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涼血止血為治法[1]。指用具有清熱涼血止血作用的方藥治療血熱動血證的治法[2]。
4 參考資料
有涼血止血作用的穴位
- 郄門
效與作用:郄門具有寧心安神,清營止血的功效。郄門有寧心安神、清營涼血作用。郄門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郄穴...
- 手少陰郄
心痛,心悸,神經衰弱。陰郄配尺澤、魚際,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吐血。陰郄配中沖,治心煩、舌...
- 少陰郄
心痛,心悸,神經衰弱。陰郄配尺澤、魚際,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吐血。陰郄配中沖,治心煩、舌...
- 孔最
者,二字連用,即通竅之極也。針之可以宣通肺氣、涼血止血、開泄腠理,猶然通中發汗之功。《外臺秘要》有:...
- 郄中
心痛,心悸,神經衰弱。陰郄配尺澤、魚際,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吐血。陰郄配中沖,治心煩、舌...
- 更多有涼血止血作用的穴位
有涼血止血作用的方劑
- 十灰散
梔子、大黃、丹皮、棕櫚皮各等份(各9g),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熱妄行證。本方是一首備用的急救止...
- 小薊飲子
藕節9g、當歸6g、梔子9g、炙甘草6g,具有涼血止血,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下焦熱結。本方是治療血淋...
- 四生丸
生側柏葉9g、生艾葉12g、生地黃15g,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熱妄行證。本方為治療血熱妄行所致...
- 槐花散
2g、側柏葉12g、荊芥穗6g、枳殼6g,具有涼血止血,清腸疏風之功效。主治腸風臟毒下血。本方為治療...
- 咳血方
黑)18g、訶子12g、海蛤石18g組成,具有涼血止血,清肝寧肺之功效。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證。本方為...
- 更多有涼血止血作用的方劑
有涼血止血作用的中成藥
- 十灰散
梔子、大黃、丹皮、棕櫚皮各等份(各9g),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熱妄行證。本方是一首備用的急救止...
- 十灰丸
出火毒,藕汁或蘿卜汁磨京墨半碗,食后調下。功能涼血止血。治血熱妄行之嘔血、吐血、咯血,嗽血,血色鮮紅...
- 一清顆粒
每次7.5g,一日3~4次。清熱瀉火解毒,化瘀涼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熱所致的身熱煩躁,目赤口瘡,咽喉、...
- 槐角丸
丸不得少于36.0mg。功能與主治:清腸疏風,涼血止血。用于血熱所致的腸風便血、痔瘡腫痛。用法與用量...
- 痔特佳片
各項規定(附錄11頁)。功能與主治:清熱消腫,涼血止血,收斂。用于一、二期內痔,血栓性外痔,肛竇炎、...
- 更多有涼血止血作用的中成藥
涼血止血相關藥物
- 痔瘡止血顆粒
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清解濕熱,涼血止血。用于痔瘡少量出血。【規格】每袋裝5克【用法用...
- 肛舒顆粒
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腫,潤腸通便。對痔瘡引起的少量便血,疼...
- 鱉甲消痔膠囊
份】【性狀】【功能主治】苗醫:中醫: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用于濕熱蘊結所致的內痔少量出血,外...
- 平痔膠囊
份】【性狀】【功能主治】苗醫:中醫: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大腸濕熱蘊結所致內痔少量出血,外痔腫痛。...
- 四季青片
語拼音:【成份】【性狀】【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咽喉腫痛。【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
- 更多涼血止血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涼血止血
- 《女科指要》:[卷一經候門]崩漏
歸經,故崩而且漏不能遽止焉。生地滋陰壯水,力能涼血止血,人參扶元補氣又能舉陷升陽,山藥補脾益陰,當歸...
- 《本草新編》:[卷之一(宮集)]生地
陰。涼頭面之火,清肺肝之熱,亦君藥也。其功專于涼血止血,又善療金瘡,安胎氣,通經,止漏崩,俱有神功。...
- 《本草分經》:[原例(次序略經更定)足少陰腎]旱蓮草
甘酸寒,補腎固齒,涼血止血。《本草分經》清姚瀾公元1644-1911年...
- 《醫方集宜》:[卷之二傷寒門]傷寒作狂
骨為末吹鼻孔中鼻衄不可用辛熱藥蓋血得熱則行先須涼血止血然后調理宜用柏皮生地黃湯麥門冬飲或用苑花一把煎...
- 《藥性切用》:[卷之三下木部]山茶花
微辛甘寒,涼血止血,治吐衄。涂湯火傷灼。子∶研細末,摻發,解發。《藥性切用》...
- 更多古籍中的涼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