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拼音
liú lèi
2 英文參考
lacrimation (disea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dacryorrhe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流淚(lacrimation (disease) ;dacryorrhea)是指以淚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瞼弦為主要表現的眼病[1]。
4 冷淚
冷淚(cold lacrimation)是指以目無赤痛翳障而經常流淚[病],淚水清稀且冷為主要表現的眼病[1]。在歷代文獻中,有目風、淚風、目淚出不止(《諸病源候論》)、風沖泣下(《儒門事親》)、充風淚出、迎風灑淚癥(《銀海精微》)等許多別名。
《銀海精微》:“若迎風而出汪汪,冬日多,夏日少,拭即還生。又不分四季皆有,此冷淚也。”
冷淚癥與西醫學的淚點位置異常、淚道阻塞或排泄功能不全引起的淚溢癥相類似。
4.1 冷淚的病因病機
冷淚多由肝腎兩虛,精血虧耗,招引外風所致[2]。如椒瘡及鼻部疾病引起淚道不暢等,亦可造成[2]。
三、椒瘡邪毒侵入淚竅,導致排淚竅道狹窄或阻塞,淚不下滲而外溢。
4.2 冷淚的癥狀
冷淚患者眼無紅痛,無時淚下,迎風更甚,淚液清稀無熱感[2]。
4.2.1 迎風冷淚
平素患眼無赤腫痛,亦不流淚[病],但遇風則引起流淚[病],無風則止,或僅在冬季或春初時遇寒風刺激即淚出汪汪,有濕冷感。沖洗淚道時,淚道通暢或通而不暢。
4.2.2 無時冷淚
患眼不分春夏秋冬,無風有風,不時淚下,迎風尤甚。沖洗淚道時,淚道可有狹窄或不通,或有淚竅外翻現象。多為迎風冷淚演變而來。
4.3 冷淚的診斷
一、流淚[病]。
二、眼無紅赤、無眵。
三、無黑睛翳膜。
四、沖洗淚道時淚道暢通或狹窄,或有阻塞。
4.4 冷淚的治療
冷淚多虛證,迎風冷淚與無時冷淚局部表現僅程度上的不同,而病機方面,前者多竅虛招邪,屬輕癥;無時冷淚者多臟腑自虛。正如《審視瑤函·迎風冷淚》中提出二者的不同,云:“此為竅虛,因邪引之患,若無時冷淚則內虛,膽腎自傷之患也”。故治療上,迎風流淚[病]者以養血祛風為主;無時冷淚者,宜補虛為主;并可配合針灸。如排淚竅已經阻塞者,可酌情探沖及手術治療[2]。
4.4.1 辨證治療
4.4.1.1 肝血不足,復感外邪
4.4.1.1.1 癥狀
患眼無赤痛,迎風流淚[病],兼頭暈目眩,面色少華,脈細無力。
4.4.1.1.2 證候分析
肝開竅于目,肝血不足,淚竅虛損,感受風邪,故迎風淚出。肝血不足故頭暈,面色少華。脈細無力屬里虛之候。
4.4.1.1.3 治法
養血祛風。
4.4.1.1.4 方藥治療
四物湯加防風、白芷、羌活。四物湯乃養血主方,防風、白芷、羌活能祛風止淚。尚可用止淚補肝散或枸杞酒(枸杞泡酒)治肝虛迎風淚出。
4.4.1.2 氣血不足,收攝失司
流淚[病]·氣血兩虛證(lacrimation with qi-blood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氣血不足,以無時淚下,淚液清冷稀薄,不耐久視;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心悸健忘,舌淡,苔薄,脈細弱為常見癥的流淚[病]證候[1]。
4.4.1.2.1 癥狀
患眼不紅不痛,流淚[病]頻頻,淚水清冷稀薄,兼面色少華,神疲體倦,健忘怔忡,舌淡苔薄。
4.4.1.2.2 證候分析
津液通于目者為淚,臟腑虛弱,氣血不足,則不能收攝其液,故眼淚頻下。臟虛無火,故淚液清冷稀薄。脾虛不運,生化乏源,氣血衰少,故出現神疲倦怠,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弱。心血不足,不能養心,心神不寧,故出現健忘、怔忡。
4.4.1.2.3 治法
益氣養血,收攝止淚。
4.4.1.2.4 方藥治療
