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3 概述
洛伐他汀是降血脂藥,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略有引濕性。本藥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抑制內源性TC合成,肝內膽固醇減少,可使肝細胞表面的LDL受體增加,血液中的LDL-C被肝細胞攝取增多,從而使血漿TC下降,TG、LDL-C濃度亦降低,HDL-C升高。主要用于治療雜合子家族高膽固醇血癥、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Ⅲ型高脂蛋白血癥以及糖尿病性、腎性高脂蛋白血癥。不適于單純高TG血癥者。主要損害胃腸道、神經系統、血液系統、肌肉及引起過敏反應。
4 洛伐他汀藥典標準
4.1 品名
4.1.1 中文名
洛伐他汀
4.1.2 漢語拼音
Luofatating
4.1.3 英文名
Lovastatin
4.2 結構式
4.3 分子式與分子量
C24H36O5 404.55
4.4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S)-2-甲基丁酸(4R,6R)-6-(2-[(1S,2S,6R,8S,8aR)-1,2,6,7,8,8a-六氫-8-羥基2,6-二甲基-1-萘基]乙基]四氫-4-羥基-2H-吡喃-2-酮-8-酯。按干燥品計算,含洛伐他汀(C24H36O5)不得少于98.5%。
4.5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略有引濕性。
本品在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乙醇、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略溶,在水中不溶。
4.5.1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乙腈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5mg的溶液,依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E),比旋度為+325°至+340°。
4.6 鑒別
(1)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
(2)取本品,加乙腈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1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A)測定,在230nm、238nm與246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802圖)一致。
4.7 檢查
4.7.1 有關物質
取本品,加乙腈溶解并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4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適量,用乙腈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4μg的溶液,作為對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流動相A為0.01%磷酸溶液,流動相B為乙腈,流速為每分鐘1.0ml,照下表進行梯度洗脫;柱溫為40℃;檢測波長為238nm。取辛伐他汀對照品1mg,置50ml量瓶中,加乙腈溶解后,再加供試品溶液5ml,用乙腈稀釋至刻度,搖勻,取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洛伐他汀峰與辛伐他汀峰的分離度應大于5.0。取對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約為滿量程的20%。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各1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供試品溶液的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峰,單個雜質峰面積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3倍(0.3%);各雜質峰面積的和不得大于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10倍(1.0%)。
時間(分鐘) | 流動相A(%) | 流動相B(%) |
6 | 40 | 60 |
24 | 5 | 95 |
34 | 5 | 95 |
40 | 40 | 60 |
50 | 40 | 60 |
4.7.2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60℃減壓干燥3小時,減失重量不得過0.3%(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L)。
4.7.3 熾灼殘渣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遺留殘渣不得過0.2%
4.7.4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4.8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測定。
4.8.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01%磷酸(60:4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8nm。理論板數按洛伐他汀峰計算不低于3000。
4.8.2 測定法
取本品約20m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乙腈使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另取洛伐他汀對照品,同法測定。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即得。
4.9 類別
降血脂藥。
4.10 貯藏
4.11 制劑
