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卵泡 (最后修訂于2010/3/17 13:05:27)[共904字]
摘要:卵泡是卵巢皮質內由一個卵母細胞和其周圍許多小型卵泡細胞所組成。根據卵泡發育過程的形態和功能變化,可分為原始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卵泡三個階段(以人卵泡為例):原始卵泡(primordialfollicle)是由一個大的初級卵母細胞和其周圍的單層扁平的卵泡細胞組成。新生兒卵巢皮質中約有100萬個原始卵泡,但大多數不能達到成熟階段,它們相繼萎縮退化,形成閉鎖卵泡。由原始卵泡發育成生長卵泡不需激素的調節。生長卵泡(growingfollicle)初級卵母細胞增大,細胞內發生明顯的RNA與蛋白質的合成。卵泡細胞變成立方或柱狀后,迅速增殖成多層。在卵母細胞與卵泡細胞間形成一層厚膜,稱透明帶(zonapellucida),為凝膠狀糖蛋白復合體。電鏡下可見卵母細胞表面的微絨毛和卵泡細胞的突起伸入透明帶內,這有利于卵泡細胞將營養物質輸送給卵母細胞。透明帶在與精子種的識別上及阻止多精入卵均具有重要作用。卵泡細胞繼續增殖,卵泡細胞間的小腔隙漸融合成一個較大的卵泡腔,腔內充滿卵泡液,內含透明質酸、雌激素和營養物質。隨卵泡液的不斷增多和卵泡腔的繼續擴大,卵母細胞及其周圍一些卵泡細胞被壓擠至卵泡的一側,并突向卵泡......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不孕婦女卵泡發育情況的超聲監測
【摘要】目的了解不孕婦女卵泡發育情況。方法對87例不孕婦女的202個月經周期進行B超連續監測。結果發現不孕婦女卵泡發育情況可分為正常排卵型、無卵泡發育或卵泡發育不良型、小卵泡型、排卵不規律型、黃體不破裂型以及多囊卵巢。結論對于月經周期規律以及繼發性不孕的婦女臨床上往往認為其卵泡發育正常易忽視,運用B超連續監測卵泡的發育情況,確認是否排卵及排卵時間對于臨床對癥治療,指導用藥,性生活或實施人工授精十分
- 陰式彩超監測克羅米芬治療不孕癥的價值分析
【關鍵詞】陰式彩超;監測;克羅米芬;不孕癥 目前不孕癥是全世界一個主要的醫學和社會問題,不孕癥的發生率約占生育年齡婦女的8%~17%。引起不孕癥的原因很多,其中卵泡發育異常是不孕癥的原因之一,約占不孕癥患者15%~25%[1]。采用陰式彩超對患者用克羅米芬刺激后卵泡發育情況進行監測,以探討其在治療卵泡發育及排卵障礙不孕癥中的價值,本文就本院2006—2011年診治的127例不孕癥患者
- 卵巢局部調節因子在排卵機制中的研究進展
卵泡、卵細胞發育成熟及其排卵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長期以來一直認為通過下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系統相互作用,即中樞神經內分泌是卵泡發育成熟及其排卵的唯一調節機制,但近年來,隨著生殖內分泌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卵巢內微環境局部自分泌和旁分泌調節因子直接調節卵泡及卵細胞發育的作用日益受到關注。如:類固醇激素、細胞因子、生長因子、抑制素、激活素及泌乳素。其中近年來對卵巢局部顆粒細胞(GC)、卵泡膜細
- 不孕婦女卵泡發育及排卵的陰道超聲監測
摘要目的了解不孕婦女卵泡發育及排卵情況。方法用陰道檢查超聲儀監測38例患者133個月經周期,同時觀察基礎體溫和宮頸粘液結晶。結果133個周期中,有排卵17例65個周期,占48.87%,無排卵21例68個周期,占51.13%。卵泡發育情況的超聲圖像表現可分為5類:正常排卵型、排卵延緩型、無卵泡發育型、無優勢卵泡形成型、黃素化卵泡不破裂型。結論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和排卵準確、直觀,并同步觀察基礎體溫和
- B超對藥物誘導卵泡發育與排卵監測的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B超在排卵障礙性不孕癥治療中對卵泡發育與排卵監測的臨床價值。方法應用B超對78例藥物誘導排卵的不孕癥患者進行跟蹤監測。結果藥物誘導排卵和自然周期中卵泡生長發育的形態及聲像表現相似,但仍存在某些重要差異。結論B超能準確監測卵泡的數目、大小、形態變化。為臨床促排卵藥物的應用提供可靠依據,減少因藥物誘導排卵所致的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B超監測藥物誘導排卵不孕癥 排卵障礙是引起
