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免疫佐劑
摘要:免疫佐劑又稱非特異性免疫增生劑。本身不具抗原性,但同抗原一起或預先注射到機體內能增強免疫原性(見抗原)或改變免疫反應類型。免疫佐劑的種類免疫佐劑種類很多,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常用的佐劑可分為4類:無機佐劑,如氫氧化鋁,明礬等;有機佐劑,微生物及其產物如分枝桿菌(結核桿菌、卡介苗)、短小桿菌、百日咳桿菌、內毒素、細菌提取物(胞壁酰二肽)等;合成佐劑,如人工合成的雙鏈多聚核苷酸(雙鏈多聚腺苷酸、尿苷酸)、左旋咪唑、異丙肌苷等;油劑,如費氏佐劑、花生油乳化佐劑、礦物油、植物油等。費氏佐劑目前在實驗動物中最常用,又可分為費氏不完全佐劑和完全佐劑兩種。不完全佐劑是油劑(石蠟油或植物油)與乳化劑(羊毛脂或吐溫(Tween)80)相混合而成,當其再與抗原混合,即成油包水乳劑,可用于免疫注射。在不完全佐劑中加入死的分枝桿菌,即成為費氏完全佐劑。完全佐劑的免疫強度大于不完全佐劑。該佐劑主要用于動物實驗,不適宜于人類使用。而且動物多次注射后也常會發生佐劑病。免疫佐劑的生物作用免疫佐劑的生物作用包括:(1)抗原物質混合佐劑注入機體后,改變了抗原的物理性狀,可使抗原物質緩慢地釋放,延長了抗原的作用時間;(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訂于2010/3/9 10:57:06 685字 ]
相關詞條:
- 免疫學
拼音:miǎnyìxué英文:immunology免疫學是研究生物機體的免疫性、免疫應答、免疫應答規律、免疫學方法和技術的生物學科。傳統的觀念認為,免疫學是一門研究抗感染免疫的專門學科。傳染病古稱瘟疫。例如天花是一種烈性傳染病,正常人一旦接觸患者,幾乎無不遭受感染。但感染后的幸存者即使護理天花病人,也不會再患天花。這種免得瘟疫的現象,就是“免疫”一詞的最早的概念。免疫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免疫學的基礎理...
- 免疫耐受
導致和序性細胞死亡(PCD)蛋白質抗原及非蛋白質抗原導部位骨髓或周圍尚不肯定機制、:程序性細胞死亡(PCD)克降不應答APC缺乏協同刺激因子多價抗原與不成熟B細胞結合抗原性質可溶性蛋白質靜脈或口服無佐劑參與大劑量多糖類抗原多聚蛋白質抗原(重復表位)無TH參與耐受期限期限長期限短抗原耐受劑量劑量低劑量高抑制細胞的作用TS細胞的作用70年代Gershon等首先提出TS細胞的現象。將耐受動物的脾或胸腺細...
- 抗體免疫缺陷病
拼音:kàngtǐmiǎnyìquēxiànbìng疾病代碼:ICD:D80疾病分類:風濕免疫科疾病概述: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是由于機體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因子缺乏所引起的疾病。也是由免疫系統先天性發育不良、后天感染或繼發性障礙導致的免疫應答異常,由一種或多種免疫缺陷引起的免疫不全綜合征。疾病描述: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是...
- 聯合免疫缺陷病
拼音:liánhémiǎnyìquēxiànbìng英文:combinedimmunodeficiencydisease疾病別名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伴有血小板減少及濕疹的免疫缺陷病,伴免疫球蛋白合成異常的細胞免疫缺陷病,嚴重復合免疫缺陷癥,重度聯合免疫缺陷病,Nezelof綜合征,Wiskott-Aldrich綜合征,severe疾病代碼ICD:D81.9疾病分類風濕免疫科疾病概述本病指一組兼有抗...
- 自身免疫病
性紫癜、粒性白細胞缺乏癥等的病理發病原因。橋本氏甲狀腺炎被認為是對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或微粒體部分的自身抗體的形成為病因的典型自身免疫病。全身性紅斑狼瘡是對包括DNA及RNA的多種多樣自身組成物質引起免疫反應的疾病,一般認為這是免疫活性細胞群喪失了調節機能的結果。自身耐受與自身免疫:機體對某種抗原的刺激不表現出免疫應答的現象稱為免疫無應答性(unresponsiveness)。這種狀態主要由兩種原因...
