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liú guàn
2 英文參考
retaining the cup[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up retaini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留罐(retaining the cup cup retaining)是拔罐法的一種[1]。又稱坐罐法[1][2]。指拔罐后將罐留置一定時間[3]。
4 操作方法
拔罐后,讓火罐留在吸著的穴位上不去動它[1]。使淺層皮膚和肌肉吸入罐內,輕者皮膚潮紅,重者皮下瘀血紫黑[2]。一般留置10~15分鐘為度[1]。
留罐中,據病情需要,可于皮膚垂直方向有節奏地輕提輕按(—提一按)罐體,或頻頻震顫罐具或搖晃罐體,或緩緩于水平方向順時針與逆時針交替轉動罐體[2]。以增強刺激,提高治療效果,但手法宜輕柔,以免肌膚疼痛或罐具脫落[2]。
留罐時司視拔罐反應與體質而定,肌膚反應明顯、年老者與兒童留罐時司不宜過長[2]。夏季或皮膚較嫩的部位留罐時間同樣不宜過長,否則皮膚上會出現水泡[4][1]。
5 留罐的適應證
留罐法對鎮痛效果較好[1]。此法多用于深部組織損傷、頸肩腰腿痛、關節病變以及臨床各科多種疾病[2]。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59.
- ^ [2] 魏睦新,仲遠明. 中醫針灸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88.
古籍中的留罐
- 《類證治裁》:[卷之八疔毒論治]附方
。取罐放大面盆中,罐上用皮紙封固。盆中實以凈灰,留罐頂半寸,灰上以瓦片鋪滿,上以白炭圍滿罐頂,慢火煽...
- 《本草品匯精要》:[卷之六玉石部下品之下]石之石
先以陽城罐長五六寸者用細炭灰一斤入鹽六兩水和得所留罐口二分許周匝固濟曬干內汞曲一分于內上用鐵燈盞深一...
- 《醫心方》:[卷第二]孔穴主治法第一
穴∶五處二穴∶(在督脈旁去上星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此以瀉諸陽氣熱,衄,承光二穴∶(在...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六]氣穴論
中決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低針取之,刺可入一寸,留七呼,灸三壯。今甲乙經、經脈流注孔穴圖經,當脊十...
- 《醫學綱目》:[卷之八·陰陽臟腑部]穴法下
,入發際一寸陷中容豆是穴,督脈氣所發。刺入二分,留十呼,灸三壯至五壯止,不宜多灸。囟會一穴,在上星...
- 更多古籍中的留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