- 黃素化未破裂卵泡陰道超聲引導下穿刺術的臨床意義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黃素化未破裂卵泡(LUF)陰道超聲(TVS)引導下穿刺術的臨床意義。方法排卵障礙性不孕患者克羅米芬(CC)聯合尿促性腺激素(HM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夫精宮腔內人工授精(AIH),LUF患者TVS引導下穿刺術。結果妊娠率達43.2%,明顯高于對照組25.2%,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未孕者黃素化液囊存在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結
- 經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對不孕癥患者的應用價值。方法經對53例不孕患者行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結果35例卵泡發育正常并可見排卵征象,占不孕總數的66.0%,11例小卵泡排卵(20.8%),4例無優勢卵泡形成,占7.5%例;,3例未破裂卵泡黃素化(5.7%)。結論經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對不孕癥病因的診斷和指導治療均有重要作用。【關鍵詞】超聲檢查;經陰道;不育癥;月經周期 本院近年來應用
- 彩色多普勒超聲監測卵泡發育的臨床應用價值
【摘要】目的通過對70例月經周期正常的不孕患者經腹部監測12個周期,對其卵泡的發育過程及受孕情況進行觀察,以便指導臨床進行治療不孕癥。方法從月經第8天開始,隔天監測一次。觀察子宮大小、卵巢大小及卵泡數、優勢卵泡直徑,最大卵泡的增長速度應為直徑增長≥2mm/d,當優勢卵泡的直徑達到20mm時,排卵即將發生。結果正常卵泡排卵35例,占總數的50%;雙卵泡排卵9例,占總數的13%;小卵泡排卵14例,占
- B超引導下經陰道卵泡穿刺治療耐藥PCOS效果
【摘要】目的觀察B超引導下經陰道卵泡穿刺治療耐藥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并不孕癥病人的臨床效果,探討其可行性。方法選擇30例難治性PCOS病人,在B超引導下行經陰道卵巢穿刺術。記錄病人手術前后基礎激素水平,術后監測排卵,若2個月無排卵,則使用促排卵藥物,同時指導性生活,并隨訪1年,了解妊娠情況。結果手術后內分泌激素水平改善,手術前后血清黃體生成素(LH)、睪酮(A)、雄烯二酮(T)水平及LH/F
- 絕經過渡期研究進展
3]。Burger等定義絕經過渡期早期為連續10個周期出現2個以上周期不足23天或超過35天,這些周期特征是正常排卵,黃體期異常;進入絕經過渡期晚期的標志是第一次發現閉經超過60~90天,周期特征為卵泡發育正常但無排卵[4]。因此,關于絕經過渡期分期的定義尚存在爭議,Lisabeth等建議月經周期超過60天即被認為是進入絕經過渡期晚期,但是定義絕經過渡期早期尚需要做更多的工作[5]。2生殖激素的正
- GM-CSF及性激素水平對卵泡和早期胚胎發育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超促排卵周期取卵日(OPU)卵泡液中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性激素水平對卵泡發育、卵子受精、卵裂及胚胎質量的影響。方法用控制性超促排卵進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療60例因輸卵管因素不孕病人,在取卵時留取第一管清亮卵泡液,分別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ELISA)和酶免疫分析法(EIA)測定60例卵泡液中GM-CSF濃度和促黃體生成素(LH)、孕酮(P
- 陰道超聲在不孕癥卵泡監測中的應用價值
