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liú xián
2 英文參考
saliv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alivatio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sialorrh(o)ea[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dribble,saliv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ribbl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rivel[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rool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ydrostom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yperptyalis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tyalorrhe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alivat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alis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alorrhe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ialo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中醫藥學名詞》(2004):流涎是指口中不自覺地或不由自主地頻頻流出唾液的表現[4]。
《中醫藥學名詞》(2010):流涎是指兩歲以后,口中不由自主地頻頻流出唾液的表現[2]。
4 癥狀
5 病因病機
《張氏醫通》:“夫脾主涎,脾虛則不能收攝,多兼流涎。”多因脾熱或脾胃虛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攝所致[3]。
6 關于脾風多涎
脾風多涎指小兒因脾經有風而致多涎的癥狀[5]。由于風邪上逆,導致脾胃氣機不和,以致涎液上壅,乳汁不下,甚則昏昏多睡[5]。治宜調和脾胃,疏風豁痰[5]。用防風散(防風、羚羊角、人參、枳殼、甘草、半夏)[5]。
7 關于脾熱多涎
脾熱多涎指脾經風熱上壅而多涎[6]。《太平圣惠方》:“兒多涎者,風熱壅結,在于脾臟,積聚成涎也。若涎多,即乳食不下,涎沫結實,而生壯熱也。”治宜清脾泄熱[6]。
8 關于脾冷多涎
脾冷多涎又名捏破涎渦兒[5]。《普濟方》卷三百六十二:“脾之液為涎,脾氣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漬于頤上。”治宜溫中健脾。用益黃散、理中丸[5]。
9 關于脾虛多涎
脾虛多涎指脾氣虛弱而多涎者[7]。《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癥見神疲,面色萎黃,涎多清稀[7]。治宜補益脾氣,用補中益氣湯[7]。
10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97.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50.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51.
-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52.
治療流涎的穴位
- 地倉
進糧倉,此穴在口角之旁,故名地倉。主治口眼?斜,流涎,口角??動,中風失語,牙關緊閉,口角炎,齒痛,...
- 懸漿
承漿。承漿穴主要用于面部口唇疾患等:如中風口,流涎,舌強,面腫,三叉神經痛,口腔潰瘍,齒齦腫痛,暴...
- 會維
進糧倉,此穴在口角之旁,故名地倉。主治口眼?斜,流涎,口角??動,中風失語,牙關緊閉,口角炎,齒痛,...
- 承漿
承漿。承漿穴主要用于面部口唇疾患等:如中風口,流涎,舌強,面腫,三叉神經痛,口腔潰瘍,齒齦腫痛,暴...
- 垂漿
承漿。承漿穴主要用于面部口唇疾患等:如中風口,流涎,舌強,面腫,三叉神經痛,口腔潰瘍,齒齦腫痛,暴...
- 更多治療流涎的穴位
治療流涎的方劑
- 益陰生血湯
錢,白芥子3錢,五味子5分。主治:血虛不能養筋,左手半邊不仁,語言謇澀,口角流涎。用法用量:水煎服。...
- 救右湯
分,陳皮3分。功能主治:中風后,右手不仁,或口角流涎,不能言語。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惠直堂方》...
- 生血起廢湯
錢,白芥子5錢。主治:血虛不能養筋脈,身未顛仆,左手半邊不仁,語言謇澀,口角流涎。用法用量:水煎服。...
- 石鐘鳴
止痛。主治:咽喉腫痛,喉痹,白喉,單雙乳蛾,糜爛流涎,食水難咽。用法用量:每用1分,吹入喉內。制備方...
- 姜糖神曲茶
水煮沸即成。功能主治:健脾溫中,止涎。適用于小兒流涎。用法用量:代茶隨量飲或每日2~3次。摘錄:《民...
- 更多治療流涎的方劑
治療流涎的中成藥
- 復方地龍膠囊
嚼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乏力,心悸氣短,流涎,自汗等。復方地龍膠囊的適應證:1.用于缺血性中...
- 羊癇瘋癲丸
平肝舒氣,降痰療癇。用于痰熱內閉,忽然昏倒,口角流涎,手足抽動。用法與用量:口服,成人一次3g,四至...
- 羊癇風癲丸
平肝舒氣,降痰療癇。用于痰熱內閉,忽然昏倒,口角流涎,手足抽動。注意事項:孕婦遵醫囑服用。羊癇風癲丸...
- 鎮癇片
用于癲狂心亂,痰迷心竅,神志昏迷,四肢抽搐,口角流涎。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飯前服用...
- 縮泉丸
床,老年小便失禁,以本方辨治,均可獲得良效。3.流涎:用雙盲法觀察縮泉丸與安慰劑(活性炭加淀粉)對氯...
- 更多治療流涎的中成藥
流涎相關藥物
- 谷氨酸鉀注射液
或1:2混合應用。【不良反應】1.靜滴過快可引起流涎、皮膚潮紅和嘔吐。小兒可見震顫等。2.靜滴期間應...
- 硝酸毛果蕓香堿滴眼液
況罕見,但偶見特別敏感的患者,局部常規用藥后出現流涎、出汗、胃腸道反應和支氣管痙攣。【禁忌】禁用于任...
- 硝酸毛果蕓香堿片
服易吸收。【適應癥】【用法用量】【不良反應】可見流涎、出汗、胃腸道不適、腹痛等。【禁忌】心動過緩、低...
- 硝酸毛果蕓香堿滴眼液
況罕見,但偶見特別敏感的患者,局部常規用藥后出現流涎、出汗、胃腸道反應和支氣管痙攣。【禁忌癥】禁用于...
- 碘化鉀片
不常見。3、長期服用,可出現口腔、咽喉部燒灼感、流涎、金屬味和齒齦疼痛、胃部不適、劇烈頭痛等碘中毒癥...
- 更多流涎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流涎
- 《保嬰撮要》:[卷二]發搐
金木相勝故耳。若寅卯辰時身熱,目上視,手足動,口流涎,項強急,此肝旺也。巳午未時身熱發搐,心神驚悸,...
- 《辨證錄》:[卷之二]中風門(二十五則)
盛,體軟筋弛,腿膝拘痛,口噤語澀,頭目暈重,口角流涎,身如蟲行,搔起白屑,人以為中風之癥已成也,誰知...
- 《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治喉痹單方
緣因心火生。或因郁怒火隨升。舌下還生一小舌。頦腫流涎多疼痛。金津玉液頻針血。秘吹痛喊實時寧。初宜學士...
- 《保嬰撮要》:[卷十一]熱毒口瘡
涂之而愈。一小兒發熱飲冷,口患瘡,額鼻黃赤,吐舌流涎,余用導赤、瀉黃二散而愈。后復作,自服清熱化毒之...
- 《醫林改錯》:[卷下]論小兒抽風不是風
見其病發作之時,項背反張,兩目天吊,口噤不開,口流涎沫,咽喉痰聲,昏沉不省人事,以為中風無疑。殊不知...
- 更多古籍中的流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