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Leilong Pian
2.2 標準編號
WS3-Bb-0091-95
2.3 處方
狗腎 淫羊藿 黑豆 人參莖葉總皂甙 刺五加 麥冬 大棗 甘草 附子(制) 肉桂 干姜
2.4 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顯棕褐色;味微苦、甘。
2.5 鑒別
(1)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細,加乙醇10ml,振搖,濾過,取少量濾 液,加1%醋酸鉛試液,生成黃色沉淀。
(2)取本品30片,除去糖衣,加乙醇50ml,回流提取15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 加水20ml使溶解,濾過,濾液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20ml,振搖,棄去醚層,加正丁醇 20ml萃取,分取正丁醇液,用水洗滌3次,每次10ml,棄去水層,將正丁醇液蒸干,殘渣 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甙Rg1、Re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 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 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醋酸乙酯-水(4:1:5)的上層溶液為 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溶液,在105℃烘約15分鐘。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30片,除去糖衣,研細,置碘瓶中加乙醚50ml,振搖5分鐘,加氨試液10 ml,振搖10分鐘,放置1小時,分取乙醚液,蒸干,加無水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 溶液。另取刺五加對照藥材 2g,加乙醇20ml,冷浸24小時,上清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頁)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藥材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 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為展開劑, 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約1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 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6 檢查
2.7 功能與主治
補腎壯陽,溫經益氣,強筋健骨。用于因體力大量消耗導致的“ 腎陽虛”證(證見:腰膝酸軟,疲乏無力,四末肢冷,心悸氣短等);慢性病患的“腎陽 虛”證(如:慢性氣管炎、慢性腎炎、胃炎、慢性腰腿疼等患者);“腎陽虛”型的白血 球、血色素、血小板減少(如:癌癥患者放療、化療輔助用藥)。
2.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4~5片,一日2~3次。15~30天為一個療程。
2.9 注意
陰虛陽亢者及外感熱癥者禁用。外感表證者停服,愈后可繼續服用。
2.10 貯藏
密封。
遼寧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古籍中的雷龍片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八論厥類中風]華佗救陽脫方
而為涎,斯時也,有升無降,有出無人,一如疾風暴,雷龍騰水涌之勢,一時暴絕,出其不意,所以絕無外感頭疼...
- 《幼幼集成》:[卷四楊梅瘡證治]附案
所以取其蛻脫之義,以之為佐;以芩、連、梔、柏清其雷龍之火,用皂刺、土苓、槐花領毒外出,不使久留精竅,...
- 《血證論》:[卷二]吐血
肝木得之。發育條達。是為相火。其火如不歸根。即為雷龍之火。龍骨牡蠣。乃陽物而能蟄藏。取其同氣。以潛伏...
- 《醫碥》:[卷之一·雜癥血]治法
湯調下。新綿灰半錢,酒調下,苡仁為末,煮熟豬胰切片,蘸藥,食后腹微空時服。鼻衄治法,亂發燒存性,細...
- 更多古籍中的雷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