- 免疫應答
拼音:miǎnyìyìngdá英文:immuneresponse概念:免疫應答(immuneresponse)指機體的免疫系統識別自己、排除異己、維持機體內外環境統一的一種生理功能。這種生理功能主要由免疫淋巴細胞完成。因此,一般認為,免疫淋巴細胞對抗原的識別、自身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產生效應的過程稱為免疫應答。免疫應答過程是免疫系統各部分生理功能的綜合體現,包括了抗原遞呈、淋巴細胞活化、免疫分...
- MM
惡性腫瘤。雖然早在1844年已有人對多發性骨髓瘤作出描述,但直到1889年經Kahler詳細報告病例后,多發性骨髓瘤才普遍為人們所了解和承認。多發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惡性漿細胞無節制地增生、廣泛浸潤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現及沉積,正常多克隆漿細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從而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癥、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
- 多發性骨髓瘤
惡性腫瘤。雖然早在1844年已有人對多發性骨髓瘤作出描述,但直到1889年經Kahler詳細報告病例后,多發性骨髓瘤才普遍為人們所了解和承認。多發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惡性漿細胞無節制地增生、廣泛浸潤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現及沉積,正常多克隆漿細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從而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癥、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
- 漿細胞骨髓瘤
惡性腫瘤。雖然早在1844年已有人對多發性骨髓瘤作出描述,但直到1889年經Kahler詳細報告病例后,多發性骨髓瘤才普遍為人們所了解和承認。多發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惡性漿細胞無節制地增生、廣泛浸潤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現及沉積,正常多克隆漿細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從而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癥、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
- Kahler病
惡性腫瘤。雖然早在1844年已有人對多發性骨髓瘤作出描述,但直到1889年經Kahler詳細報告病例后,多發性骨髓瘤才普遍為人們所了解和承認。多發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惡性漿細胞無節制地增生、廣泛浸潤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現及沉積,正常多克隆漿細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從而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癥、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
- 赫珀特氏病
惡性腫瘤。雖然早在1844年已有人對多發性骨髓瘤作出描述,但直到1889年經Kahler詳細報告病例后,多發性骨髓瘤才普遍為人們所了解和承認。多發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惡性漿細胞無節制地增生、廣泛浸潤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現及沉積,正常多克隆漿細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從而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癥、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
- 赫珀特病
惡性腫瘤。雖然早在1844年已有人對多發性骨髓瘤作出描述,但直到1889年經Kahler詳細報告病例后,多發性骨髓瘤才普遍為人們所了解和承認。多發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惡性漿細胞無節制地增生、廣泛浸潤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現及沉積,正常多克隆漿細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從而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癥、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
- 免疫缺陷病
拼音:miǎnyìquēxiànbìng英文:immunodeficiencydisease,ID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s)由于免疫系統中任何一方缺乏或功能不全導致的免疫應答及免疫功能性障礙,稱為免疫缺陷,由此而導致的臨床癥狀稱為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統的個體發育:人體的免疫系統是在遺傳控制下發育成熟的。胸腺發生于咽囊,胚胎時期干細胞發生于卵囊,以后逐漸分化為各系的...
-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edeficiencysvndrome,AIDS)又稱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許用術語),是指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表現為原因不明的免疫缺陷,以淋巴結腫大、厭食、慢性腹瀉、體重減輕、發熱、乏力等癥狀起病,逐漸發展至各種機會性感染、繼發性腫瘤、精神神經障礙而死亡的疾病。患者以早期乏力,易感冒,繼則皮膚黏膜潰瘍,高熱不退,消瘦,出血,肺...
- HIV感染
edeficiencysvndrome,AIDS)又稱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許用術語),是指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表現為原因不明的免疫缺陷,以淋巴結腫大、厭食、慢性腹瀉、體重減輕、發熱、乏力等癥狀起病,逐漸發展至各種機會性感染、繼發性腫瘤、精神神經障礙而死亡的疾病。患者以早期乏力,易感冒,繼則皮膚黏膜潰瘍,高熱不退,消瘦,出血,肺...
