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狀態又稱邊緣狀態,是處于神經功能癥和的神經病二者邊緣地帶的精神失常。
1 臨界狀態的發現
美國的歐·康伯格(O·Kernberg)、H·科胡特(H·Kohut)以及法國的讓·貝爾吉(Jean Bergeret)發現有一些很難“分析”的患者表現出了一下相同的人格:內心缺乏安全感、無法承受失望情緒、對別人的意見異常敏感并很容易將其視為一種批評。對于這種“臨界狀態”,傳統的精神分析法變得不再適用。
2 臨界狀態的特征
這些處于臨界狀態的患者的特征是:在他們身上同時存在著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以及情感和精神上的不穩定性。他們與其他人的關系在完全的依賴和具有侵略性的擺布控制之間搖擺。他們愛戀的目標一開始被理想化,隨后又很快失去價值。他們沒有能力保持長時間的戀愛關系或友情關系、沒有能力長時間從事同一份工作,沒有能力忍受生活的煩惱,他們的生活里充滿著不斷的變化和危機。他們對抗抑郁和解決精神沖突的方法就是通過暴力行為、突然的決裂、自殺傾向或極端的毒物癖來實現。
心理分析專家認為,處于臨界狀態的人將其與正常人格相符合的一面和他們拒絕承認的心理上的沖突分裂開來。他們還會使用其他的精神保護的方法,如對情緒的否定和將自身心理行為投射到他人身上。其結果是,有時會導致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混淆,使病人喪失區分自己與他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