陰道超聲在不孕癥卵泡監測中的應用價值(pdf)不孕癥的發生率約占生育年齡婦女的8%~17%,平均10%左右,因此不孕癥并非少見,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癥候。近年來研究發現,隨環境污染、精神壓力等原因不孕癥的發生率呈直線上升趨勢,而女性不孕達2/3以上。本文對87例輸卵管造影提示通暢,配偶精子成活率>60%的女性不孕癥患者進行卵泡周期監測,現將有關資料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87例女性不孕癥
- B超監測卵泡發育指導臨床用藥治療不孕癥的體會
B超監測不孕癥女性卵泡生長、發育及排卵過程,指導臨床用藥及性生活,提高受孕率,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近年來我院使用超聲檢查對28例不孕癥女性進行卵泡發育監測,共監測60個周期,準確預測排卵日期,指導臨床用藥及性生活,28例中有18例受孕成功,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28例,年齡24~36歲,平均26歲;原發性不孕19例,繼發性不孕9例,均在配偶檢查正常及輸卵管通液后進行卵泡監測。自月經第8天
- B超監測卵泡發育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卵泡發育;超聲監測排卵障礙是導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張安聚等通過對超聲顯像、血清LH測定、血清E2測定、基礎體溫(BBT)及宮頸評分等五種方法進行排卵監測評價,得出超聲顯像監測排卵方法判斷排卵的準確性最高。用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情況,可以指導臨床用藥、確定排卵前后的易孕期,提高受孕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60例,均為近幾年來我院門診不孕癥婦女,年齡23~40歲。不孕年限2~
- 陰道超聲監測小卵泡發育102例分析
【關鍵詞】超聲;陰道;不孕癥不孕癥的發生率約占生育年齡婦女的8%~17%,平均約為10%,而小卵泡排卵引起的不孕癥占比約68.7%,超聲對卵泡發育的監測對不孕癥的治療起到重要的作用。現回顧分析我院陰道超聲監測102例小卵泡發育及治療情況如下。1對象與方法1.1研究對象選擇在我院不孕門診就診的經陰道超聲及LH測試診斷為小卵泡的患者,年齡22~43歲,平均29.3歲,全部對象均無全身疾患,且經各種檢查
- 對自然流產史患者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情況的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對自然流產患者進行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情況的意義。方法對60例有自然流產史患者進行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情況,并對其中34例進行黃體期孕酮測定和30個周期的促排卵和/或黃體支持療法。在治療的同時進行超聲監測排卵情況,并觀察分析其妊娠的結局如何。結果60例自然流產患者中小卵泡排卵的發生45例,占75%,34例患者進行促排卵和/或黃體支持治療后13例妊娠,4例再次發生流產。結論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是
-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血清性激素水平與胚胎發育及妊娠的關系
【摘要】目的探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周期中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激素(E2)、孕激素(P)水平與卵子成熟、受精、卵裂、胚胎質量及妊娠的關系。方法2003年8~12月在我院接受卵泡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治療的48例不孕婦女,注射HCG前采用磁性分離酶免疫法測定血清FSH、LH、PRL、E2、P的水平,觀察其與卵子
- 卵巢內的卵泡是怎樣發育和成熟的?