- 獲得性免疫功能喪失癥
edeficiencysvndrome,AIDS)又稱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許用術語),是指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表現為原因不明的免疫缺陷,以淋巴結腫大、厭食、慢性腹瀉、體重減輕、發熱、乏力等癥狀起病,逐漸發展至各種機會性感染、繼發性腫瘤、精神神經障礙而死亡的疾病。患者以早期乏力,易感冒,繼則皮膚黏膜潰瘍,高熱不退,消瘦,出血,肺...
- 愛滋病
edeficiencysvndrome,AIDS)又稱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許用術語),是指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表現為原因不明的免疫缺陷,以淋巴結腫大、厭食、慢性腹瀉、體重減輕、發熱、乏力等癥狀起病,逐漸發展至各種機會性感染、繼發性腫瘤、精神神經障礙而死亡的疾病。患者以早期乏力,易感冒,繼則皮膚黏膜潰瘍,高熱不退,消瘦,出血,肺...
- HIV病毒攜帶
edeficiencysvndrome,AIDS)又稱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許用術語),是指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表現為原因不明的免疫缺陷,以淋巴結腫大、厭食、慢性腹瀉、體重減輕、發熱、乏力等癥狀起病,逐漸發展至各種機會性感染、繼發性腫瘤、精神神經障礙而死亡的疾病。患者以早期乏力,易感冒,繼則皮膚黏膜潰瘍,高熱不退,消瘦,出血,肺...
- AIDS
edeficiencysvndrome,AIDS)又稱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許用術語),是指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表現為原因不明的免疫缺陷,以淋巴結腫大、厭食、慢性腹瀉、體重減輕、發熱、乏力等癥狀起病,逐漸發展至各種機會性感染、繼發性腫瘤、精神神經障礙而死亡的疾病。患者以早期乏力,易感冒,繼則皮膚黏膜潰瘍,高熱不退,消瘦,出血,肺...
-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
edeficiencysvndrome,AIDS)又稱艾滋病(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許用術語),是指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表現為原因不明的免疫缺陷,以淋巴結腫大、厭食、慢性腹瀉、體重減輕、發熱、乏力等癥狀起病,逐漸發展至各種機會性感染、繼發性腫瘤、精神神經障礙而死亡的疾病。患者以早期乏力,易感冒,繼則皮膚黏膜潰瘍,高熱不退,消瘦,出血,肺...
- 艾滋病
rome,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一種嚴重傳染病。所謂“獲得性”,是說該病不是由遺傳因素決定而是后天獲得的;“免疫缺陷”是指人體內抵抗感染和疾病的免疫機能發。病毒特異性地侵犯并毀損CD4T淋巴細胞(輔助性T細胞),造成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受損。感染初期可出現類感冒樣或血清病樣癥狀,然后進入較長的無癥狀感染期,繼之發...
- 世界強化免疫日
拼音:shìjièqiánghuàmiǎnyìrì英文:每年的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WorldStrengthenedimmunityDay)世界強化免疫日的由來:1988年第41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確定每年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免疫就是通過接種疫苗這種對疾病有預防作用的生物制劑,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一些容易感染的疾病的目的。強化免疫則是對常規免疫的加強。它與計劃免疫(對新生兒有計...
- 寄生蟲病
事件和原因不明疾病的應急反應和處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寄生蟲學的研究與發展方向:當前寄生蟲學正處于一個從傳統寄生蟲學向現代寄生蟲學過渡的知識更新時期,由于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免疫學、生態學等學科的發展,寄生蟲學的學科內容也在不斷得到充實和更新,出現了免疫寄生蟲學(immunoparasitology)和分子寄生蟲學(molecularparasitology)等新的學科分...
- 寄生蟲
事件和原因不明疾病的應急反應和處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寄生蟲學的研究與發展方向:當前寄生蟲學正處于一個從傳統寄生蟲學向現代寄生蟲學過渡的知識更新時期,由于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免疫學、生態學等學科的發展,寄生蟲學的學科內容也在不斷得到充實和更新,出現了免疫寄生蟲學(immunoparasitology)和分子寄生蟲學(molecularparasitology)等新的學科分...
