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術名稱
2 眶距增寬內移眶內、外側壁矯正術的別名
眶距增寬內移眶內、外側壁矯治術
3 分類
口腔科/顱面外科手術/眶距增寬矯正術/眶距增寬顱外途徑矯治術
4 ICD編碼
02.0403
5 面顱部解剖
6 適應癥
眶距增寬內移眶內、外側壁矯正術適用于一、二度眶距增寬癥。
7 禁忌癥
三度眶距增寬癥。
8 術前準備
1.完成如下所列各種術前檢查,充分了解病人的局部畸形狀況及程度。
(1)臨床檢查:對上述的畸形進行各種測量,以及對面部的其他異常進行檢查和描述。
(2)眼科檢查:包括視力、對光反射、眼球運動和眼底。同時注意有無斜視。應檢查視野及眼球突出度。
(3)鼻科檢查:注意鼻腔內的情況,有無鼻中隔偏位,有無腦膨出,嗅覺是否正常等。
(4)神經外科檢查:根據臨床的需要,可進行運動功能檢查、腦電圖或作動脈造影檢查。
(5)放射線檢查:前后位常規顱骨放射線檢查可顯示眶距過寬,也可顯示出垂直性眶不對稱。
在基底斷層X線片上可顯示眶內側壁和眶外側壁的情況,如長度、厚度、移位的程度和角度等。如兩側眶內側壁之間的距離前后一樣,甚至前窄后寬,則手術困難。一般是前寬后窄。斷層X線片上也可顯示兩側視神經孔間的距離。前后位斷層X線片可顯示眶上壁和眶下壁的情況。
從X線片上應注意觀察篩板的位置。眶距增寬的病人常有篩板脫垂。同時觀察額竇和篩竇的發育及其范圍。
CT片提供腦、腦室及眶內容的清晰影像,并有助于設計手術方法和處理術后并發癥。
2.完成肝、腎、心、肺功能檢查及血生化、血氣等有關檢測,了解病人的周身狀況。
3.術前2d開始用抗生素液滴眼、鼻,漱口,噴口腔,并剪鼻毛。
4.術前1d開始用抗生素及止血藥物。
5.提前配血2000~3000ml備用。
6.洗頭、洗澡。用1∶1000潔爾滅液洗頭,剃光頭。
9 麻醉和體位
經口腔氣管內插管全麻。
病人取仰臥位,枕部墊小枕。
10 手術步驟
只向內側移動眶內側壁和眶外側壁,而不移動眶上壁和眶下壁。眶內側壁移動后可恢復內眥的正確部位;眶外側壁移向內側時即可使眼球向內側移動。在眶外側壁的上下端分別作固定,或加用植骨術。使用這種眶移動術可以減少眶全部移動的復雜性,縮短手術時間并減少失血(圖10.14.1.2.2-3,10.14.1.2.2-4)。
11 術中注意要點
作眶內側壁骨切開時注意勿通入顱內。
12 術后處理
眶距增寬內移眶內、外側壁矯正術術后做如下處理:
1.眼瞼和眶周置小冰袋,并適當應用激素,可減輕術后眶周和面部腫脹。
2.注意觀察有無腦脊液鼻漏。
3.術后應用抗生素3d。
4.術后2~3d拔除頭皮下負壓引流管,術后第7d拆除冠狀切口縫線。
13 并發癥
13.1 1.腦脊液漏
主要原因是骨切開時損傷了硬腦膜或通入顱腔。硬腦膜的小裂傷有望自行封閉。
13.2 2.血腫
主要原因是術中止血不徹底或未安置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