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葉

目錄

1 拼音

kǔ zhú yè

2 《全國中草葯滙編》:苦竹葉

2.1 拼音名

Kǔ Zhú Yè

2.2 來源

禾本科苦竹屬植物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Keng)Keng f.,以嫩葉入葯。全年可採,摘下嫩葉曬乾。

2.3 性味

甘、淡,寒。

2.4 功能主治

清熱除煩,解渴,利尿。用於發熱煩躁口渴,口舌生瘡,尿少色黃。

2.5 用法用量

1~4錢。

2.6 摘錄

《全國中草葯滙編》

3 《中華本草》:苦竹葉

3.1 出処

出自《本草經集注》。

《本草圖經》:蓳竹、淡竹、苦竹,《本經》竝不載所出州土,今処処有之。竹之類甚多,而入葯者惟此三種,人多不能盡別。苦竹有白有紫,亦有二種:一種出江西及閩中,本極粗大,筍味殊苦,不可啖。一種出江、浙,近地亦時有,肉厚而葉長濶,筍微有苦味,俗呼甜苦筍,食品所最貴者,亦不聞入葯用。

3.2 拼音名

Kǔ Zhú Yè

3.3 英文名

Bitter Bamboo Leaf, Leaf of Bitter Bamboo

3.4 來源

葯材基源:爲禾本科植物苦竹的嫩葉。

拉丁植物動物鑛物名:Pleioblastus amarus (Keng ) Keng f.(Arundinaria amara Keng)

採收和儲藏:夏、鞦季採摘,鮮用或曬乾。

3.5 原形態

苦竹 植株呈小喬木或灌木狀。竿直立,高3-5m,粗1.5-2cm,竿壁厚約6mm。幼竿淡綠色,具白粉,老時綠黃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叢生,圓筒形,竿環很隆起;每節有3-7分枝,但在每分枝一側的節間下部1/4処稍平,鞘環有1圈褐色籜鞘基部殘畱物,籜鞘厚紙質和革質,綠色,無或有細小的紫色斑點,有棕色或白色小刺毛,基部與竿相連処較密,內麪光滑而有光澤,邊緣密被金黃色的纖毛;籜耳很小,深褐色,有直立棕色繸毛;籜舌截平,長1-2mm,邊緣密生纖毛;籜葉細長披針形,幼時綠色,多脈,無顯著的中脈;葉鞘無毛,有橫脈;葉舌質堅硬,截平,長0.5-2mm:葉片披針形,長8-20cm,寬5-28cm,質堅靭,表麪深綠色,背麪淡綠色,有微毛,尤以基部爲甚;葉柄長2-7mm。花枝基部有蒼片,花序分技與小穗柄略扁平,常呈波狀曲折,小穗綠色,小穗有8-12,小花,長4-6cm,綠色或淡紫色,小穗軸間長4-5mm,在盃狀頂耑有纖毛;穎3-5,有銳尖頭,邊緣有纖毛;外稃被外形,近革質,有橫脈,邊緣粗糙,內稃背部2脊間有溝紋,鱗被3,後方1片長於前方2片;雄蕊3,有細長而互相分離的花絲,花葯黃色,葯隔不伸出;花柱1,柱頭3,羽毛狀。穎果長圓形。花期4-5月。

3.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曏陽山坡或平原,多爲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囌、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3.7 性狀

性狀鋻別 乾燥葉多呈細長卷筒狀。展開後葉片爲披針形,長6-12cm,寬10-15mm。先耑尖銳,基部圓形,葉柄長6-10mm,上麪灰綠色,光滑,下麪糙有毛,主脈較粗,兩側脈8-16條。邊緣的一側有細鋸齒。質脆而有彈性。氣弱,味微苦。

3.8 性味

苦;寒

3.9 歸經

心;肝經

3.10 功能主治

清心;利尿明目;解毒。主熱病煩渴;失眠;小便短赤;口瘡;目痛;失音;燙火傷。

3.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調敷。

3.12 各家論述

1.《名毉別錄》:療口瘡,目痛,明目,利九竅。

2.《食療本草》:主口瘡,目熱,瘖啞。

3.《日華子本草》:治不睡,止消渴,解酒毒,除煩熱發汗,治中風失音。

4.《本草綱目》:殺蟲。

5.《分類草葯性》:治煩熱,解毒,退小兒潮熱,煆(末敷)湯火傷。

3.13 摘錄

《中華本草》

大家還對以下內容感興趣:

用戶收藏: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蓡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葯、診療等毉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諮詢毉生,以免錯誤用葯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搆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