未發育的卵泡,稱為始基卵泡。每一個始基卵泡中含有一個卵母細胞,四周有一層棱形或扁平細胞圍繞。在新生兒卵巢內大約有10萬以上的始基卵泡,但在婦女一生中僅約400~500個卵泡發育成熟,其余的卵泡發育到一定程度即自行退化,這個退化過程叫做卵泡閉鎖。 臨近青春期,始基卵泡開始發育,在卵細胞成長的同時,周圍的棱形細胞變為方形,并由單層增生成復層,因其細胞漿內含有顆粒,故稱為顆粒細胞。顆粒細胞增生很快,卵
- 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在不孕癥治療中的臨床意義
【摘要】目的觀測卵泡生長發育和排卵。方法應用陰道超聲對28例不孕癥患者的卵泡發育進行監測。結果發現卵泡生長速度有兩個加速期:卵泡成熟期和排卵前期。結果本組28例監測排卵前常規掃查子宮附件,子宮附件正常23例,子宮正常伴多囊卵巢5例。結論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對不孕癥的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關鍵詞】超聲監測;卵泡發育;排卵;不孕癥目前超聲已成為檢測卵泡發育的重要手段,它能直接反映子宮內膜周期變化與卵巢
- 中西醫結合治療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的療效。方法將42例未破卵泡黃素化綜合征患者分A、B兩組,A組21例,月經干凈第3d予補腎活血中藥配合B超監測卵泡直徑≥18mm用HCG5000u肌注誘發排卵;B組21例在B超監測卵泡直徑≥18mm單用HCG5000u肌注誘發排卵。結果A組妊娠率達57.1%;B組妊娠率達23.8%,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補腎活血中藥配合H
- B超監測卵泡發育在治療小卵泡排卵所致不孕癥中的臨床價值
小卵泡排卵所致不孕占不孕癥的68.7%,即卵泡在發育至平均徑線未達18mm時便提前出現LH峰并排卵,為探討小卵泡排卵的臨床意義及治療方法,筆者對68例小卵泡排卵所致不孕癥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在我院不孕門診就診的68例不孕患者,平均年齡(31.1±4.1)歲,平均不孕年限(3.1±2.4)年,并具備以下條件[1]:(1)輸卵管通液或輸卵管碘油造影顯示輸卵管通暢
- 將左側卵泡抽吸移至右卵巢窩成功妊娠1例
【關鍵詞】卵泡抽吸;右卵巢窩;妊娠 1病例資料 患者,女,28歲,主因未避孕2年不孕,于2010年3月13日就診本生殖中心。患者同居6年,性生活正常,5年前順產1女嬰健在,4年前因右卵巢畸胎瘤行右卵巢囊腫剔除術,后工具避孕,2年前解除避孕,未孕。陰道B超檢查示:左側殘角子宮(內未見內膜樣回聲),右卵巢體積約1.0cm×0.6cm內回聲偏實,未見竇卵泡樣回聲,左側卵巢內可見多個小卵泡。
- 粘附分子在卵泡發育中的作用
個顆粒細胞,其凋亡率比聚集的顆粒細胞高2~3倍,提示顆粒細胞的相互作用抑制細胞凋亡,而顆粒細胞的相互作用主要來源于縫隙連接和粘附分子介導[page]的連接。他們進一步將顆粒細胞于R2C細胞(來源于鼠睪丸Ledin細胞)共同培養,同樣能抑制顆粒細胞凋亡,但R2C細胞與顆粒細胞并不形成縫隙連接,說明縫隙連接對維持顆粒細胞活性不是必需的。Trolice等研究發現N-cadherin抑制小鼠卵巢顆粒細胞和
- 兩種預測卵巢儲備功能方法的比較
【摘要】目的探討基礎卵巢動脈血流超聲指標與基礎促卵泡生成素(FSH)值+竇卵泡數+卵巢體積兩種預測卵巢儲備功能方法是否有差異。方法經陰道彩色多普勒探頭觀測63例接受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療的婦女月經第2天卵巢動脈血流指標,預測卵巢儲備功能;同時超聲測量竇卵泡數+卵巢體積+血FSH值,預測卵巢儲備功能;比較兩種方法是否存在差異。以該周期獲得成熟卵母細胞數回顧性判斷卵巢儲備功能,加以校
- 如何診治黃體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
