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國家基本藥物
序號 | 基本藥物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導價格 | 類別 | 備註 |
1002 | 157 | 氯苯那敏 | 片劑 | 4mg*30 | 盒(瓶) | 1.7元 | 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 * |
1003 | 157 | 氯苯那敏 | 片劑 | 4mg*20 | 盒(瓶) | 1.2元 | 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4 概述
氯苯那敏是最強的抗組胺藥物之一,其作用持久,用量少、副作用小。主要能競爭性阻斷變態反應靶細胞上組胺H1受體,使組胺不能與H1受體結合,從而抑制其引起的過敏反應。適用於各種過敏性疾病、藥物過敏反應等。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
5 氯苯那敏說明書
5.1 藥品名稱
5.2 英文名稱
Chlorphenamine
5.3 別名
撲爾敏;氯苯吡胺;氯屈米通;馬來那敏;氯非那敏;氯苯吡丙胺;Chlor-Trimelon;Histaspam;Teldrin;Chlorpheniramine
5.4 分類
5.5 劑型
1.片劑:每片4mg。
2.針劑:10mg/1ml, 20mg/2ml.
5.6 氯苯那敏的藥理作用
氯苯那敏爲H1受體拮抗藥,其化學結構屬烴胺類。主要能競爭性阻斷變態反應靶細胞上組胺H1受體,使組胺不能與H1受體結合,從而抑制其引起的過敏反應。但氯苯那敏不影響組胺的代謝,也不阻止體內組胺的釋放。氯苯那敏還具有抑制中樞和抗膽鹼作用,故服藥後有睏倦感、口乾、便祕、痰液變稠及鼻黏膜乾燥。經過臨牀長時間的實踐認爲,氯苯那敏的抗組胺作用較強,用量小,副作用小。氯苯那敏抗組胺作用較苯海拉明、異丙嗪強,而中樞抑制作用較弱,抗膽鹼作用亦較弱。因嗜睡等不良反應輕微,故適用於小兒及白天需要工作的患者服用。氯苯那敏尚有減少氣管分泌及胃酸分泌的作用。在新一代抗組胺藥問世之前,是臨牀最常用的抗組胺藥。
5.7 氯苯那敏的藥代動力學
尿中存在13.2%的原形物,5.8% N-去甲基撲爾敏,另行撲爾敏N-氧化物,及兩種未鑑定的代謝物。服用藥物大部分成極性代謝產物排出。氯苯那敏由肝臟代謝,經尿液、大便、汗液排泄。哺乳婦女亦可經由乳汁排出一部分。孕婦用藥可通過臍血影響胎兒。
5.8 氯苯那敏的適應證
臨牀上用於感冒、過敏性鼻炎、哮喘、接觸性皮炎、蕁麻疹、花粉症、蟲咬及血清病、皮膚瘙癢症等,也可用於預防輸血反應、藥物過敏以及暈動病等。
5.9 氯苯那敏的禁忌證
1.對氯苯那敏過敏者禁用。
4.窄角性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膀胱頸梗阻、重症肌無力、胃潰瘍、幽門及十二指腸梗阻、癲癇患者禁用。
5.10 注意事項
1.(1)幽門梗阻、前列腺肥大、膀胱阻塞、青光眼、甲亢及高血壓患者慎用。老年患者使用氯苯那敏易致頭暈、頭痛、低血壓等,應慎用。(2)肝功能不良者亦不宜長期使用氯苯那敏。
2.駕駛員、機械操作人員在工作進行時不宜使用。
3.服用量過大致急性中毒時,成人常出現中樞抑制。兒童中毒時,多呈中樞興奮。當呼吸衰竭時,可採用人工呼吸,給氧等支持療法,忌用中樞興奮藥。必要時可用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靜脈滴注以維持血壓,但不宜用腎上腺素。搶救中切忌用組胺注射作解毒藥。
5.11 氯苯那敏的不良反應
2.服用量過大致急性中毒時,成人常出現中樞抑制。兒童中毒時,多呈中樞興奮。當呼吸衰竭時,可採用人工呼吸,給氧等支持療法,忌用中樞興奮藥。必要時可用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靜脈滴注以維持血壓,但不宜用腎上腺素。搶救中切忌用組胺注射作解毒藥。
5.12 氯苯那敏的用法用量
1.口服,成人每次4mg,每天3次。兒童每天0.3mg/kg,分4次口服。
2.肌內注射或皮下注射,成人每次10mg,每天3次。兒童皮下注射每天0.35mg/kg,分4次注射。
3.靜脈注射,成人每次10mg,每天1次。嘔吐患者可將1次劑量,用溫水50~100ml溶解後經直腸保留灌注。
5.13 藥物相互作用
1.氯苯那敏與乙醇合用,精神運動行爲受到明顯的影響。有研究證明乙醇(0.75g/kg)和氯苯那敏(4mg/70kg)合用,一些操作技能受明顯影響。另一研究,受試者給12mg氯苯那敏和乙醇(0.5g/kg),精神運動行爲也受明顯影響。這是因爲氯苯那敏與乙醇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巴比妥類、鎮靜催眠藥、安定藥)的鎮靜作用行聯合或相加作用。特別是乙醇和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可增強抗組胺藥的作用,使服藥者在駕駛車輛或操縱機器時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易發生事故。
2.氯苯那敏可抑制苯妥英的代謝,使苯妥英濃度上升,並達到毒性濃度,產生中毒症狀。應避免合用,需合用時應注意相互作用的發生,一旦患者出現嗜睡、運動失調、複視、耳鳴、枕部頭痛、嘔吐等苯妥英中毒症狀,應立即停藥。
3.氯苯那敏可增強去甲腎上腺上腺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延長升壓時間。這是因爲氯苯那敏可抑制神經元對兒茶酚胺的攝取,使受體附近遊離兒茶酚胺量增加,因而增加升壓反應。因此,該兩類藥物合用有可能使兒茶酚胺毒性增強。若需合用,抗組胺藥的劑量應爲最低有效量。總之抗組胺藥與兒茶酚胺的固定配伍是不合理的。
4.氯苯那敏不宜與哌替啶、阿托品等藥合用,亦不宜與氨茶鹼作混合注射。與普萘洛爾有拮抗作用。
5.14 專家點評
氯苯那敏爲烴胺類抗組胺藥。其特點是抗組胺作用較強,用量小,不良反應少。適用於小兒。用於各種過敏性疾病、蟲咬、藥物過敏反應等。另外,駕駛員、機械操作人員在工作進行時不宜使用。止癢效果較好,臨牀較爲常用,爲減少嗜睡和口乾不良反應,對慢性過敏性疼痛可以晚間臨睡前服用。氯苯那敏通過拮抗H1受體而對抗組胺的過敏作用。用於皮膚黏膜變態反應,如眼瞼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
6 氯苯那敏中毒
氯苯那敏(撲爾敏)是最強的抗組胺藥物之一,其作用持久,用量少、副作用小。適用於各種過敏性疾病、藥物過敏反應等。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半衰期12~15h。成人用量4~8mg,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1]
6.1 臨牀表現
1.不良反應以睏倦爲最常見,偶有胸悶、咽痛、疲乏、心悸或出血傾向,還可有痰液黏稠。服用過量表現爲排尿困難或尿痛、頭暈、口鼻咽部乾燥、食慾減退、噁心、上腹不適或胃痛。
3.有報道出現固定性藥疹、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甚至過敏性休克。可能發生一般抗過敏藥物少見的粒細胞減少症。
6.2 治療
對症治療。
7 參考資料
- ^ [1]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