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菊花葉
2.1 出處
《別錄》
2.2 拼音名
Jú Huā Yè
2.3 菊花葉的別名
容成(《金匱玉函方》)。
2.4 來源
為菊科植物菊的葉。
2.5 性味
《本草求原》:"辛甘,平。"
2.6 功能主治
①《食療本草》:"作羹,主頭風,目眩,淚出,去煩熱,利五臟。"
③《本草求原》:"清肺,平肝膽。治五疔、疳疔毒、癰疽、惡瘡。"
2.7 菊花葉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搗汁。外用:搗敷。
2.8 附方
①治疔腫:菊葉一握(冬用其根),搗汁服一升。(《綱目拾遺》)
②治疔毒,及一切無名腫毒:白菊花葉連根,捶取自然汁一茶盅,滾酒調服;用酒煮服亦可,生用更妙。病重宜多服。渣敷患處,留頭不敷,蓋被睡臥出仟。(《壽世良方》菊花飲)
③治紅絲疔:白菊花葉(無白者,別菊亦可,冬月無葉,取根),加雄黃錢許,蜓蚰二條,共搗極爛,從頭敷至絲盡處為止,用絹條裹緊。(《綱目拾遺》)
2.9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菊花葉的方劑
- 改容丸
óngwán處方:大貝母(去心)白附子防風白芷菊花葉滑石各15克制法:上為細末,用大肥皂10莢,蒸...
- 化毒丸
瘟疫,及喉痹,頸面暴腫。用法用量:每服1丸,真菊花葉5錢,搗汁沖湯調服。摘錄:《古方匯精》卷一《經...
- 芙蓉菊花膏
ngjúhuāgāo處方:赤小豆芙蓉葉香附白及菊花葉各120克功能主治:治癰疽腫毒。用法用量:上藥...
- 仙菊飲
xiānjúyǐn《洞天奧旨》卷八:組成:菊花根葉2兩,生甘草末3錢。主治:金瘡痛甚者。用法用量:...
- 芙蓉膏
菊花膏處方:赤小豆4兩,芙蓉葉4兩,香附4兩,菊花葉4兩,白及4兩。制法:上為細末,每末1兩,加麝...
- 更多用到中藥菊花葉的方劑
用到中藥菊花葉的中成藥
- 降濁健美茶
30g厚樸30g菊花30g麥芽60g陳皮18g火麻仁64g老范志萬應神曲30g綠茶葉200g制法:以...
- 艾茸丸
錄》卷五十二處方木瓜20枚(去皮核,作甕子),甘菊花(為末)1斤,青鹽(研)1斤。制法將甘菊花并青鹽...
- 降壓平片
:夏枯草2182g葛根2182g珍珠母2182g菊花2182g淡竹葉2182g蘆丁55g槲寄生218...
- 降脂靈膠囊
色的粉末;味微苦、澀。降脂靈膠囊的主要成份:普洱葉、刺五加、山楂、萊菔子、荷葉、葛根、菊花、黃芪、...
- 桑菊感冒沖劑
號:WS3-B-0397-90處方:桑葉465g菊花185g連翹280g薄荷150g苦杏仁370g桔...
- 更多用到中藥菊花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菊花葉
- 《葉天士醫案精華》:吐血
。則每每忽而失察。連翹牛蒡子通草桑葉鮮荷葉汁青菊花葉生石膏以毒藥熏瘡。火氣逼射肺金。遂令咳嗆痰血。...
- 《臨證指南醫案》:[卷二]吐血
。(暑熱郁肺阻竅)連翹牛蒡子通草桑葉鮮荷葉汁青菊花葉臨服。入生石膏末。煎一沸。某(二三)以毒藥熏瘡...
- 《續名醫類案》:[卷十二]吐血
而失察。連翹、牛蒡子、通草、桑葉、鮮荷葉汁、青菊花葉,臨服入生石膏末,煎一沸。)一人年二十三,以毒...
- 《本草綱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藥]癰、疽
涂之,已成即潰,已潰排膿;或同蒼耳葉燒用;或同菊花葉,煎洗。)扶桑花、葉(同芙蓉、牛蒡葉、蜜搗涂。...
- 《本草征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二)鼻科用藥
性滑涎粘。內服多花葉并用,外涂則單用其葉,伍以菊花葉、紅豆粉尤妙,名清涼散。《本草征要》明李中梓公...
- 更多古籍中的菊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