨著母乳喂養率的提高,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現對我院門診隨訪未治療組兒和住院治療的母乳性黃疸兒60例分析如下。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1.1.1未治療組門診電話隨訪資料完整的未治療的母乳性黃疸兒,多于生后7~10天發現黃疸,符合母乳性黃疸的診斷標準[1],因患兒無疾病及其他并發癥,一般狀況良好,其祖父母甚至父母反對治療,勸說無效,共40例,男24例,女1
- 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早期泌乳的影響
作用下完成泌乳與射乳,影響兩者的因素很多,包括社會因素、心理因素、身體狀況等。我院于2008年1~12月對150例剖宮產產婦從入院到出院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干預,從而提高產科護理質量,增加母乳喂養率,現將其結果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0.05),具有可比性。1.2護理方法①對照組:按常規產婦手術結束回病房后進行常規護理。②觀察組:剖宮術后責任護士對產婦的心理、行為、健康問題進行正確評估、診斷、
- 人性化親人陪伴分娩的臨床意義
娩的產婦能得到親人的理解、安慰和鼓勵以及舒適的撫摸,分散了對產痛的注意力,使體內兒茶酚胺含量減少,減少了過度換氣,保證子宮胎盤的血液供應,降低新生兒窒息的發生。 3.3親人陪伴分娩有利于提高純母乳喂養率母乳是嬰幼兒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喂養既有利于嬰幼兒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產婦子宮收縮,促進子宮復原。成功的母乳喂養需要醫護人員的指導,也需要周圍環境的支持和幫助。如親人情感的投入、關愛、理解及行動上
- 淺談導樂陪產的作用
。導樂陪產則在整個產程中給產婦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使產婦在舒適、安全、輕松的環境下順利地分娩。 1導樂的作用 (1)使產婦減少心理焦慮與恐懼。(2)增強子宮收縮力,縮短產程。(3)提高母乳喂養率。(4)減低剖宮產率和硬膜外麻醉比率,以及降低催產素和產鉗使用率。 2導樂的具體作用 2.1在情感方面的幫助導樂的作用在產科方面體現在由于產婦對產程不了解,陣痛可以造成產婦的恐懼緊張心情,而
- 針藥合治初期急性乳腺炎
,一般3~6日即可痊愈。 治療結果 療效評定標準:治愈:全身癥狀消失,腫塊消散。好轉:全身癥狀消失,局部腫痛減輕。未愈:反復發作或形成乳漏。 結果:治愈98例(98%),好轉2例(2%),母乳喂養率100%。 討論 急性乳腺炎為產褥期多發病,大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腺急性蜂窩組織炎,多見于哺乳期的初產婦女,產婦抵抗力下降,乳頭破損,細菌直接侵入乳管,在乳汁淤積的基礎上感染而成膿腫。
- 子宮下段剖宮產切口包埋縫合配合激光治療效果觀察
照組僅5例Ⅱ期愈合,占9.23%,數據統計學處理P0.01差異有顯著性。 3討論 實驗組患者24h后無明顯不適感,皮膚對合整齊,美觀。配合激光治療機,子宮下段切口愈合快,減輕疼痛。從而提高了母乳喂養率,病人切口不用拆線,住院周期短,為病人減輕了經濟負擔。 子宮下段皮外縫合法大多數都達到Ⅰ期愈合,但術后麻醉過后切口疼痛、水腫、脂肪厚等患者容易發生切口愈合不良和脂肪液化。縫線皮膚對合差,切口疼
- 媽咪愛、思密達治療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療效觀察
(P分別0.01和0.05)。結論媽咪愛、思密達治療新生兒母乳性黃疸可減少膽紅素代謝的肝-腸循,加速其分解和排泄,且未見明顯副作用,應用方便,可作為治療新生兒母乳性黃疸的常規用藥。 近幾年隨著母乳喂養率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生逐漸增多。我院對于母乳性黃疸新生兒,在使用常規退黃治療的同時,加用媽咪愛、思密達治療獲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1對象與方法1.1對象我院2002年3月~2004年3月收治
- 湖南省5歲以下兒童中重度營養不良調查分析
