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西醫·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表現為鼻腔黏膜或黏膜下的炎癥持續數月以上或炎癥反復發作,間歇期內亦不恢復正常,且無明確的致病微生物感染[1]。可分為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萎縮性鼻炎和藥物性鼻炎[1]。
慢性單純性鼻炎(chronic simple rhinitis)表現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腫脹。若發展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稱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3.1 慢性鼻炎的病因
3.1.1 局部病因
1.急性鼻炎反復發作或治療不徹底而演變成慢性鼻炎。
2.由于鄰近的慢性炎癥長期刺激或畸形,致鼻發生通氣不暢或引流阻塞,如慢性鼻竇炎、鼻中隔偏曲、慢性扁桃體炎或腺樣體肥大等。
3.鼻腔用藥不當或過量過久形成藥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常見于久用滴鼻凈之后。
3.1.2 全身病因
1.長期慢性疾病,如內分泌失調、長期便秘、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而致鼻粘膜長期或屢發性充血或瘀血。
3.煙酒過度可影響鼻粘膜血管舒縮而發生障礙。
4.長期服用利血平等降壓藥物,可引起鼻腔血管擴張而產生似鼻炎的癥狀。
3.1.3 環境因素
在有水泥、煙草、煤塵、面粉或化學物質等環境中的工作者,鼻粘膜受到物理和化學因子的刺激與損害,可造成慢性鼻炎。溫濕度急劇變化的環境,如煉鋼、冷凍、烘熔等車間工人,也較易發生此病。
3.2 慢性鼻炎的診斷
3.2.1 慢性單純性鼻炎
間歇性、交替性鼻塞,多伴透明的黏液性鼻涕[1]。查體可見鼻黏膜腫脹,下鼻甲腫大,鼻甲柔軟,富有彈性,對血管收縮劑敏感[1]。鼻腔內有較黏稠的黏性分泌物,多聚集于鼻腔底部、下鼻道或總鼻道[1]。
3.2.2 慢性肥厚性鼻炎
持續性鼻塞,鼻涕難以擤出,可引起頭疼、頭昏、失眠及精神萎靡等[1]。查體見鼻黏膜增生、肥厚,呈暗紅色,下鼻甲黏膜肥厚,下鼻甲表面呈結節狀或桑葚狀[1]。麻黃堿收縮欠佳。下鼻甲觸之硬實感[1]。
3.2.3 萎縮性鼻炎
鼻腔干燥感、易出血,重者鼻腔內有臭味[1]。檢查鼻腔黏膜干燥萎縮,以下甲萎縮為甚,鼻腔寬大,重者附著干痂[1]。
3.2.4 藥物性鼻炎
由于局部或全身長期應用減充血劑引起[1]。多為雙側鼻塞,可有黏液或黏膿性涕,可有嗅覺減退、頭疼、頭暈等癥狀。查體見鼻黏膜充血,下鼻甲增大,表面光滑,麻黃堿收縮效果欠佳[1]。
3.3 慢性鼻炎的治療
治療原則消炎消腫,通氣引流和盡量維護鼻粘膜的生理功能,同時要注意對病因的處理。
3.3.1 慢性單純性鼻炎
減充血劑:1%麻黃堿滴鼻液,一次每鼻孔2~4滴,一日3~4次,應用3天以內[1]。可以應用蒼耳子等中藥治療[1]。
3.3.2 慢性肥厚性鼻炎
以手術、微波、激光、等離子消融等方法減少肥厚下甲體積以改善鼻腔通氣[1]。可局部進行下甲硬化劑注射,魚肝油酸鈉注射液:下甲注射,成人每次1~2ml。如雙側均作硬化及注射者,則每周1次,兩側交替進行;僅單側注射者,7~10天1次。每側3次為一療程,間隔2周后可作第2個療程,可共行2~3個療程[1]。
3.3.3 萎縮性鼻炎
3.3.4 藥物性鼻炎
停用麻黃堿類藥物[1]。
4 中醫·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為病癥名,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癥[2]。通常包括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和萎縮性鼻炎等[2]。屬祖國醫學“鼻窒”范疇[2]。其中慢性單純性鼻炎多因急性鼻炎治療不當或反復發作所致;慢性肥厚性鼻炎則常由慢性單純性鼻炎發展而成;萎縮性鼻炎則與內分泌、環境(如粉塵,化學氣體刺激)及鼻腔特異性細菌感染有關[2]。
性鼻炎主要是因急性鼻炎反復發作或失治而造成[3]。此外,慢性扁桃體炎、鼻中隔彎曲、鼻竇炎及鄰近組織病灶的反復感染,有害氣體、粉塵、花粉等長期刺激,皆可引發本病[3]。主要癥狀有:突發型鼻癢,連續噴嚏,鼻塞流涕、分泌物增多、嗅覺減退、咽喉干燥,伴有頭痛、頭暈等[3]。
4.1 慢性鼻炎的診斷
①前兩者以鼻塞為主,后者則是以鼻腔和鼻咽有干燥感,并附味臭的痂皮為主[2]。
②鼻腔檢查可確診[2]。
4.2 慢性鼻炎的針灸治療
用0.25%鹽酸普魯卡因2毫升,皮試陰性后,取雙側迎香或合谷穴,兩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側穴內注藥1毫升[2]。
4.3 慢性鼻炎的推拿治療
4.3.1 方一
4.3.1.1 癥狀
多見于發病初期或長期鼻炎因外感而急性發作,鼻塞,涕多白黏清稀或微黃,伴頭痛,咳嗽,咳痰,噴嚏不斷、鼻癢,舌淡,苔薄白,脈浮緩。
4.3.1.2 選穴
睛明、印堂、攢竹、太陽、地倉、迎香、風池、風府、肩井、大椎、肺俞、風門
4.3.1.3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全身放松,醫者運用推摩法自迎香穴順鼻兩側由下而上,經睛明穴、印堂穴、攢竹穴、太陽穴、地倉穴至迎香穴,反復多次,同時配合按揉迎香穴和太陽穴,以頭面部感到溫熱為度。患者取坐位,醫者點揉風池穴、風府穴,以酸脹為度;接著用拿法自風池沿頸椎兩側治療5分鐘;再拿兩側肩井,按揉大椎、肺俞、風門各2分鐘,以酸脹為度。
4.3.2 方二
以下方法對鼻塞、多涕有效[4]:
①用食指指腹順時針揉百會1分鐘。
②用雙手食指同時按壓迎香1分鐘。
③用食指指腹按壓印堂1分鐘,力度要輕。
4.4 醫案
某男,26歲。鼻塞、頭痛1周。鼻音重,嗅覺失靈。既往有鼻炎史4年佘,曾服用消炎、滴鼻凈等藥物,療效短,易復發。查體未見其他明顯異常。診斷:慢性鼻炎。治療:宜疏風宣肺、通利鼻竅。以上法治療1次后,患者感到頭痛減輕,鼻塞解除,呼吸通暢,治療20次后癥狀消失。1年后隨訪未復發。[3]
4.5 慢性鼻炎患者日常保健
(1)加強勞動防護,避免或減少接觸有害氣體、粉塵。
(2)患急性鼻炎時,應注意休息,積極治療。平時注意加強體質鍛煉。
5 參考資料
- ^ [1] 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編委會主編.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93-294.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3.
