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mò hàn lián
2 英文參考
ecliptae herb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yerbadetajo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yerbadetajo[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erba Ecliptae(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yerbadetajo herb[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墨旱蓮
墨旱蓮為中藥名,見《飲片新參》[1]。為菊科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Herba Eclipt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yerbadetajo herb(《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墨旱蓮的別名
旱蓮草、黑墨草、野葵花、爛腳草。
7 來源
墨旱蓮為菊科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 的干燥地上部分[2]。
墨旱蓮為菊科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的全草[1]。
8 產地
墨旱蓮主產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地[1]。
9 原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被白色粗毛,折斷后流出的汁液數分鐘后即呈藍黑色。莖直立或傾狀,綠色或紅褐色。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3~10cm,寬0.5~2.5cm,全緣或有細齒,基部漸狹,無柄或有短柄。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直徑6~11mm;總苞片5~6,綠色,長橢圓形;舌狀花的瘦果扁四棱形,管狀花的瘦果三棱形,均為黑褐色,有瘤狀突起。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墨旱蓮主產于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廣東。
10 采收與初加工
開花時采割,曬干。
11 性味歸經
墨旱蓮味甘、酸,性寒;歸腎、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2 墨旱蓮的功效與主治
墨旱蓮具有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的功效,用于牙齒松動、須發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陰虛血熱、吐血、血衄、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
墨旱蓮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陰虛頭暈、耳鳴,腰痛,牙齒松動,須發早白:煎服,9~30g[1]。
墨旱蓮治外傷出血:搗敷或研末撒[1]。
13 墨旱蓮的化學成分
墨旱蓮含煙堿(nicotine)、三噻嗯甲醇(a-terthienylmethanol)、三噻嗯甲醛(a-formy1-a-terthieny1)、皂甙、鞣質、苦味 質、異黃酮甙、蟛蜞菊內脂等。
墨旱蓮全草含鱧腸素(Ecliptine)、皂苷、鞣質及多種噻吩化合物[1]。如α-三聯噻吩等[1]。還有煙堿、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β-香樹脂醇等[1]。
墨旱蓮葉含蟚蜞菊內酯等[1]。
14 墨旱蓮的藥理作用
墨旱蓮煎劑、酊劑對白喉桿菌有較強抑制作用,對金葡菌、鏈球菌及大腸桿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1]。
墨旱蓮可抗炎,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促進止血,增加豚鼠離體心臟冠脈流量,并可抗誘變[1]。
15 墨旱蓮的藥典標準
15.1 品名
墨旱蓮
Mohanlian
ECLIPTAE HERBA
15.2 來源
本品為菊科植物鱧腸Ecl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花開時采割,曬干。
15.3 性狀
本品全體被白色茸毛。莖呈圓柱形,有縱棱,直徑2~5mm;表面綠褐色或墨綠色。葉對生,近無柄,葉片皺縮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長披針形,全緣或具淺齒,墨綠色。頭狀花序直徑2~6mm。瘦果橢圓形而扁,長2~3mm,棕色或淺褐色。氣微,味微咸。
15.4 鑒別
(1)取本品,浸水后,搓其莖葉,顯墨綠色。
(2)本品葉的表面觀:非腺毛多為3細胞,長260~700μm,基部細胞稍膨大,中部細胞較長,壁增厚,有明顯疣狀突起,頂端細胞急尖而短,近三角形。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3~4個。