意識不強有關。3種不同營養不良評價指標以W/A、H/A敏感度較高,無論在城區還是農村,各年齡組均存在營養不良問題,其中6個月的兒童營養不良發病率最低,這與各級保健機構大力宣傳、創建愛嬰醫院、提高母乳喂養率、使母乳喂養更為普及分不開,并且家長對小年齡嬰兒喂養較重視也有關系。6個月以后營養不良發病率逐漸上升,小兒生長快,母乳營養逐漸不能滿足小兒需要,應開始給小兒循序漸進添加多種輔食,但許多家長缺乏科
- 瀏陽市1533例婦女病普查結果分析
葉增生占98.21%,較我市農村婦女乳腺患病率高,這可能與女教師工作壓力大,工作競爭性強,精神緊張導致機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患乳房疾病可能性大,其次女教師隊伍中,初產年齡相對較大,產后因忙于工作,母乳喂養率偏低,這也可能導致乳房疾病危險性增高。由此可見:乳房疾病的發生與工作性質、教育程度、精神及心理因素有關。同時,也提示我們:婦女保健工作應將這些高危人群列為重點篩查防治對象,乳房疾病的早期診斷是及
-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病因分析及早期干預
的因素,本組統計有4例。早期干預:預防為主,避免羊水早破和產程延長,做好臍部和皮膚護理,對母親有感染征象者生后應預防性抗感染治療,盡量減少一切感染機會。母乳性黃疸(BMJ):隨著愛嬰醫院的建立,母乳喂養率的提高以及母乳性黃疸認識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其原因尚未明確。目前大家比較公認的理論是:由多種因素作用下,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增加所致。其中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增加和
- 陜西關中農村社區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合;③群眾評價與專業評價相結合;④軟件評價與硬件評價相結合。 通過幾年的研究與探索,眉縣農村社區健康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果。據效果調查,干預對象小兒腹瀉防治知識認知正確率、小兒輔食添加措施正確率、母乳喂養率、腹瀉患兒家庭護理方法正確率均較對照人群有顯著提高,且統計學意義顯著,小兒腹瀉發病率由干預前的175.05%下降到108.06%,小兒腹瀉患者平均每人每年患病天數較干預前減少了0.74天。同時,
- 貴陽市學齡前兒童家長營養知識與飲食行為態度調查
危害的知識可作為下一步營養教育工作的重點。家長的營養知識也決定了嬰幼兒階段的喂養方式。調查發現,所調查的兒童出生體重平均為3260g,與全國平均嬰兒出生體重(3309g)接近[3],但4個月前的母乳喂養率僅達到55.1%,低于福建、濟南等地的報道(70%以上)[4],僅有33.3%在幼兒4個月前添加輔助食品。這也是我國兒童進入幼兒階段后生長發育速度滯后于發達國家幼兒的一個重要原因。家長的飲食態度
- 甘肅酒泉市1999~2001年0~5歲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概況
、35.32‰和9.41‰相比下降了許多。與此同時,在完成培訓目標的基礎上,健康教育普及率達到80%以上。由于項目帶動了婦幼衛生工作,一些其他相關指標也發生了改變。如兒童系統管理率達72.6%,母乳喂養率達84.2%,住院分娩率達92.7%,新法接生率達99.8%,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為85%,高危孕產婦管理率為95.2%,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61.3/10萬。 參考文獻 1鄒麗萍,馬葆靖,馮紅旗
- 產時服務新模式—Doula陪產的必要性
oula共同與產婦一起完成分娩這一神圣的任務。許多醫院實踐均進行了“陪產分娩”組與無陪產的對照組比較,證實其可縮短產程,增加自然生產率,降低剖宮產率,產后出血少,減少藥物使用,減少產鉗使用,提高母乳喂養率,提高嬰兒健康水平。1導樂陪產的定義“Doula”(譯為“導樂”)是一個希臘詞,它的意思“是一個女人幫助其他的女人們”。在現代產科范圍內,此名詞的意義是指護理者向產婦在產前、待產時和剛分娩后提供
- 護理人員綜合考試試卷
