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麥芽糖的別名
- 5 來源
- 6 性味歸經
- 7 功能主治
- 8 麥芽糖的用法用量
- 9 化學成分
- 10 麥芽糖藥典標準
- 10.1 品名
- 10.2 結構式
- 10.3 分子式與分子量
- 10.4 CAS號
- 10.5 來源及含量
- 10.6 性狀
- 10.7 鑒別
- 10.8 檢查
- 10.8.1 酸度
- 10.8.2 氯化物
- 10.8.3 硫酸鹽
- 10.8.4 糊精、可溶性淀粉與亞硫酸鹽
- 10.8.5 有關物質
- 10.8.6 含氮量
- 10.8.7 水分
- 10.8.8 干燥失重
- 10.8.9 熾灼殘渣
- 10.8.10 重金屬
- 10.8.11 砷鹽
- 10.8.12 微生物限度
- 10.9 含量測定
- 10.10 類別
- 10.11 貯藏
- 10.12 版本
- 11 麥芽糖的食用價值
- 12 參考資料
- 附:
3 概述
麥芽糖為中藥名,出自《藥材學》,為《本草經集注》記載的飴糖之別名[1][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麥芽糖的別名
又名麥芽糖[1]。
5 來源
6 性味歸經
7 功能主治
功在緩中,補虛,生津,潤燥[1]。主治中氣虛乏,腹痛喜按,肺虛燥咳,吐血,口渴,咽痛,便秘[1]。
8 麥芽糖的用法用量
9 化學成分
本品主含麥芽糖[1]。
麥芽糖(maltose)是兩個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鍵連接構成的二糖[3]。是淀粉和糖原的結構成分[3]。
10 麥芽糖藥典標準
10.1 品名
10.1.1 中文名
麥芽糖
10.1.2 漢語拼音
Maiyatang
10.1.3 英文名
Maltose
10.2 結構式
10.3 分子式與分子量
C12H22O11·H2O 360.31
10.4 CAS號
[69-79-4]
10.5 來源及含量
本品為4-O-α-D-吡喃葡萄糖基-β-吡喃葡萄糖-水合物。按無水物計算,含C12H22O11不得少于98.0%。
10.6 性狀
10.6.1 比旋度
取本品置80℃干燥4小時,取約10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氨試液0.2ml,再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E),比旋度為+126°至+131°。
10.7 鑒別
(1)取本品0.5g,加水5ml溶解后,加氨試液5ml,在水浴中加熱5分鐘,溶液即顯橙色。
(2)取本品0.1g,加水5ml溶解,取2~3滴,加到煮沸的堿性硫酸銅試液(取10%氫氧化鈉溶液2ml,加入5%硫酸銅溶液4~5滴,混勻,臨用新制)中,即生成紅色沉淀。
(3)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10.8 檢查
10.8.1 酸度
取本品1.0g,加水10ml使溶解,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H),pH值應為4.5~6.5。
10.8.2 氯化物
取本品0.4g,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A),與標準氯化鈉溶液7.2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18%)。
10.8.3 硫酸鹽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B),與標準硫酸鉀溶液2.4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24%)。
10.8.4 糊精、可溶性淀粉與亞硫酸鹽
取本品1.0g,加水10ml溶解后,加碘試液1滴,溶液應顯黃色,再加淀粉指示劑1滴,溶液應顯藍色。
10.8.5 有關物質
取本品適量,加水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溶液。照含量測定項下的色譜條件,取對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為滿量程的15%~25%。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各2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峰保留時間的2.5倍。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除溶劑峰外,主成分峰之前的雜質峰面積之和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1.5倍(1.5%),主成分峰之后的雜質峰面積之和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0.5倍(0.5%)。
10.8.6 含氮量
取本品約2.0g,精密稱定,照氮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Ⅶ D第二法)測定,含氮量不得過0.01%。
10.8.7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M第一法 A)測定,含水分應為4.5%~6.5%;如為無水物,含水分應不得過1.5%。
10.8.8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80℃干燥至恒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
10.8.9 熾灼殘渣
不得過0.1%(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
10.8.10 重金屬
取本品5.0g,加水23ml溶解后,加醋酸鹽緩沖液(pH 3.5)2ml,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H第一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四。
10.8.11 砷鹽
取本品1.5g,加水5ml,加稀硫酸5ml與溴試液1ml,置水浴上加熱5分鐘,再加熱濃縮至5ml,放冷,加鹽酸5ml與水23ml使溶解,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J第一法),應符合規定(0.00013%)。
