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簡介
免疫增殖或免疫細胞增殖是機體對抗原刺激產生免疫應答的標志之一,多為生理性,表現為良性反應性增生;亦可為病理性或惡性增生,形成淋巴網狀組織的惡性腫瘤。異常免疫增殖按細胞學分為三類:
2.1 淋巴細胞異常增生
導致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肉瘤、巨球蛋白血癥及重鏈病;
2.2 漿細胞增殖
2.3 網織細��增殖
3 免疫細胞增殖
免疫細胞增殖有三種類型:
3.1 反應性淋巴細胞增生
與抗原刺激有關。反應形式分為:
3.1.1 彌漫型
3.1.2 濾泡型
以淋巴濾泡增生為主要特征,見于慢性炎癥疾患,如梅毒及類風濕關節炎;
3.1.3 竇型
3.1.4 混合型
在彌漫性增生基礎上又有濾泡增生,見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3.2 中間增生狀態
與抗原刺激無明顯關系,但病程和組織學上都屬非惡性病變,或屬惡變前期,如免疫母細胞性淋巴結病。此病以免疫母細胞、漿細胞樣細胞和漿細胞彌漫增生為特征,預后差,部分病例晚期出現惡性淋巴瘤,或難以控制的免疫母細胞增生。
3.3 惡性增生
免疫細胞增生失去控制,伴有異常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現象,包括非何杰金惡性淋巴瘤、何杰金病、胸腺瘤、多發性骨髓瘤、蕈樣霉菌病。 這種惡變可由良性淋巴增生發展而來, 其機理為:
3.3.1 基因突變說
基因隨機突變是惡性轉化的原因,活躍分裂的細胞對致突變劑高度敏感,多見于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細胞;
3.3.2 病毒致癌說
靜止的淋巴細胞不適于病毒復制,而接受刺激轉化為淋巴母細胞則易為各種病毒感染,如Burkitt淋巴瘤;
3.3.3 腫瘤基因脫抑制說
宿主細胞含有一個或數個基因攜帶惡性轉化所必須的信息,稱為“腫瘤基因”。正常機體該基因處于被抑制狀態,而活化的淋巴細胞偶可使腫瘤基因脫抑制,引起惡性轉化。上述由良性反應性增殖演變為惡性增生的論據有助于對免疫增殖病的全面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