黃體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診斷依靠B超監測。基礎體溫升高后卵泡仍生長或促黃體生成素高峰48小時后卵泡不消失或繼續生長,即可診斷為黃體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于月經周期第8~9天用B超開始連續每日觀察卵泡,當基礎體溫上升,但未見卵泡塌陷、縮小等排卵過程表現,若繼續觀察,大多數未破卵泡還有不斷增大的趨勢。 用腹腔鏡直接觀察,有排卵反應后卵巢無裂孔,可以確定無排卵,但行此項檢查時,排卵時間必須準確,否則排卵口
- 中日美科學家發現:體外激活休眠的卵泡能夠產生成熟卵子
卵泡是雌性動物卵巢中基本的功能單位,卵母細胞只有在卵泡中才能發育為成熟的卵子。人類的卵巢在出生時大約含有400,000個原始卵泡。這些卵泡在女性的生育期中逐漸被激活從而開始發育,直到絕經期時每個卵巢只剩下不到1000個卵泡。卵泡在未被激活時處于一種休眠的狀態。前不久科學家利用基因敲除技術在小鼠中發現PTEN、PI3K和FOXO3a這幾個蛋白的活性對于維持卵泡的休眠狀態至關重要,然而尚不確定是否在人
- 超聲顯像在不孕癥檢查中的臨床應用(附212例分析)
除子宮疾病。其次進行子宮輸卵管聲學造影術以了解輸卵管是否通暢。輸卵管阻塞的判斷標準為:注入造影劑(雙氧水)超過10ml時感到阻力增大,患者下腹部有輕度不適或痛感,此時聲像圖表現為雙側或單側輸卵管內無條索狀強回聲區或強回聲區流動緩慢。有輸卵管傘端阻塞者,輸卵管增粗,內可見液體滯留;雙側均不暢通者,子宮直腸凹處無液性暗區。對輸卵管通暢及超聲檢查子宮、卵巢無明顯異常者,對其卵泡發育情況進行連續檢測。具體
- 夏桂成運用卵泡期“復陰”法治婦科病
夏桂成認為,各種育齡期婦科疾病雖然疾病名稱不同,辨證分型有異,但均與女性月經周期的生理特點密切相關,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礎:卵泡期血海空虛,陰血待復。由于卵泡期是整個月經周期演變的奠基階段,陰血的恢復、卵泡的發育、子宮內膜的生長、生殖內分泌背景的優劣等無不與此期密切相關。因此,卵泡期不能見病治病,而應治病防病,對于濕、熱、痰、瘀等所致疾病的治療,此期禁止使用清熱利濕、理氣消痰、活血化瘀等動血耗陰之品
- 不孕癥治療中超聲監測卵泡及子宮內膜的價值
排卵障礙是導致不孕癥的原因之一,我院應用超聲對110例不孕癥患者進行卵泡發育情況檢查,在不孕癥治療中有重要的價值,現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2003年1月~2005年4月對我院就診的110例女性不孕癥患者(夫婦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行常規超聲檢查,其中原發性不孕81例(73.6%),繼發性不孕29例(26.4%),患者年齡25~39歲,平均29.2歲,不孕年限2~6年,月經周期25~3
- 卵泡內精子顯微注射治療弱精子癥
沉淀的精液標本置于5ml體外受精培養基中,再以600次/分的速度離心5分鐘,濃縮后的精液標本重新放置于體外受精培養基中,并在37℃和含5%CO2的培養箱中孵育。注射前再次離心[3]。 (二)附睪或睪丸獲取精子 有精路梗阻[6]時可采用下列途徑獲取精子。 1.小切口附睪吸取精子(MESA)。選用靜脈麻醉或局部浸潤麻醉,在25~40倍手術顯微鏡下,于附睪頭部作一縱形切口。于近端的附睪小管處,用塑
- 克羅米酚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療不孕癥的臨床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對30例原發不孕或繼發不孕有排卵障礙患者,應用克羅米酚(CC)/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治療。方法自月經第5天開始口服克羅米酚,用B超、Insler宮頸粘液評分及孕激素監測排卵情況,當優勢卵泡平均直徑≥18mm時,肌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劑量采取個體化治療方案。結果CC/HCG促排卵治療1~3周期,治療排卵率達83.9%,妊娠率達30%,卵泡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
- 克羅米芬促排卵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48例臨床分析
