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津與液的合稱·津液
津液為津與液的合稱,是人體的正常水液[1] 。它是飲食水谷通過肺、脾、腎、三焦等臟腑的作用而化生,并借助它們而輸布的營養物質[2][3] 。起到滋潤、濡養機體的作用。其中清而稀薄向體外流瀉者稱津;濁而稠厚存于體內者稱液[2]。在脈內的,為組成血液的成分;在脈外的,遍布于組織間隙之中。津和液通常并提,但二者在性質、分布和功用方面,均有不同之處。
4 泛指一切體液及其代謝產物·津液
津液泛指一切體液及其代謝產物[3]。《素問·靈蘭秘典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又《靈樞·決氣》:“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從而說明尿與汗均由津液化生,并對體液有調節作用[3]。
5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43.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36.
古籍中的津液
- 《傷寒論輯義》:[卷四]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太陽之邪。已到少陽。法當和解。而反發汗利小便傷其津液。少陽之邪。復乘胃燥。轉屬陽明。謂之少陽陽明。大...
- 《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卷四]辨陽明病脈證并治全篇
明,謂太陽病,或發汗,或吐,或下,或利小便,亡其津液,胃中干燥,太陽之邪,乘胃燥而轉屬陽明,致小便反...
- 《傷寒論輯義》:[卷二]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景書耶。喻氏謂仲景不用于陽明。恐亡津液。與本草生津之說左矣。桂枝湯啜粥者。因無麻黃之開。而有芍藥之...
- 《傷寒溯源集》:[卷之六陽明上編]太陽陽明證治第十一
汗。若下。若利小便。亡津液而胃中干燥。大便難者。遂為脾約也。脾約以胃中之津液言。胃無津液。脾氣無以...
- 《傷寒論注》:[卷三]陽明脈證上
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此治陽明之大法也。陽明主津液所生病,津液干則胃家實矣。津液致干之道有二∶汗多...
- 更多古籍中的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