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口溫為十二手法之一。指針刺操作前先將針具放入口中使針熱的針刺方法。因不衛生,今已不用。[1]
3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口溫
- 《養生導引法》:[十四、補益門](十)王子喬八神導引法
絕,徐以鼻出氣數十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閉口溫氣咽之三十所,(候)腹中轉鳴乃止。往來二百步,不...
- 《針灸聚英》:[卷三]暖針
注云。用圓利針、長針。未刺時。先口溫針暖而用之。又曰。先以口銜針令溫。又曰。毫針于人近體暖針至溫。又...
- 《針灸大成》:[卷四]三衢楊氏補瀉
如握虎與擒龍,欲識機關三部奧,須將此理再推窮。三口溫者∶凡下針,入口中必須溫熱,方可與刺,使血氣調和...
- 《養生導引秘籍》:[太清導引養生經]慎修內法
息欲絕,徐以鼻出氣數十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閉口溫氣,咽之三十所,腹中轉鳴乃止。往來三百步,不愈,...
- 《金針秘傳》:[八、針法秘傳](一)注解標幽賦
同也。)觀部分而知經絡之虛實,視浮沉而辨臟腑之寒溫。(此言三部九候,刺虛實寒熱表里也,而后刺法行焉...
- 更多古籍中的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