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目經大成》為中醫眼科學著作[1]。清·黃庭鏡(燕臺)著[1]。成書于乾隆六年(1741),未付梓[1]。弟子鄧學禮得此書后于嘉慶十年(1805)刊行,更名為《目科正宗》[1]。9年后被黃庭鏡之孫發現,遂以家藏舊本相校后,于嘉慶二十二年(1818)以原貌刊印[1]。全書23萬字,居歷代眼科專著之冠[1]。共3卷:卷1立論,共20余篇;卷2考證,按病因分12類,共89證[1]。每證之下,列表現,述病機,論治法,或附案例;卷3類方,共收載眼科方劑229首,更收外治方19首[1]。只是在病名及用語方面有賣弄之嫌[1]。該書有清代嘉慶同治年間多種版本,1987年中醫古籍出版社有點校本出版[1]。
3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62.
古籍中的目經大成
- 《目經大成》:自序
辛酉,春雨洽旬,檢所筆乘癥治,分匯成卷,署名《目經大成》,燕石自藏,無敢問世。冢宰魏大人一見悅服,曰...
- 《目經大成》:校刊目經大成序
閩中濉水族兄庭鏡手著《目經大成》,而自為序例,魏相國定國表而章之。其為書分論、癥、方各為上、下卷。近...
- 《目經大成》:序
先大父燕臺公,精眼科,本其心得著為筆乘,顏曰《目經大成》,藏諸家以授先考。在田公暨不肖瑛木遽付剞劂也...
- 《目經大成》:[卷首]六氣之圖
濕土太陽寒水司天在泉宜溫之然當察病調治不可熱《目經大成》清·乾隆六年黃庭鏡草成此書,此后四易其稿,但...
- 《目經大成》:[卷首]五輪定位形圖
主位主肉腎為水位主水肝為木位主風心為火位主血《目經大成》清·乾隆六年黃庭鏡草成此書,此后四易其稿,但...
- 更多古籍中的目經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