八珍湯加減。八珍湯由四君子湯與四物湯組成。四君子湯中黨參、白術、茯苓、甘草補氣健脾;四物湯中熟地、白芍、當歸、川芎補血活血。二者合用為氣血雙補良方。如迎風淚多者,加防風、白芷以祛風止淚,則能扶正祛邪,收標本同治之功。如冬月淚多,有畏寒、肢冷、苔白膩者,酌加細辛、桂枝,以溫經祛寒,或用河間當歸湯。
4.4.1.3 肝腎兩虛,約束無權
流淚[病]·肝腎兩虛證(lacrimation with liver-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腎兩虛,以眼淚常流,拭之又生,或淚液清冷稀薄,兼頭昏耳鳴,腰膝酸軟,脈細弱為常見癥的流淚[病]證候[1]。
4.4.1.3.1 癥狀
眼淚常流,拭之又生,清冷而稀薄,兼頭昏耳鳴,腰膝酸軟,脈細弱。
4.4.1.3.2 證候分析
“淚為肝液,腎主五液,肝腎不足,淚失約柬,自然流出,平素頭昏耳鳴,腰膝酸軟,屬肝腎不足。
4.4.1.3.3 治法
養肝益腎,固攝止淚。
4.4.1.3.4 方藥治療
肝腎兩虛可用左歸飲加減治療。方中熟地滋補肝腎,養血益精,為左歸飲之主藥;山萸肉、枸杞子助主藥補肝腎,山藥補脾腎,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腎陽虛者,加巴戟天、肉蓯蓉、桑螵蛸,以加強補陽作用。迎風尤甚者,加防風、白芷。
肝腎兩虛者可用左歸丸或菊睛丸,酌加川芎、白芷、五味子、蕤仁等[2]。
4.4.1.4 肺虛風襲
流淚[病]·肺虛風襲證(lacrimation with pattern of lung deficiency and wind invasion)是指肺虛風襲,以目無赤痛,冷淚迎風而出,或見咳喘無力,聲音低怯,自汗畏風,神疲乏力,舌質淡胖,苔薄白,脈細弱為常見癥的流淚[病]癥證候[1]。
4.4.2 外治法
(三)手術療法。
如排淚竅道高度狹窄或阻塞者,可先行淚道探插術。注意不可造成假道。仍不通者,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手術治療,如淚道擴張術、淚小管吻合術和淚囊鼻腔吻合術等。
4.4.3 針灸療法
淚竅未受阻而冷淚者,用針刺療法效果甚佳。方法是取同側睛明穴,進針5—8分深,輕度捻轉,以出現酸麻脹感為度,留針10~15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如淚液較多,可將針用火燒熱,待溫后再針。
古代還有用灸法治流淚[病]的,《銀海精微·充風淚出》云:“久流冷淚,灸上迎香二穴,天府二穴,肝俞二穴,第九骨開各對寸”。又云:“治肝虛迎風淚出不止,宜灸睛明二穴,系大眥頭,風池二穴,臨泣二穴”。
4.5 文獻摘要
《儒門事親·風沖泣下》:“夫風沖泣下者,俗呼風冷淚者是也”。
《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迎風冷淚癥,不論何時何風,見則冷淚交流,若赤爛障翳者非也,乃水木二家血液不足,陰邪之患與熱淚帶火者不同,久而失治則有內障視渺等陰證生焉,與無時冷淚又不同,此為竅虛,因邪引邪之患,無時冷淚則內虛,膽腎自傷之患也”。
《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無時冷淚證,目不赤不痛,若無別病,只是時常流出冷淚,甚則視而昏渺也,非比迎風冷淚,因虛引邪,病尚輕者。蓋精液傷耗,肝膽氣弱,膏澀腎水不足,幽隱之病已甚”。
5 熱淚
熱淚(hot lacrimation)是指以目中多淚,淚下熱感,或淚熱如湯,伴目睛紅赤、腫痛、羞明等為主要表現的眼病[1]。
5.1 熱淚的病因病機
熱淚多由風熱外襲,肝肺火熾,血熱瘀滯等;或肝腎陰虧,虛火上炎所致;異物入目亦可引起[3]。
5.2 熱淚的癥狀
熱淚患者目中多淚,淚下有熱感,邪實盛者可淚熱如湯,常伴有紅赤、腫痛、羞明等證[3]。
5.3 熱淚的治療
治療熱淚當根據證情,分別選用疏風、清熱、養陰、平肝、涼血、祛瘀等法[3]。
異物入目者,則應及時清除異物[3]。
6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8.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09.