- ^ [3] 柴鐵劬主編.推拿療法速成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4]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治療慢性鼻炎的穴位
- 天目
耳鳴,項強,癭氣,喘息,瘈疭,目眩,鼻痔,急,慢性鼻炎,頭項痛,口?,衄血,狂走,瘛疭,恍惚,目盲,...
- 天歸
耳鳴,項強,癭氣,喘息,瘈疭,目眩,鼻痔,急,慢性鼻炎,頭項痛,口?,衄血,狂走,瘛疭,恍惚,目盲,...
- 天白
耳鳴,項強,癭氣,喘息,瘈疭,目眩,鼻痔,急,慢性鼻炎,頭項痛,口?,衄血,狂走,瘛疭,恍惚,目盲,...
- 通天
耳鳴,項強,癭氣,喘息,瘈疭,目眩,鼻痔,急,慢性鼻炎,頭項痛,口?,衄血,狂走,瘛疭,恍惚,目盲,...
- 天臼
耳鳴,項強,癭氣,喘息,瘈疭,目眩,鼻痔,急,慢性鼻炎,頭項痛,口?,衄血,狂走,瘛疭,恍惚,目盲,...
- 更多治療慢性鼻炎的穴位
治療慢性鼻炎的方劑
- 鼻炎靈
竅,清熱消腫,化瘀止痛,滋潤粘膜,收縮息肉。主慢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息肉等。癥見鼻粘膜...
- 奇授藿香丸
腦,復感風寒,致患鼻淵,鼻流黃色濁涕者。現用于慢性鼻炎、副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屬于風熱者。用法用量:...
- 鼻炎寧沖劑
能與主治:清濕熱,通鼻竅,疏肝氣,健脾胃。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亦可用于急性傳染性...
- 辛芳鼻炎膠囊
功能與主治:發表散風,清熱解毒,宣肺通竅。用于慢性鼻炎,鼻竇炎。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粒,一日2~...
- 鼻炎靈丸
清熱,消腫通竅。用于鼻淵、鼻塞、鼻流濁涕等急、慢性鼻炎。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貯藏:...
- 更多治療慢性鼻炎的方劑
治療慢性鼻炎的中成藥
- 千柏鼻炎片
、鼻癢氣熱、流涕黃稠,或持續鼻塞、嗅覺遲鈍;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竇炎見上述證候者。組成:千里光242...
- 辛芳鼻炎膠囊
功能與主治:發表散風,清熱解毒,宣肺通竅。用于慢性鼻炎,鼻竇炎。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粒,一日2~...
- 鼻竇炎口服液
風熱犯肺,濕熱內蘊所致的鼻塞不通、流黃稠涕;急慢性鼻炎,鼻竇炎見上述證候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
- 鼻炎寧沖劑
能與主治:清濕熱,通鼻竅,疏肝氣,健脾胃。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過敏性鼻炎,亦可用于急性傳染性...
- 滴通鼻炎水
主治:祛風清熱,宣肺通竅。用于傷風鼻塞,鼻窒(慢性鼻炎),鼻鼽(過敏性鼻炎)、鼻淵(鼻竇炎)等病。用...
- 更多治療慢性鼻炎的中成藥
慢性鼻炎相關藥物
- 辛芳鼻炎膠囊
【功能主治】發表散風,清熱解毒,宣肺通竅。用于慢性鼻炎,鼻竇炎。【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粒,一日2...
- 復方萘甲唑林噴霧劑
腫或充血。兩藥具有協同作用。【適應癥】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竇炎以及過敏性鼻炎發作期。【用法用量】噴鼻...
- 鹽酸羥甲唑啉滴鼻液
從而減輕炎癥所致的充血和水腫。【適應癥】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用法用量】滴鼻。一次1...
- 鹽酸賽洛唑啉滴鼻液
炎癥所致的充血和水腫。【適應癥】用于兒童減輕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等所致的鼻塞癥狀。【用法用量】滴鼻。3...
- 千柏鼻炎片
鼻癢氣熱,流涕黃稠,或持續鼻塞,嗅覺遲鈍,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
- 更多慢性鼻炎相關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