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馬牙疳為病名[1]。《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馬牙疳,初生小兒胎內受熱,見風即生,但看牙根上有白色如脆骨者即是。”即馬牙,可以針刺出血,并吹清涼解毒之清咽利喉散或冰硼散[2]。
4 參考資料
治療馬牙疳的方劑
- 人參茯苓粥
:人參3克白茯苓18克功能主治:扶牌進食。治走馬牙疳,脾虛食少者。用法用量:上藥并研細末,同粳米1茶...
- 玉液丹
。功能主治:《瘍醫大全》卷十六方之玉液丹主治走馬牙疳。用法用量:每次一丸,茶水調敷患處。每用1丸,清...
- 立效散
柳。(多)淡茶櫟根(中)、晚祥西根(少)。主治:馬(疒其)。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或合六馬散亦...
- 金鞭散
錢,月石1錢。制法:上為末,密貯。功能主治:走馬牙疳,唇口腮鼻潰爛穿破,危急之證。用法用量:臨用將銀...
- 溺白散
燒存性)枯白礬各6克功能主治:解毒,祛腐。治走馬牙疳。用法用量:上研細末。先用韭根、松蘿茶,煎成濃汁...
- 更多治療馬牙疳的方劑
治療馬牙疳的中成藥
- 桃花散
末。摘錄:《沈氏經驗方》卷上《中國醫學大辭典》引馬氏方之桃花散:方名:桃花散組成:石膏(煨)2兩,...
- 珍珠散
成:米珠1字,桂府滑石2兩,沒藥半兩,乳香半兩,馬牙盆消1兩,麝香、腦子各少許。主治:偏正頭疼、眼...
- 阮氏上清丸
。功能與主治:清熱降火,生津止渴。用于咽喉腫痛,牙疳口瘡,津液不足,口干舌燥。用法與用量:吞服或含服...
- 小兒牛黃散
粒卵圓形,直徑35~48μm,臍點點狀,人字形或馬蹄狀,位于較小的一端,層紋細密而明顯。淀粉粒五角...
- 八寶散
金箔7張。制法上為極細末。功能主治大人、小兒口瘡牙疳,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泔水洗凈,敷藥。《普濟方》卷...
- 更多治療馬牙疳的中成藥
治療馬牙疳的穴位
- 齦交
淚眵汁,牙疳腫痛,內眥赤癢痛,生白翳,面赤心煩,馬黃疸,寒暑瘟疫。小兒面瘡,癬久不除,點烙亦佳。《...
- 更多治療馬牙疳的穴位
古籍中的馬牙疳
- 《瘍醫大全》:[卷十六齦齒部]走馬牙疳門主方
,三分)麝香(一分五厘)研細吹之。或加冰片。又方馬前一兩,入去核膠棗內,火煙盡存性,為末,吹之。又...
- 《普濟方》:[卷六十七牙齒門]急疳
兩。麝香一字。研勻。荊芥水洗凈。止之。青金散治走馬惡疳。牙疳蝕損。唇舌肉腐。牙落臭爛。其效如神。信...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六十四齒候門]藥方
麝礬散治走馬牙疳,危惡證候。麝香(少許)膽礬(一錢)銅綠(半兩)白礬(生用,一分)上為細末,研勻,擦...
- 《醫學衷中參西錄》:[一、醫方(三十二)治牙疳方]3.牙疳敷藤黃法
《福祉醫學報》載有章×之言,有誤用藤黃,治愈走馬牙疳之事,甚為奇異。茲特錄其原文于下,以供醫界之研究...
- 《壽世保元》:[卷八初生雜癥論]牙疳
一論牙疳者。陽明之熱也。小兒齒腫流涎。腮腫走馬牙疳等癥。清胃升麻湯升麻川芎白芍半夏(湯泡各七分)干葛...
- 更多古籍中的馬牙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