治療流淚的穴位
- 上迎香
竇炎,鼻塞、鼻中癔肉,過敏性鼻炎,暴發火眼,迎風流淚、感冒頭痛等。上迎香穴主治鼻淵、鼻部瘡癤。上迎香...
- 鼻通
竇炎,鼻塞、鼻中癔肉,過敏性鼻炎,暴發火眼,迎風流淚、感冒頭痛等。上迎香穴主治鼻淵、鼻部瘡癤。上迎香...
- 鼻穿
竇炎,鼻塞、鼻中癔肉,過敏性鼻炎,暴發火眼,迎風流淚、感冒頭痛等。上迎香穴主治鼻淵、鼻部瘡癤。上迎香...
- 鼠穴
遠視,散光,青光眼,白內障,夜盲,口眼?斜,迎風流淚,頭痛眩暈,急慢性角膜炎,急、慢性結膜炎,翼狀胬...
- 鼷穴
遠視,散光,青光眼,白內障,夜盲,口眼?斜,迎風流淚,頭痛眩暈,急慢性角膜炎,急、慢性結膜炎,翼狀胬...
- 更多治療流淚的穴位
治療流淚的方劑
- 楓膏
法:多取濃煎汁,去滓,熬成膏。功能主治:爛弦赤腫流淚。用法用量:取以點眼。摘錄:《東醫寶鑒·外形篇》...
- 還素湯
葙子、谷精珠、薄荷、夏枯草。功能主治:目赤,惡風流淚羞明,不能開視,甚且作痛,脈浮數。摘錄:《內科概...
- 清熱退翳湯
:眼疳。疳熱上攻于眼,癢澀赤爛,眼胞腫疼,白睛生翳,流淚羞明,目不能睜。用法用量:引用燈心,水煎服。...
- 調脾清毒飲
:上銼。功能主治:兩目瞼浮腫如球,微有濕熱,重則流淚,赤腫。用法用量:白水2鐘,煎至8分,去滓,食前...
- 光明燥眼藥
治:風熱上炎,目紅腫痛,畏光羞明,翳膜遮睛,迎風流淚,視物昏花,一切新久目疾。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早...
- 更多治療流淚的方劑
治療流淚的中成藥
- 桑麻丸
祛風明目。用于肝腎不足,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迎風流淚。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規格:每...
- 八寶眼藥
,明目止痛。治暴發火眼,兩眼腫痛,羞明畏光,見風流淚,眼邊赤爛。附注:本方由《丹溪心法附余》光明撥云...
- 珍珠八寶眼藥
痛退腫。用于紅筋,白障,赤腫爛眼,畏日羞明,迎風流淚。用法與用量:眼用,洗凈患處,將藥粉少許點入眼角...
- 琥珀還晴丸
障,瞳孔散大,視力減退,夜盲昏花,目澀羞明,迎風流淚。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規格:每...
- 明睛地黃丸
治:滋腎養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虛,目澀怕光,迎風流淚。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規格...
- 更多治療流淚的中成藥
流淚相關藥物
- 桑麻丸
漢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迎風流淚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滋養肝腎,祛風明目。...
- 明目地黃丸(濃縮丸)
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流淚。【規格】每8丸相當于原生藥3克【用法用量】口服...
- 珍珠八寶眼藥
漢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迎風流淚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消障明目,止痛退腫。...
- 芐達賴氨酸滴眼液
一次1~2滴或遵醫囑。【不良反應】一過性灼燒感,流淚等反應,但能隨著用藥時間延長而適應。極少可有吞咽...
- 熊膽丸
漢語拼音:【成份】【性狀】【作用類別】本品為迎風流淚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熱散風,止痛退翳。...
- 更多流淚相關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