2.1診斷標準(1)臨床表現:月經紊亂(閉經、月經稀少、功血)、多毛、痤瘡、肥胖、不孕。(2)激素水平:黃體生成素(LH)與卵泡刺激素(FSH)比值≥2或雄激素增多,睪酮(T)≥2.2nmol/L或雄烯二酮(A)≥9nmol/L;(3)B超檢查:每側卵巢有直徑2~8mm的卵泡≥10個,卵巢基質回聲增強。 1.2.2促排卵方法于月經第5天或撤藥性出血第5天開始服CC50~100mg/d,連服5天,
- 什么是黃體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
黃體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是卵巢無排卵性月經的一種特殊類型。由于中樞性或局部性異常致使卵泡不能排卵,但卵泡中的顆粒細胞受黃體生成素的刺激發生黃素化而分泌孕激素,因而出現酷似正常排卵周期的一些臨床表現,如月經周期正常,基礎體溫呈雙向變化,宮頸粘液變稠,結晶消失而出現橢圓體,經期子宮內膜呈分泌期改變等。 黃體化未破裂卵泡綜合征,1975年才被人發現。正常情況下,卵巢中的一個成熟卵泡在月經周期的中期發生破
- 丘腦下部-腦垂體-卵巢軸對月經是怎樣進行調節的?
。丘腦下部——腦垂體——卵巢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為月經周期調節的主要環節,因此又被稱為丘腦下部——腦垂體——卵巢軸,但其活動是在大腦皮層控制下進行的。月經周期的調節機理如下: ①在前次月經周期的卵巢黃體萎縮以后,孕激素及雌激素的分泌量隨之下降,從而解除了對丘腦下部“持續中樞”及腦垂體的抑制。“持續中樞”分泌促性腺素釋放激素(Gn-RH),促使腦垂體分泌的促卵泡素增加,卵泡逐漸發育成熟,在少量黃體
- 促卵泡激素市場!或是長春高新的下一個盛宴
者占已婚夫婦人數的10%,比1984年的4.8%增加一倍多,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和年輕化趨勢。不孕癥的發生率約占生育年齡婦女的15%-20%。促卵泡激素(rhFSH)臨床主要用于不孕癥治療:1、用于不排卵(包括多囊卵巢綜合征);2、用于輔助生殖技術超促排卵,如試管嬰兒等。重組促卵泡激素(rh-FSH)為市場主流。早期是從絕經婦女尿液中提取并分離得到高純化的促卵泡成熟激素,20世紀90年代雪蘭諾和Or
- 媽富隆治療耐氯米芬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的臨床觀察
CC)服藥時間或媽富隆聯合低劑量FSH-HP開始促排卵方案治療耐CC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不孕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耐CC的PCOS伴不孕的患者32例,73個治療周期,隨機分為2組。A組:媽富隆+CC組,16例,38個周期;B組:媽富隆+FSH-HP組,16例,35個周期。全部患者先用媽富隆治療2個月并測定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卵巢體積和竇卵泡數。然后連續促排卵治療3個周期,停藥后比較A組和B組
- 女大學生腹部B超探查341例分析報告及對策
【摘要】目的探查處于緊張學習狀態中的女大學生內分泌器官的發育情況。方法在月經中期12~18天做腹部B超探查,主要觀察子宮大小、卵泡大小、卵巢大小及多囊卵巢的發病情況。結果子宮三徑大小正常者僅為2.92%,97.08%偏小;卵巢大小正常者為38.85%,偏小者為61.15%,多囊卵巢發病率為14.66%。結論緊張狀態不僅引起女大學生各種身心癥狀,同時也使她們的內分泌器官發育受影響。 關鍵詞B超女大
-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超排卵過程中行卵泡抽吸的效果觀察
004Vol.39No.8P.522-525為了觀察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于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超排卵過程中抽吸卵泡的結局,廣東學者對13例首次行IVF-ET(對照周期)失敗、發生卵巢過度刺激征(OHSS)的PCOS不孕患者于再行IVF-ET(卵泡抽吸周期)的超排卵過程中,對直徑9~10mm的卵泡進行穿刺抽吸,保留直徑9~10mm卵泡≤10個。卵泡抽吸后繼續進行超排卵方案