4.12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5 洛伐他汀說明書
5.1 藥品名稱
洛伐他汀
5.2 英文名稱
Lovastatin , Mevacor
5.3 洛伐他汀的別名
美降之;樂瓦停;洛之達;洛特;脈溫;脈溫寧;美維諾林;樂福他汀;落之定;海立;樂福欣;羅華寧;美降脂;Mevinolin;Nergadow;Mevacor
5.4 分類
循環系統藥物 > 調整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 > HMG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
5.5 劑型
1.片劑:10mg,20mg;
2.膠囊劑: 10mg, 20mg。
5.6 洛伐他汀的藥理作用
1.抑制肝細胞內的膽固醇合成,結果刺激增加肝細胞合成LDL受體增多,從而導致血中VLDL和LDL合成減少;
2.抑制細胞合成膽固醇,干擾脂蛋白的生成,降低血總膽固醇水平;
3.血三酰甘油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4.血HDL-C水平也有輕度升高,但目前機制尚不明了。
5.7 洛伐他汀的藥代動力學
為無活性的內酯,服后在肝內迅速轉變成有活性的β-羥酸和其他兩種6-羥基衍生物。口服吸收率約為30%,肝臟首關效應明顯,在血漿中約95%與血漿蛋白結合,僅5%進入體循環,70%由肝臟排入膽汁,洛伐他汀代謝產物主要經膽道排泄,不到10%的洛伐他汀經腎臟從尿中排出。洛伐他汀可能影響細胞色素酶P450 3A4的功能。
5.8 洛伐他汀的適應證
以TC升高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癥,可用于高脂蛋白血癥ⅠⅠ型及純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治療。
5.9 洛伐他汀的禁忌證
對洛伐他汀過敏者、血轉氨酶持續顯著增高無原因可解釋者、活動性肝病、嚴重肝臟損害、低白蛋白血癥、膽汁淤積性肝硬化、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及有生育可能的婦女應忌用。
5.10 注意事項
1.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2.洛伐他汀可引起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常見于用藥3~12個月時,一般為時短暫,停藥后可恢復正常。治療期間如出現血清轉氨酶、CPK明顯持續升高者應停藥。
3.用藥期間如出現腎功能不全或橫紋肌溶解傾向,嚴重的急性感染,低血壓,大手術,創傷,嚴重代謝、內分泌或電解質紊亂及癲癇發作的患者應考慮停藥。
4.老年人宜減量。
5.用藥期間應定期(每4~6周)檢查肝功能。
6.洛伐他汀不適用于高三酰甘油的患者。
5.11 洛伐他汀的不良反應
通常患者對此藥的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反應為腹痛、腹瀉、便秘、皮疹、乏力、肌肉痙攣、白內障、視力模糊等。
5.12 洛伐他汀的用法用量
5.13 藥物相互作用
與煙酸、環孢素、雷公藤制劑、環磷酰胺合用有可能增加或加重肝腎功能和(或)肌肉損害;與雙香豆素類抗凝藥物合用,可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應注意調整抗凝藥物的劑量,與環孢素、貝特類、紅霉素類合用時,可能導致肌病的發生。
5.14 專家點評
洛伐他洛伐他汀20mg或40mg口服,每天2次,連續12周,其降低TC、LDL的效果明顯,優于考來烯酸。對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的有效率達95%,高三酰甘油血癥TG降低有效率73.3%,國產洛伐他汀的療效與進口相似,價格要低于進口同類產品。
6 洛伐他汀中毒
洛伐他汀(美降脂、美降之、羅華寧、美維諾林、海立)本藥通過抑制HMG-CoA還原酶,抑制內源性TC合成,肝內膽固醇減少,可使肝細胞表面的LDL受體增加,血液中的LDL-C被肝細胞攝取增多,從而使血漿TC下降,TG、LDL-C濃度亦降低,HDL-C升高。主要用于治療雜合子家族高膽固醇血癥、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Ⅲ型高脂蛋白血癥以及糖尿病性、腎性高脂蛋白血癥。不適于單純高TG血癥者。本藥口服吸收后2~4h血中濃度達峰值,在肝臟代謝,主要由膽汁排泄,小部分經尿排出。血漿半衰期約2h。常用量口服10~20mg/d,晚餐時一次頓服。主要損害胃腸道、神經系統、血液系統、肌肉及引起過敏反應。[1]
6.1 臨床表現
不良反應表現如下:
1.消化系統
如口干、味覺障礙、惡心、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腹瀉、便秘、黃疸、血清轉氨酶升高等。
2.神經系統
3.肌肉系統
肌痛、肌肉痙攣及罕見肌病等,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堿性磷酸酶升高等。
4.血液系統
5.其他
過敏反應,如皮疹、瘙癢、晶體混濁及罕見過敏反應綜合征,如血管神經性水腫、狼瘡樣綜合征、抗核抗體陽性、血沉增快、關節炎、關節疼痛、蕁麻疹、光敏感等。
洛伐他汀與吉非貝齊聯用,肌病發生率高達5%,與煙酸聯用,肌病發生率為2%。肌病最主要的危險是出現肌紅蛋白血癥和肌紅蛋白尿,最終導致急性腎衰竭而危及生命。
使用本藥前及用藥期間定期檢查血清轉氨酶。
6.2 治療
洛伐他汀中毒的治療要點為[2]:
1.若血清轉氨酶持續增高并上升至正常上限3倍以上時應停藥;用藥期間出現彌漫性肌痛、肌肉壓痛或軟弱等疑為肌病癥狀或肌酸磷酸激酶顯著升高者應立即停藥,口服者可進行催吐、洗胃。
2.補液,促進藥物排泄,可給予5%葡萄糖溶液加維生素C 2.5g靜滴。
4.抗過敏治療,可早期適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10~20mg靜滴等。
5.其他:對癥及支持療法。
7 參考資料
洛伐他汀相關藥品說明書其它版本
- 洛伐他汀分散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 洛伐他汀膠囊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 洛伐他汀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學藥品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