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精氣是人體精與氣的統稱[1] 。《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人有精氣津液,四支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
4 精氣同正氣
精氣同正氣,泛指構成和維持生命的精華物質及其功能[2]。通常指后天之精,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各臟所藏之精[3]。《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具體如生殖之精[2]。《素問·上古天真論》:“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又如飲食化生的精微物質——營氣、衛氣等[2]。《素問·經脈別論》:“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靈樞·營衛生會》:“營衛者,精氣也。”[2]
各臟精氣的盛衰,從它們的功能上反映出來[3]。它和腎所藏的生殖之精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只有臟腑的精氣充足,才能使腎臟之精氣充足旺盛[3]。
《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
4.1 生殖之精
精氣指生殖之精。《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泄,陰陽和,故能有子。”《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4.2 構成生命和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和功能體現
精氣指構成生命和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和功能體現。《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絕,精氣乃絕。”
4.3 水谷之精微
精氣為水谷之精微。《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為之行其精氣。”《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
4.4 五臟之氣
精氣指五臟之氣。《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五精所并,精氣并于心則喜,并于肺則悲。”
5 日月星辰·精氣
精氣指日月星辰。《黃帝內經素問·五運行大論》:“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
6 精陽之氣·精氣
精氣為精陽之氣。《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子發為顛疾也。”王冰注:“精氣,謂精陽之氣也。”
7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07.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39.
古籍中的精氣
- 《內經藥瀹》:[卷七]水谷
象論藏真高于肺以行榮衛陰陽由此故肺朝百脈然乃布化精氣輸于皮毛吳昆曰言脈氣流于諸經經氣上歸心肺肺居諸臟...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五]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
生于谷。谷生于精。(汗生于水谷之精。水谷之精。由精氣之所化。故曰谷生于精。夫汗之發原有二。一出于水谷...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二]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此形。故形歸氣。陽氣生于陰精。故氣歸于精。水谷之精氣。以化生此精。故精歸于化也。)精食氣。形食味。(...
- 《讀素問鈔》:[卷上之四]病能(病之形能也王注內作病形也)
正立也隱曲者謂隱蔽委曲之處腎藏精外應交接今被風薄精氣內微故隱曲之事不通利所為也經曰氣歸精精食氣今精不...
- 《醫經原旨》:[卷一]臟象上第三
,皆主盛受水谷,故同稱“倉廩之本”。營者,水谷之精氣也,水谷貯于六腑,故為營之所居,而皆名曰器。凡所...
- 更多古籍中的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