口頭醫囑在執行后護士應復述一遍E、執行醫囑后醫生應補寫醫囑16、對白內障患者的健康評估不包括:()A、病人視力下降程度B、病人生活自理能力C、病人生活環境D、病人情緒E、病人用藥情況17、為提高母乳喂養率,胎兒娩出后應;()A、盡早哺乳B、2—4h后哺乳C、5—6h后哺乳D、2d后哺乳E、3d后哺18、下列各項中不屬洋地黃中毒表現的是:()A、心動過速B、心動過緩C、心律不齊D、視力模糊E、震顫
- 養血生乳口服液的毒理學研究
。各組動物臟器大小形態、色澤正常,各臟器指數差異無顯著性,病理組織學檢查無變性、壞死等異常變化。結論養血生乳口服液無明顯毒性反應。【關鍵詞】養血生乳口服液;毒理學;實驗研究產后乳汁分泌不足是造成母乳喂養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我們根據中醫產后多虛理論,采用黑芝麻、桑寄生、當歸等12味中藥,研制成具有促進產后乳汁分泌和產后康復等作用的養血生乳口服液,臨床用于治療產后缺乳癥等,總有效率達
- 導樂式陪伴分娩在產科的臨床應用研究
,自信心和忍耐力增強,能夠減輕并緩解對分娩引起的疼痛等不適,情緒趨于穩定,而且由于產婦的情緒相對穩定,使產婦體內兒茶酚胺的分泌減少,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窒息的可能性。產婦產后幸福滿足感大大增加,產后母乳喂養率升高。研究表明82%以上的孕婦對分娩這一自然的生理過程缺乏正確的理解,產生心理負擔及恐懼感,這種緊張狀況能增加體內兒茶酚胺的釋放,導致宮縮乏力、產程延長、產后出血[3]。而導樂分娩可針對這些情況
- 孕婦身心問題的調查分析與護理
1.2調查發現,孕婦缺少的不是營養品,而是營養知識。由于不均衡的營養,導致孕婦缺鐵性貧血、缺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兒宮內生長遲緩,以及其他營養缺乏癥等發生率仍處于徘徊狀態;產婦乳汁分泌減少,純母乳喂養率呈下降趨勢。有些孕婦則盲目講究“營養”而對某些食品攝入量過多引起孕婦肥胖和胎兒過大,以致剖宮產率增高,這些都有害于母嬰健康。必須加強健康教育宣傳,指導孕婦均衡營養。根據孕早、中、晚期特殊生理需要
- 產后疼痛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greeofparturientstopromotetheirphysicalandmentalhealth. Keywordspostpartumpain 為了減輕產后疼痛、產婦痛苦,提高母乳喂養率,我院1年多來分析研究疼痛原因,采取相應護理對策,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352例產婦為2003年3月~2004年6月來我院分娩的產婦,胎齡平均39+4周,產婦年
- 孕婦社會心理因素對胎兒的影響
發生有預測意義[19]。Lee等[20]研究表明孕期有抑郁癥狀的患者與產后抑郁的發生率呈正相關,提示孕期的抑郁情緒是產后抑郁的預測因子。抑郁癥的發生不但影響母體本身,而且會造成母乳分泌減少,導致母乳喂養率降低[21]。 2.3對胎兒的影響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是由母親血液通過胎盤供給的,母親的情緒變化會影響內分泌和血液成分。孕早期孕婦情緒的過度不安,容易致胚胎發育不良,導致流產。孕婦
- 實施兩綱婦幼保健指標分析報告
、重度營養不良患病率逐年下降。(4)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以縣為單位保證在1‰以下。(5)兒童保健管理率城市達到90%以上,農村達到60%以上。(6)逐步提高嬰幼兒家長科學喂養知識普及率,4個月嬰兒母乳喂養率保持在85%以上。 4.2兒童保健指標完成情況見表6、表7、表8、表9。 表6漢中市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年份與全國、全省比較(略) 表72003年兒童保健服務主要指標與全國全省比較(略)
- 剖宮產術后硬膜外導管內單次給藥鎮痛臨床分析
損傷。嗎啡合劑有部分患者皮膚瘙癢、惡心、嘔吐,給予納洛酮肌注后癥狀減輕或消失。肌注給藥,止痛效果慢,并發癥多,術后排氣慢。硬膜外導管內單次給藥患者術后無痛,精神愉快,乳汁分泌多,子宮收縮好,提高母乳喂養率,符合社會有關要求。硬膜外導管內單次給藥,經濟、實用,適合剖宮產術后應用,值得廣泛推廣。參考文獻1魏緒庚,田素杰,石寶瑞.麻醉治療學,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93.作者單位:1570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