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口中的氣味·口臭
口臭指口中的氣味[1] 。
4 口中出氣臭穢的表現·口臭
口臭為病證名,又名口氣、口殠[2]。指口中出氣臭穢的表現[1] 。《諸病源候論·口臭候》:“口臭,由五臟六腑不調,氣上胸鬲。”《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病源流》:“虛火郁熱,蘊于胸胃之間,則口臭,宜加減甘露飲,或心勞味厚之人,亦口臭,宜加減瀉白散,或肺為火爍亦口臭,宜消風散、加減瀉白散,或吐膿血如肺癰狀而口臭,他方不應,宜升麻黃連丸。” 并可用香薷、藿香煎湯含漱[2]。
《仁齋直指方》:“口臭一證,乃熱氣蘊積胸膈之間,挾熱而沖發于口也。”治宜清熱除濕、祛痰降火,可選用涼膈散等加減。年高體弱、過食厚味及服食補陽藥等,亦可發生口臭。
臟腑積熱是口臭多發的重要原因,中醫認為,口臭的發生除與口腔衛生有關外,臟腑積熱是口臭多發的重要原因。這些人在有口臭的同時,常會伴有口渴、口干、牙齦紅腫、便秘等癥狀。要緩解口臭,除了口服清熱瀉火的藥外,也可用藥物湯劑漱口。
含漱緩解口臭的兩個藥方:
藥方二:蘆根、甘草各10克。
藥方里的藿香、佩蘭芳香化濁;金銀花性寒味甘,氣味芳香而藥體輕揚,能清熱解毒;甘草口味甘甜,能清熱解毒、調和藥性;蘆根味甘性寒,能清熱生津。
上兩方中藥物各取等分劑量,用200~300毫升開水沖泡,蓋上蓋子,靜置15~20分鐘后,漱口用即可。藥方一除含漱能消除口臭外,夏天代茶飲還能清除暑熱;藥方二還能治胃熱打嗝。
5 參考資料
治療口臭的穴位
- 鬼心
痛,胸悶,氣短,喜笑無常,悲恐善怒,腸癰,霍亂,口臭,頭痛身熱汗不出,心煩暑病,肘臂攣急,腕關節疼痛...
- 大陵
痛,胸悶,氣短,喜笑無常,悲恐善怒,腸癰,霍亂,口臭,頭痛身熱汗不出,心煩暑病,肘臂攣急,腕關節疼痛...
- 心主
痛,胸悶,氣短,喜笑無常,悲恐善怒,腸癰,霍亂,口臭,頭痛身熱汗不出,心煩暑病,肘臂攣急,腕關節疼痛...
- 掌中
掌中熱,手掌多汗癥,鵝掌風,嘔吐,癲狂癇,口瘡,口臭,中風昏迷,癲狂,善怒,喜笑不休,臟躁,胸痛,心...
- 齦交
,癇證,腰痛,黃疸,心煩,心痛,齒齦腫痛,口?,口臭,齒痛,口舌糜爛,鼻瘜肉,鼻痔,目淚,多眵赤痛,...
- 更多治療口臭的穴位
治療口臭的方劑
- 麝香散
青黛半兩,雄黃(飛)1分。主治:小兒走馬急疳。口臭齒爛,及攻蝕唇鼻腮頰。用法用量:先以棉纏署擦齒上...
- 加減甘露飲
、木香、滑石、寒水石、石膏。功能主治:胸胃郁熱之口臭。摘錄:《類證治裁》卷六方出《續本事》卷二,名見...
- 肥兒丸
小兒疳積。癥見消化不良,面黃體瘦,肚腹脹滿,發熱口臭,大便溏薄,以及蟲積腹痛。方解:肥兒丸主治為飲食...
- 洗香丸
蔻3錢3分,沉香7分,片腦2分,麝香5分。主治:口臭口干,口舌生瘡。用法用量:每用1丸,噙化。制備方...
- 含香丸
為丸,如楝實大。功能主治:去熱毒氣,調和臟腑。主口臭。用法用量:常含1丸咽津。摘錄:《圣惠》卷三十六...
- 更多治療口臭的方劑
治療口臭的中成藥
- 肥兒丸
小兒疳積。癥見消化不良,面黃體瘦,肚腹脹滿,發熱口臭,大便溏薄,以及蟲積腹痛。方解:肥兒丸主治為飲食...
- 嬰兒平
)。功能與主治消食化積,健脾止瀉。用于發熱咳嗽,口臭舌干,消化不良,嘔吐腹瀉,腹脹腹痛,大便秘結。用...
- 健胃片
滯所致的胃痛,痞滿,癥見胃脘脹痛,嘈雜食少,暖氣口臭,大便不調。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 珠黃消疳散
錄10頁)。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用于咽喉腫痛,口臭牙疳,齒齦潰爛,牙縫出血?用法與用量:吹喉或涂擦...
- 藿香清胃片
脾胃伏火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苦口臭等癥。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貯藏...
- 更多治療口臭的中成藥
口臭相關藥物
- 薄荷喉片
】有清涼、止痛、防腐作用,用于咽喉炎、扁桃體炎及口臭等。【用法用量】每隔0.5~1小時含一片,并徐徐...
- 西帕依固齦液
無力,松動移位,牙齦出血以及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口臭煙臭。【用法與用量】漱口,一次約3毫升,一日3~...
- 薄荷桉油含片(Ⅰ)
處方藥藥品。【適應癥】用于緩解急、慢性咽炎及改善口臭。【規格】【用法用量】含服。每隔0.5~1小時含...
- 復方肝素鈉二甲亞砜凝膠
自行消退;皮膚過敏反應;有時在使用本品后即會出現口臭現象,或味覺異常,幾分鐘后會自行消失。個別情況下...
- 烏梅人丹
份】【性狀】【功能主治】生津解渴,清涼潤喉。用于口臭、口干、咽痛等,也可用作咽炎和扁桃體炎的輔助治療...
- 更多口臭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口臭
- 《普濟方》:[卷五十八口門]口臭(附論)
夫口臭者。由五臟六腑不調。壅滯之氣上攻胸膈。然腑臟之臊腐不同。蘊積胸膈之間而生熱。沖發于口。故令臭也...
- 《圣濟總錄》:[卷第一百一十八口舌生瘡]口臭
之氣,腑聚不散,隨氣上出,熏發于口,故令臭也。治口臭,去熱毒。五香丸方沉香丁香(各一兩)熏陸香(三分...
- 《古今醫統大全》:[卷之六十三口病門]藥方
升麻黃連丸治多食肉口臭,不欲聞其穢惡。升麻(半兩)生姜黃連黃芩(酒炒)檀香甘草(各二錢)青皮(半兩)...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六]治口臭諸方
夫口臭者。由五臟六腑不調。壅滯之氣。上攻胸膈。然腑臟之燥腐不同。蘊積胸膈之間。而治口臭細辛散方。細辛...
- 《醫心方》:[卷第五]治口臭方第五十二
《病源論》云∶口臭者,由五臟六腑不調,氣上胸膈。然腑臟之氣臊腐,因蘊積胸膈之間。《養生方》云∶空腹不...
- 更多古籍中的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