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酒炙(stir-frying with wine[1])為中藥炮制法[2]。指將凈藥材或切制品,加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規定程度時,取出放涼的酒制方法[2][1]。
4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酒炙
- 《醫學綱目》:[卷之十七·心小腸部]諸痿
湯清燥湯(三方并見注夏)〔丹〕補益丸治痿。龜板(酒炙,一兩)鎖陽(酒浸,一兩)生地(酒浸,兩半)歸身...
- 《丹溪心法》:[卷三]補損五十一
春夏去干姜。干姜(二錢)黃柏(炒)龜板(一兩半,酒炙)牛膝(一兩)陳皮(半兩)上為末,姜汁和丸,或酒...
-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諸虛(第五十六)
,春夏去干姜∶干姜(一錢)黃柏(炒一兩半)龜板(酒炙一兩半)牛膝(一兩酒焙)陳皮(半兩去穣)上末之,...
- 《丹溪心法》:[卷四]腰痛七十三
。如內傷,白術、山楂湯下。又方治腰腿濕痛。龜板(酒炙)黃柏(酒炙)蒼術蒼耳威靈仙(酒浸,各一兩)扁柏...
- 《丹溪治法心要》:[卷三]腰痛(第四十三)
各四錢)上粥丸,如內傷白術、山楂湯下。腰腿濕痛∶酒炙龜板酒炙柏(各五錢)青皮(三錢)生甘草(一錢半)...
- 更多古籍中的酒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