- 雙側卵巢卵泡膜細胞瘤合并子宮肌瘤1例
【關鍵詞】卵巢腫瘤;卵泡膜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主要是由富含脂質與卵泡膜內層細胞相似的瘤細胞構成的卵巢間質腫瘤。一般單側多見,雙側罕見。2009年4月我院發現1例,現報告如下。1病歷摘要患者,女,46歲,絕經3年,入院前1個月無明顯誘因出現下腹脹痛,為陣發性,無惡心、嘔吐,無畏寒、發熱,未予特殊治療,入院前20天,患者再次出現腹脹腹痛且癥狀加重,遂來我院就診,收住院。婦科檢查:外陰已婚已產式,陰道通
- 第二節 女性生殖
上將卵巢周期分為卵泡期與黃體期兩個階段。 (一)卵泡期 卵泡的生成發育從原始卵泡開始。人每次月經周期通常只有一個原始卵泡在激素的調控下發育成熟,原始卵泡經初級卵泡與次級卵泡期,最后發育為排卵前卵泡(成熟卵泡)。原始卵泡發育到初級卵泡的早期,不受垂體促性腺激素的控制,其發育取決于卵泡本身的內存因素。到初級卵泡發育晚期,顆粒細胞上出現了FSH受體,內膜細胞上出現了LH受體。到次級卵泡期,顆粒細胞
- 宮腔內人工授精治療不孕癥300例分析
歲,不孕年限2~13年。女方輸卵管通液或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示至少一側輸卵管通暢,雙方無生殖系統急性感染。 1.2促排卵方案采取自然周期或促排卵治療,用藥前檢查基礎內分泌,均在正常范圍;陰超檢查基礎卵泡,如基礎卵泡>1cm則取消周期。誘發排卵方案采用CC+HMG+HCG或HMG+HCG,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發育至優勢卵泡直徑≥18mm,給予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10000u肌肉注射誘發
-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超排卵過程中行卵泡抽吸的效果觀察
004Vol.39No.8P.522-525為了觀察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于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超排卵過程中抽吸卵泡的結局,廣東學者對13例首次行IVF-ET(對照周期)失敗、發生卵巢過度刺激征(OHSS)的PCOS不孕患者于再行IVF-ET(卵泡抽吸周期)的超排卵過程中,對直徑9~10mm的卵泡進行穿刺抽吸,保留直徑9~10mm卵泡≤10個。卵泡抽吸后繼續進行超排卵方案
- 卵巢移植和冷凍保存技術在生殖領域中的應用
[8]。最近的臨床研究表明經過長期冷凍保存的卵巢組織重新植入絕經婦女身體后,卵巢的內分泌功能和卵母細胞受精能力都可以恢復。2卵巢的冷凍保存和移植技術除了年齡增長,許多化學條件也會破壞婦女卵巢中的生長卵泡。這些化學條件包括卵巢癌和化療或放療引起的卵泡損傷。男人終生都可以產生精子,而女人在出生時卵泡的數量就已固定,基本確定了她們的生育年限,這一觀點已被普遍接受。任何加速卵泡損傷的因素都會使絕經期提前。
- 不同手術方式剝除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對卵巢功能的影響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結果A、B兩組COH中的獲卵數、受精率、優質胚胎數、移植胚胎數、妊娠率與C組相比,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但其促性腺激素用量及用藥天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兩種手術組卵巢中的竇卵泡數均少于非手術組(P<0.05),其血清中FSH、E2均高于非手術組(P<0.05),而兩種手術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患者手術側卵巢與未手術側相比,體積較小,但二者之間差異無顯著性;在H
- 什么是無排卵月經?
