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理痰湯
2.1 處方
生芡實30克 清半夏12克 黑脂麻(炒,搗)9克 柏子仁(炒,搗)6克 生杭芍6克 陳皮6克 茯苓片6克
2.2 功能主治
治痰涎鬱塞胸膈,滿悶短氣;或潰於肺中,喘促咳逆;停於心下,驚悸不寐,滯於胃口,脹滿噦呃;溢於經絡,肢體麻木或偏枯;留着於關節筋骨,俯仰不利,牽引作疼,隨逆氣肝火上升,眩暈不能坐立。
2.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 備註
方中半夏爲君,以降衝胃之逆;重用芡實,以收斂衝氣,更以收斂腎氣,而厚其閉藏之力;脂麻、柏子仁,潤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實補腎;芍藥、茯苓,一滋陰以利小便,一淡滲以利小便;陳皮佐半夏以降逆氣,並以行芡實、脂麻、柏子仁之滯膩。
2.5 摘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3 《衷中參西》上冊
3.1 方名
3.2 組成
生芡實1兩,清半夏4錢,黑脂麻(炒,搗)3錢,柏子仁(炒,搗)2錢,生杭芍2錢,陳皮2錢,茯苓片2錢。
3.3 主治
痰涎鬱塞胸膈,滿悶短氣,或漬於肺中爲喘促咳逆,停於心下爲驚悸不寐,滯於胃口爲脹滿噦呃,滿於經絡爲肢體麻木或偏枯,留於關節、着於筋骨爲俯仰不利、牽引作疼;隨逆氣肝火上升爲眩暈不能坐立。
3.4 臨牀應用
1.痰飲:一婦人,年四十餘,上盛下虛,痰涎壅滯,飲食減少,動則作喘,他醫用二陳湯加減治之,三年,病轉增劇。後延友人毛仙閣診視,投以此湯,數劑病癒強半,又將芡實減去四錢,加生山藥五錢,連服二十餘劑,痰盡消,諸病皆愈。至今數年,未嘗反覆。
2.癇風:一少婦,患癇風,初2-3月一發,浸至2-3日一發。脈滑,體豐,知系痰涎爲恙。仙閣亦治以此湯加赭石三錢,數劑竟能拔除病根。
3.5 各家論述
方以半夏爲君,以降衝胃之逆;即重用芡實,以收斂衝氣,更以收斂腎氣,而厚其閉藏之力;用脂麻、柏實者,潤半夏之燥,兼能助芡實補腎也;用芍藥、茯苓者,一滋陰以利小便,一淡滲以利小便也;用陳皮者,非借其化痰之力,實借其行氣之力,佐半夏以降逆氣,並以行芡實、脂麻、柏實之滯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