- 人體寄生蟲
事件和原因不明疾病的應急反應和處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寄生蟲學的研究與發展方向:當前寄生蟲學正處于一個從傳統寄生蟲學向現代寄生蟲學過渡的知識更新時期,由于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免疫學、生態學等學科的發展,寄生蟲學的學科內容也在不斷得到充實和更新,出現了免疫寄生蟲學(immunoparasitology)和分子寄生蟲學(molecularparasitology)等新的學科分...
- 免疫系統
拼音:miǎnyìxìtǒng英文:immunesystem概述:免疫系統(immunesystem)是由具有免疫功能的器官、組織、細胞和分子組成,是機體免疫機制發生的物質基礎。免疫系統內的各種淋巴樣器官和細胞在機體的整體免疫功能中分別擔負著不同的角色,根據其功能不同可將整個系統分成3個組織層次:①中樞免疫器官;②外周免疫器官;③免疫細胞。各層次不同類型的組織與細胞又有著不同的作用,通過淋巴細胞再...
- 免疫佐劑
拼音:miǎnyìzuǒjì英文:immunoadjuvant免疫佐劑又稱非特異性免疫增生劑。本身不具抗原性,但同抗原一起或預先注射到機體內能增強免疫原性(見抗原)或改變免疫反應類型。免疫佐劑的種類免疫佐劑種類很多,目前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常用的佐劑可分為4類:無機佐劑,如氫氧化鋁,明礬等;有機佐劑,微生物及其產物如分枝桿菌(結核桿菌、卡介苗)、短小桿菌、百日咳桿菌、內毒素、細菌提取物(胞壁酰二肽...
- 陳健民
療肺結核,在測定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所用的PPD體外試驗亦屬測定方法之一,可見黃精必對免疫功能有所作用。黃芪有干擾素樣作用,可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已被公認。扁豆含植物血凝素是體外淋巴細胞轉化率必不可少的佐劑,它可使淋巴母細胞轉化為致敏有殺傷力的淋巴小細胞。顯然地黃湯內五味藥均有參與和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對258例各類癌癥使用地黃湯,對相當一部分癌癥患者的周圍血象有不同程度的異常及低下,有明顯提升作用,...
- 肝炎病毒相關風濕病
āngguānfēngshībìng英文:Rheumatosiscausedbyhepatitisvirus概述:肝炎病毒相關風濕病是指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活動性肝炎,也稱慢性進行性肝炎。它是一種由免疫機制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全身炎癥性疾病。其特征為:①具有肝病的典型組織學改變;②除肝臟病變外,尚有多系統損害特征;③具有多種免疫學異常。在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庚六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前五...
- SLE
(acutecutaneouslupuserythematosus,ACLE)。真正意義上的皮膚型紅斑狼瘡臨床上并不多見,多見的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目前認為紅斑狼瘡是一種器官非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學改變極為復雜多樣。包括自身反應性T與B細胞的增殖活化、多種自身抗體的產生、細胞因子分泌及其受體表達的異常、免疫復合物清除功能障礙、補體系統缺陷、NK細胞功能異常等等,其功能紊亂的廣泛程度幾乎覆蓋了...
- 系統性紅斑狼瘡
(acutecutaneouslupuserythematosus,ACLE)。真正意義上的皮膚型紅斑狼瘡臨床上并不多見,多見的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目前認為紅斑狼瘡是一種器官非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學改變極為復雜多樣。包括自身反應性T與B細胞的增殖活化、多種自身抗體的產生、細胞因子分泌及其受體表達的異常、免疫復合物清除功能障礙、補體系統缺陷、NK細胞功能異常等等,其功能紊亂的廣泛程度幾乎覆蓋了...
- 免疫原
.5%~1%氯化鈣溶液。有時蟲卵也可做成抗原,如日本血吸蟲卵抗原可制成懸液供免疫用。有些細胞膜成分,如組織細胞膜、血細胞膜經打碎后亦可制成顆粒抗原。顆粒抗原懸液呈乳濁狀,多采用靜脈內免疫法,較少使用佐劑作皮內注射。可溶性抗原的制備和純化:蛋白質、糖蛋白、脂蛋白、細菌毒素、酶、補體等皆為良好的可溶抗原。但因這些蛋白質多為復雜的蛋白組分,免疫前需進行純化。蛋白質純化方法在生物化學技術中已有詳述,本章主...