10.8.12 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Ⅺ J),每1g供試品中除細菌數不得過1000個、霉菌及酵母菌數不得過100個外,還不得檢出大腸埃希菌。
10.9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測定。
10.9.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氨基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水(75:25)為流動相;柱溫為35℃;示差折光檢測器,檢測器溫度為30℃;取麥芽糖、葡萄糖與麥芽三糖對照品各適量,加水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各含10mg的溶液,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麥芽糖峰、葡萄糖峰與麥芽三糖峰之間的分離度均應符合要求。
10.9.2 測定法
取本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約含麥芽糖10mg的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麥芽糖對照品適量,同法測定,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即得。
10.10 類別
藥用輔料,填充劑和矯味劑等。
10.11 貯藏
密閉保存。
10.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1 麥芽糖的食用價值
麥芽糖(Malt sugar)是禾本科植物米、大麥(Hordeum vulgare L.)、粟或玉蜀黍等糧食萌發時,淀粉酶將貯藏的淀粉分解所得的雙糖。麥芽糖甜味不大,能增加菜肴品種的色澤和香味,全國各地均產。有軟硬兩種,軟者為黃褐色濃稠液體,粘性很大,稱膠飴;硬者系軟糖經攪拌,混入空氣后凝固而成,為多孔之黃白色糖餅,稱白飴糖。藥用以膠飴為佳。麥芽糖屬雙糖類,白色針狀結晶,易溶于水。味甜但不及蔗糖,有健脾胃、潤肺止咳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11.1 麥芽糖的別名
飴糖、糖稀
11.2 麥芽糖的營養價值
麥芽糖潤肺,生津,去燥;可用于治療氣虛倦怠、虛寒腹痛、肺虛、久咳久喘等癥。
11.3 麥芽糖的選購
市場上出售的商品麥芽糖,別名“飴糖”。非單純的麥芽糖,是一種混合物,包括麥芽糖、葡萄糖和糊精(Dextrin)。
11.4 麥芽糖適合的人群
11.5 麥芽糖的食療功效
麥芽糖味甘,性微溫;
有健脾胃、潤肺止咳之功效;
可用于治療氣虛倦怠、虛寒腹痛、肺虛、久咳久喘等癥。
11.6 麥芽糖的食用建議
麥芽糖的制法:
1. 將淀粉與水共熱成糊,冷至60度;
2. 加麥芽(內含糖化醇素),保持此溫度約1小時;
3. 再熱沸即成。
12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2.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74.
-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6—2015 營養名詞術語[Z].2015-12-29.
用到中藥麥芽糖的方劑
- 參苓健兒膏
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90),加麥芽糖1200g,煮沸,濾過,冷卻,加入上述揮發油,...
- 山楂麥芽飲
àiyáyǐn處方:炒山楂10~15克炒麥芽10~15克紅糖適量制法:把山楂、麥芽及紅糖一同放入搪瓷...
- 麥芽糕
àiyágāo處方:麥芽120克橘皮30克炒白術30克神曲60克米粉150克白糖適量制法:先把麥芽淘...
- 參苓健脾散
錢,薏苡仁3錢,麥芽3錢,使君子肉3錢,人參2錢,糯米粉少許。制法:上為細末,白糖3錢和勻。功能主...
- 十仙糕
藥1兩,蓮肉1兩,麥芽1兩,茯苓1兩,米仁2兩,扁豆2兩,芡實2兩,柿霜1兩,白糖霜20兩。主治:小...
- 更多用到中藥麥芽糖的方劑
用到中藥麥芽糖的中成藥
- 參苓健兒膏
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5(90),加麥芽糖1200g,煮沸,濾過,冷卻,加入上述揮發油,...
- 消食健兒沖劑
乙醇使含醇量為60%,靜置,濾過,濾液回收乙醇至糖漿狀。加入蔗糖950g,拌勻,制成顆粒1000g...
- 小兒進食片
適量,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性狀: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灰黃色;...
- 復肝寧片
粉末,混勻,干燥,制成顆粒,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性狀: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棕黃色...
- 麥芽片
芽粉0.5g,每1g至少能使可溶性淀粉25g完全糖化。功能與主治助消化藥。用于缺乏淀粉酶所引起的消...
- 更多用到中藥麥芽糖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麥芽糖
- 《瘍醫大全》:[卷二十一內癰部]肺癰門主方
和粥中服之,并效。又方扁柏葉搗取自然汁半杯,入麥芽糖二兩,隔水燉化,清晨沖開水服之,三次自愈。韋廟...
- 《兒科醒》:[治痘論第十一]辟穢香方
(炙)桂枝生姜(等分)白芍(倍用)大棗膠飴(即麥芽糖)黃(炙)上水煎減半去渣。入膠飴。更上微火消解...
- 《兒科醒》:[辨驚風之誤論第九]附方
各三兩)大棗(十二枚)白芍(六兩)膠飴(一升即麥芽糖)人參(二兩)上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入膠飴更...
- 《奇效簡便良方》:[卷三小兒]痰喘
核桃去殼,連皮搗爛,麥芽煎水,加冰糖沖服。(此觀音夢授方)《奇效簡便良方》...
- 《本草新編》:[卷之四(征集)]麥芽
,多用恐墮胎元,若只用一、二錢,亦無妨。惟大麥煎糖,孕婦切戒。多食極消腎水,必損胎元矣。或問麥芽亦...
- 更多古籍中的麥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