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麻風(leprosy[1][2])為病名[3]。是指感染麻風病毒,以遍身麻木,皮膚見紅斑紫癜,形若蛇皮,脫屑等為主要表現的傳染病[1][2]。見《外科摘要》卷二。麻風又名癘風[3]、冥病、大風、癩病、大風惡疾、癘瘍、大麻風、風癩、血風[4]。為一種慢性傳染性皮膚病[4]。
患了麻風病,必須抓緊早期防治,本病目前有特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治愈率較高。
4 病因病機
《黃帝內經素問·風論》卷五:“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潰瘍。”
由體虛感受暴癘風毒,邪滯肌膚而發;或接觸傳染,內侵血脈而成[4]。
麻風是由麻風分支桿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嚴重者可累及深部組織和內臟器官。麻風雖然很少引起死亡,但可導致肢體殘廢和畸形,使患者喪失勞動力。麻風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男女均可發病。此外,麻風既不胎傳,也不遺傳。
5 臨床表現
初起患處麻木不仁,次發紅斑,繼則腫潰無膿,久之可蔓延全身肌膚,出現眉落、目損、鼻崩、唇裂以及足底穿潰等重癥[4]。
1.皮損:斑疹、斑塊、結節或浸潤、獅面,斑塊中間有“打洞區”;
2.神經損害:耳大、尺、腓神經粗大;
6 診斷依據
1.感覺障礙。
2.周圍神經粗大。
3.皮損或組織切片內,查到麻風桿菌。
4.病理組織學依據。
7 治療原則
1.積極防治,控制傳染;
2.早期、及時、足量、規則治療;
3.病原治療;
4.對癥治療,畸形需手術治療。
8 用藥原則
1.少菌型病例以口服氨苯楓+利福平為主;
2.多菌型病例以口服氨苯楓、利福平、氯苯酚秦聯合用藥療效佳;
9 方藥治療
治宜祛風化濕,活血殺蟲[4]。初起先服保安化靈丹發汗,后改服神應消風散或磨風丸,亦可選服一號掃風丸、蝮蛇酒[4]。久病體虛可兼服何首烏酒[4]。外治用苦參湯洗滌潰瘍,外涂狼毒糊劑[4]。必須隔離治療[4]。
10 輔助檢查
1.對各類麻風早期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瘤型麻風伴有深部組織及內臟損害者與其他神經科疾患鑒別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和“C”。
11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和體征消失,皮損完全消退,連續一年內查菌四次陰性;
2.好轉:癥狀和體征改善,皮損消退75%以上,治療后第一次查菌陰性;
3.未愈:癥狀和體征無改善,皮損無變化。
12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11.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6.
治療麻風的方劑
- 輕蛤散
ghásǎn《解圍元藪》卷四:方名:輕蛤散組成:五倍子、車米各等分。主治:麻風。制備方法:上為末用。...
- 神效清目飲
1錢(無癬不用),黑梔仁1錢,枯黃芩1錢,小川連1錢,肥知母1錢,條甘草6分。主治:麻風及麻風攻目。...
- 蒼耳草膏
七時,成為膏后,不加糖質。功能主治:殺蟲祛風。主麻風及一切風濕之病。用法用量:每服1-2小匙,開水沖...
- 加味金龍丸
角刺2兩,大黃2兩。制法:煉蜜為丸。功能主治:大麻風。用法用量:用后當下膿血、赤水。其蟲若系紫黑色者...
- 風丸
án英文:處方:浮萍草、馬齒莧各等分。功能主治:麻風及一切風氣。用法用量:每服3錢,日3次。摘錄:《...
- 更多治療麻風的方劑
治療麻風的中成藥
- 大風丸
,獨活1兩,防風1兩,蟬蛻1兩,全蝎1兩。主治:麻風。用法用量:每服100丸,1日3次,溫酒送下。制...
- 仁青芒覺
”,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胃腸炎,萎縮性胃炎,腹水,麻風病等。用法與用量:研碎開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1...
- 骨癆敵注射液
拼音:gǔláodízhùshèyè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GulaodiZhusheye標準編號:W...
- 加減地黃丸
兩,豬腎4個,紫河車1具。功效:培元氣。主治:大麻風將愈。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淡鹽湯送下。制...
- 仁青常覺
潰瘍,“木布”病,萎縮性胃炎,各種中毒癥;梅毒,麻風,陳舊熱病,炭疽,癤痛,干黃水,化膿等。用法與用...
- 更多治療麻風的中成藥
麻風相關藥物
- 氯法齊明膠丸
或紅褐色粉末的混懸油狀液。【藥理毒理】本品不僅對麻風桿菌有緩慢殺菌作用,與其他抗分枝桿菌藥合用對結核...
- 氯法齊明膠丸
或紅褐色粉末的混懸油狀液。【藥理毒理】本品不僅對麻風桿菌有緩慢殺菌作用,與其他抗分枝桿菌藥合用對結核...
- 氨苯砜片
白色或類白色片。【藥理毒理】本品為砜類抑菌劑,對麻風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大劑量時顯示殺菌作用。其作...
- 氨苯砜片
白色或類白色片。【藥理毒理】本品為砜類抑菌劑,對麻風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大劑量時顯示殺菌作用。其作...
- 利福噴丁膠囊
10倍;在小鼠體內的抗結核感染作用也優于利福平。麻風桿菌和其他分枝桿菌如堪薩斯分枝桿菌、蟾分枝桿菌也...
- 更多麻風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麻風
- 《外科正宗》:[卷之四雜瘡毒門]大麻風第四十八
大麻風癥,乃天地間異癥也。但感受不同,有體虛之人因驟被陰陽暴曬、露霧風雨之氣所侵,感之不覺,未經發泄...
- 《雜病廣要》:[身體類]癘
化而致,故淮揚嶺南閩間多患之。(《癘瘍機要》)大麻風癥,乃天地間異癥也,但感受不同。有體虛之人,因驟...
- 《癘瘍機要》:[中卷]續治諸癥
暈,砭出血,敷追毒之藥,成瘡出水,日晡益甚,類大麻風湯,其血漸止;又用五味異功散加當歸、升麻,飲食漸...
- 《普濟方》:[卷九十五諸風門]風不仁(附論)
麻(各二兩空心溫酒調下。日三。微汗為度烏蛇散治頑麻風。搔之皮膚不知癢痛。烏蛇肉(五兩酒浸炙令黃)白天...
- 《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一]治風頑麻諸方
于肌肉之間。使血氣不能流通。其狀。搔之皮膚下治頑麻風。搔之皮膚不知癢痛。宜服烏蛇散方。烏蛇肉(五兩酒...
- 更多古籍中的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