(3)取本品粉末2g,加70%甲醇20ml,超聲處理45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墨旱蓮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旱蓮苷A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0:40:15: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0C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5.5 檢查
15.5.1 水分
不得過13.0%(附錄IX H第一法)。
15.5.2 總灰分
不得過14.0%(附錄IX K)。
15.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過3.0% (附錄IX K)。
15.6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IX D)測定。
15.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為流動相A,以0.5%醋酸溶液為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2351nm。理論板數按蟛蜞菊內酯峰計算就不低于6000。
時間(分鐘) | 流動相A(%) | 流動相B(%) |
0~10 | 35→59 | 65→41 |
10~20 | 59 | 41 |
15.6.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蟛蜞菊內醋對照品適量,精密加入,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15.6.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5.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含蟛蜞菊內酯(C16H12O7)不得少于0.040%。
15.7 墨旱蓮飲片
15.7.1 炮制
除去雜質,略洗,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規則的段。莖圓柱形,表面綠褐色或墨綠色,具縱棱,有白毛,切面中空或有白色髓。葉多皺縮或破碎,墨綠色,密生白毛,展平后,可見邊緣全緣或具淺鋸齒。頭狀花序。氣微,味微咸。
15.7.2 鑒別、檢查、含量測定
同藥材。
15.7.3 性味與歸經
甘、酸,寒。歸腎、肝經。
15.7.4 功能與主治
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用于肝腎陰虛,牙齒松動,須發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
15.7.5 用法與用量
6~12g。
15.7.6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15.8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6 參考資料
用到中藥墨旱蓮的方劑
- 復方墨旱蓮軟膏
fāngmòhànliánruǎngāo處方:墨旱蓮8kg(干品3kg)。制法:先將墨旱蓮搗爛擠汁...
- 一麻二至丸
rzhìwán處方:黑芝麻30克,女貞子10克,墨旱蓮草10克,制首烏10克,側柏葉10克,枸杞子...
- 四物湯二至丸加減方
靈磁石30克,砂仁6克,熟地15克,川芎6克,墨旱蓮15克,桑椹子15克,白芍12克,制首烏15克...
- 健神片
an標準編號:WS3-B-0380-90處方:墨旱蓮72g雞血藤108g金櫻子72g艾葉72g桑椹...
- 側矮丸
,女貞子15斤,矮茶風15斤,破故紙6.3斤,墨旱蓮15斤,五味子5斤。制法:上將前5味藥水煮,去...
- 更多用到中藥墨旱蓮的方劑
用到中藥墨旱蓮的中成藥
- 健神片
an標準編號:WS3-B-0380-90處方:墨旱蓮72g雞血藤108g金櫻子72g艾葉72g桑椹...
- 生爾發糖漿
歸60g黃芪150g桑椹150g女貞子150g墨旱蓮120g五味子(醋制)100g制法:以上十味,...
- 七味榼藤子丸
子66g、蔓荊子葉154g、黑種草子220g、墨旱蓮220g制法:以上八味,除墨旱蓮外,其余榼藤子...
- 止血片
an標準編號:WS3-B-0699-91處方:墨旱蓮250g地綿草125g拳參100g土大黃125...
- 甲亢靈片
an標準編號:WS3-B-1906-95處方:墨旱蓮90g丹參90g夏枯草90g山藥90g龍骨(煅...
- 更多用到中藥墨旱蓮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墨旱蓮
- 《本草征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補益藥](三)補陰
。苗如旋復,實如蓮房,斷之有汁,須臾而黑,故名墨旱蓮。或酒煎,或熬膏。《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元13...
- 《本草綱目》:[綱目第七卷土之一]墨
)、玄香(《綱目》)、烏玉。時珍曰∶古者以黑土為墨,故字從黑土。許慎《說文》云∶墨,煙煤所成,土之...
- 《證類本草》:[卷第十三]墨
摩點瞳子上。又止血痢及小兒客忤,搗篩和水溫之。好墨入藥,粗者不堪。(今附)臣禹錫等謹按陳藏器云∶墨...
-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骨蒸第三
至腦后貼肉垂下,循脊骨引繩向下至繩盡處,當脊骨以墨點記之(墨點不是灸處)。又取一繩子,令患人合口將...
- 《本草綱目》:[綱目第七卷土之一]釜臍墨
(《四聲》)【釋名】釜月中墨(《四聲》)、鐺墨(《開寶》)、釜煤(《綱目》)、釜(《綱目》)、鍋底...
- 更多古籍中的墨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