正常月經周期是下丘腦產生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刺激垂體前葉分泌促卵泡生成激素及促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生成激素使卵泡開始發育,在少量促黃體生成素作用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雌激素作用于子宮內膜而有增殖期變化。 當卵泡成熟時,分泌大量雌激素,使垂體釋放大量促黃體生成素,形成促黃體生成素高峰,它能使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卵。 破裂的卵泡在促黃體生成素及促卵泡生成激素作用下,形成黃體。黃連分泌孕激
- 第一節女性生殖系統解剖與生理
,即抑制腦垂體促卵泡素的分泌,促進腦垂體產生黃體生成素,因而間接對卵巢功能產生調節作用。(7)促進水與鈉的潴留。(8)促進骨中鈣的沉積,加速骨骺閉合。2.孕激素為雄激素和雌激素合成的中間體,故卵巢、睪丸、腎上腺皮質和胎盤內均有孕激素存在,主要由排卵后的黃體細胞及卵泡內膜細胞分泌。在卵泡早期孕激素在血中含量極微,至排卵前,因卵泡開始有黃素化,血中含量略有升高,排卵后隨黃體的發育,孕激素分泌量顯著增加
- 豬卵泡液提取物制備人抑制素α單抗的研究
A(αβA),INHB(αβB)。INH是由性腺產生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可以反饋地抑制垂體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血清INH水平隨年齡、生殖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判斷各種狀態下卵巢和睪丸功能的指標[1]。從1989年有人提出抑制可能成為腫瘤的標志物(Marker)以來,國外已有廣泛研究[2],國內研究很少。 1 材料和方法 1.1 動物 BALB/c純系小鼠,雌性,8周齡,體重
- 第二節 月經生理調節
。 黃體期上述細胞的性激素合成更為活躍。此時內卵泡膜黃素細胞主要產生雌激素,也分泌孕激素;黃體粒層細胞的LH受體量大為增加,主要分泌孕激素。 除卵巢外,胎盤可產生大量雌激素與孕激素,腎上腺皮質及睪丸也能產生極少量雌激素與孕激素。外卵泡膜細胞和卵巢間質細胞,正常能合成極少量的雄激素。 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基本結構與膽固醇相似,為一種類固醇激素,也稱甾體激素。各激素合成的基本途徑是統一的,僅
- 第三節 卵巢的周期性變化
第三節 卵巢的周期性變化 一、卵泡發育 卵巢分皮質和髓質兩部分。皮質內散布著30~70萬個始基卵泡,是胎兒時卵原細胞經細胞分裂后形成的。人的一生中僅有400~500個卵泡發育成熟,其余的發育到一定程度后退化消失。每一個始基卵泡中含有一卵母細胞,周圍有一層梭形或扁平細胞圍繞。臨近青春發育期,始基卵泡開始發育,其周圍的梭形細胞層增生繁殖變成方形、復層。因細胞漿內含顆粒,故稱顆粒細胞。顆粒細胞分裂繁
- 超聲下未成熟卵泡抽吸術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的臨床研究
2005年09月08日中華婦產科雜志2005Vol.40No.5P.295-29817(濟南)為了探討超聲下未成熟卵泡抽吸術(IMFA)對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巢竇卵泡計數及其內分泌功能的影響;觀察IMFA后,應用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療的效果、妊娠及并發癥情況,研究者將71例PCOS不孕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組Ⅰ:37例,穿刺前用少量hMG促排卵;組Ⅱ:34例,不用任何促
- 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虛性不孕35例
,香附10g)4劑、助孕Ⅲ號方(熟地20g,當歸15g,黨參10g,黃芪10g,菟絲子9g,蓯蓉10g,山藥20g,首烏10g)10劑,此為1個周期。用藥期間自測基礎體溫,并于月經第12天起B超監測卵泡,如測最大卵泡直徑為10~15mm時,每2日測1次;當最大卵泡直徑15mm時,每日測1次。當最大卵泡直徑≥18mm時為成熟卵泡,即給予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U,1次肌注,誘發排卵,用HC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