- 抗原
.5%~1%氯化鈣溶液。有時蟲卵也可做成抗原,如日本血吸蟲卵抗原可制成懸液供免疫用。有些細胞膜成分,如組織細胞膜、血細胞膜經打碎后亦可制成顆粒抗原。顆粒抗原懸液呈乳濁狀,多采用靜脈內免疫法,較少使用佐劑作皮內注射。可溶性抗原的制備和純化:蛋白質、糖蛋白、脂蛋白、細菌毒素、酶、補體等皆為良好的可溶抗原。但因這些蛋白質多為復雜的蛋白組分,免疫前需進行純化。蛋白質純化方法在生物化學技術中已有詳述,本章主...
- 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藥典標準:藥品名稱: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拼音名:PoshangfengMianyiQiudanbai英文名:TETANUSIMMUNOGLOBULIN來源(分子式)與標準:本品系經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再經破傷風類毒素免疫球,獲得破傷風抗體效價高的健康人血漿或血清,用適宜的方法提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制劑。含丙種球蛋白90%以上。每1ml中含破傷風抗體效價不低于100單位。有注射液和凍干品兩種劑型...
- 免疫接種
拼音:miǎnyìjiēzhòng英文:immunization免疫接種是用人工方法將免疫原或免疫效應物質輸入到機體內,使機體通過人工自動免疫或人工被動免疫的方法獲得防治某種傳染病的能力。用于免疫接種的免疫原(即特異性抗原)、免疫效應物質(即特異性抗體)等皆屬生物制品。疫苗制劑進入人體后,通過刺激產生抗體,形成疾病免疫力。疫苗種類包括滅活或減毒微生物的混懸液,微生物制品或衍生物。使用疫苗的最常見方...
- 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
拼音:gāomiǎnyìqiúdànbáiEzōnghézhēng英文:HyperimmunoglobulinEsyndrome概述: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即Job綜合征,又稱姚皮炎綜合征、慢性肉芽腫病變異型(Granulomatousdiseasevariant)、Buckley綜合征等。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病因未明。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有很大的變異性,多認為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一個分型,多見...
- 人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藥典標準:藥品名稱: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拼音名:PoshangfengMianyiQiudanbai英文名:TETANUSIMMUNOGLOBULIN來源(分子式)與標準:本品系經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再經破傷風類毒素免疫球,獲得破傷風抗體效價高的健康人血漿或血清,用適宜的方法提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制劑。含丙種球蛋白90%以上。每1ml中含破傷風抗體效價不低于100單位。有注射液和凍干品兩種劑型...
- 免疫
拼音:miǎnyì英文:immunity傳統的免疫概念認為,免疫是機體對再次侵入的病原菌不再感受,如人不會得第二次天花、麻疹等,即抗感染免疫。隨著免疫學的不斷發展,對免疫的研究已遠遠超出了抗感染免疫的范圍。現代免疫概念認為,免疫為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異物的生理功能,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生理反應。其作用在于識別“自己”和“非己”,排除抗原性異物,以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相對穩定。免疫反應的結果,在正常情況下...
- 肺出血-腎炎綜合征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Goodpasture綜合征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持續性咯血伴腎小球腎炎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出血性間質性肺炎伴腎小球腎炎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肺出血伴腎小球腎炎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Goodpasture病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古德帕斯丘綜合征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肺出血-腎炎綜合癥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基膜性腎小球腎炎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肺含鐵血黃素沉著伴腎小球腎炎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抗基膜性腎小球腎炎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出血性肺腎綜合征
和Tange于1958年又報道一組肺出血合并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例,并命名為Goodpasture綜合征。我國于1965年首次報道并正式列入醫學文獻。確定本病有腎小球和肺泡壁的毛細胞血管基膜有線狀免疫球蛋白沉積,1967年確定了抗基膜抗體在本病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治療采取綜合療法。血漿置換與皮質激素和環磷酰胺等合并使用,即可清除和降低血清抗腎基膜抗體濃度,同時可清除對體內...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