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kǒu gān
2 英文參考
oral gan diseas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aphthae in children[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ulcer of oral cavit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4 口腔病·口疳
口疳(oral gan disease[1])為病名[2]。是指以口舌生瘡,口糜,口臭,面赤唇紅,煩躁哭鬧,驚悸不安,夜臥不寧,小便短黃,舌紅,苔薄黃為主要表現的疳證[1]。即口腔病[2]。
4.1 滿口疳蝕
口疳即滿口疳蝕[2]。
《幼科要略》:“夏季秋熱,小兒泄瀉,或初愈未愈,滿口皆生疳蝕,當有阻塞咽喉致危者。此皆在里濕盛生熱,熱氣蒸灼,津液不生,濕熱傷氣分。治在上焦,或佐淡滲。世俗常刮西瓜翠衣治疳,取其輕揚滲利也。”
4.2 糜疳
4.2.1 病因病機
4.2.2 癥狀
癥見口內腐潰,或連及咽喉,疼痛不適,飲食有礙,或形瘦,腹脹泄瀉,手心熱等[2]。
4.2.3 治療
治法初宜清瀉濕熱,用清胃散加減;繼則健脾益胃,用參苓白術散加減[2]。可用銀花、甘草、薄荷、連翹煎湯漱口[2]。并外吹冰硼散;或以人中白散(人中白煅紅60g,孩兒茶30g,黃柏、薄荷、青黛各18g,冰片1.5g共為極細末),少量摻口疳上(《外科正宗》卷四)[2]。
5 齲齒別名·口疳
口疳為齲齒別名[2]。《外臺秘要》卷二十二:“又口疳,其齒斷不觸,自然膿血出。”
6 參考資料
治療口疳的方劑
- 藍袍散
,打碎,炒黑,研末)2錢。功能主治:一切口疳口碎,走馬胎疳,痧痘后疳,口糜口腐。摘錄:《雜病源流犀...
- 龍腦青金散
,銅綠3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鵝口疳,走馬疳,鎖口疳。用法用量:井花水調,敷口中。摘錄:《...
- 牛黃口疳丹
ángkǒugāndān《青囊秘傳》:別名:牛黃口疳散組成:牛黃1錢,梅片1錢,朱砂1錢,月石1錢,...
- 寅藥
用黑棗去核3兩,包厚樸,火上煅存性)5錢。主治:口疳。用法用量:吹口。加減:如遇傷寒后口疳,另加坑磚...
- 黃袍散
克黃連6克冰片不拘多少制法:研細末。功能主治:治口疳,口糜,走馬牙疳。用法用量:吹至患處。摘錄:《雜...
- 更多治療口疳的方劑
治療口疳的穴位
- 齦交
目赤腫痛,目生白翳,鼻中息肉,鼻淵,鼻窒,口歪,口噤,牙疳,項強,牙齦腫痛,牙關不開,口噤,齒衄,鼻...
- 下脘
吐,食谷不化,痞塊,胃脘疼痛,呃逆,不欲食,小兒疳疾,虛腫,小便黃赤,反胃,腸鳴,急性胃炎,慢性胃...
- 魚際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云:“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因名本穴為“魚際”...
- 下管
《正字通》:“胃之受水谷者曰脘……臍上二寸當胃下口,為下脘。”《黃帝內經靈樞·上膈》:“蟲寒則積聚...
- 胃管
切,如手太陽經“抵胃,屬小腸”;手太陰經“還循胃口”;足太陰經“屬脾,絡胃……復從胃別,上膈,注心...
- 更多治療口疳的穴位
治療口疳的中成藥
- 麝香熊羚丸
錄ⅠA)。功能與主治芳香寬胸,辟穢解毒。用于熱毒口疳,暑熱痧脹,嘔吐腹瀉,胸腹悶痛;也可用于暈船。用...
- 珍珠牛黃散
消腫止痛。用于熱毒壅盛引起的白喉,咽喉腫痛,喉痹口疳。用法與用量:吹敷患處,一日數次。注意:禁食辛辣...
- 珠黃散
。珠黃散的藥理作用:牛黃涼血治咽腫,腐爛、牙疳、口疳、口舌破潰,珍珠生肌斂瘡,合以牛黃清熱解毒。共奏...
- 綠袍散
白3錢,青黛3錢5分,膽礬3錢,硼砂3錢。主治:口疳,疔瘡。用法用量:摻患處。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 化毒丹
世新編》方之化毒丹主治一切胎熱毒,游風丹毒,熱癤口疳,疳火,燥渴,煩躁,大便結,小便澀赤。用法用量:...
- 更多治療口疳的中成藥
口疳相關藥物
- 健脾消疳丸
師指導下應用。3.感冒時不宜服用。4.本品適用于疳積癥見食欲不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腹脹便溏。5...
- 健兒糖漿
精,消疳化積。用于小兒疳積。【規格】【用法用量】口服,一歲以下一次5毫升,1~2歲一次8毫升,3~...
- 小兒消食片
不良,食欲不振,便秘,食滯,疳積。【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歲至三歲一次2~3片,三歲至七歲一次3~5...
- 肥兒散
瀉,消化不良,面黃肌瘦,疳積腹脹。【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0.5~1克,一日3次,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 黃連羊肝丸
痛,視物昏暗,羞明流淚,胬肉攀睛。【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禁忌】【注意事項】...
- 更多口疳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口疳
- 《重樓玉鑰續編》:諸證補遺
攪痛者,可治。不痛者,難愈。無血出者,危。攪過用口疳藥吹之,服藥宜細辨虛實,西瓜絕妙。冬日以西瓜皮燒...
- 《尤氏喉科秘書》:用藥法
煎劑可救,稍遲則不救,藥須兼牛黃。一治牙槽風,用口疳藥加牛黃,倍珍珠、兒茶。初治五日,紫色退至白色,...
- 《類證治裁》:[卷之六喉癥論治]附方
)珍珠(一分)為末吹喉,大吐痰涎,數管即愈,并治口疳牙疳牙關緊閉者。〔通治〕十寶丹梅礬薄荷兒茶(各一...
-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四]一切疳第三
燥,兩脅脹滿,一日數利,脊如鋸齒,此脊疳之候也。口疳唇皮齒黑,舌上生瘡,兩齦潰爛,并蟲自出,此口疳之...
- 《尤氏喉癥指南》:八味口疳藥歌
厘半細堅香白芷,若然腫痛倍加增,且留冰片臨時下,口疳勤吹妙若神。八味口疳方薄荷(二分)兒茶(二分)龍...
- 更多古籍中的口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