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經絡診察歸經為經絡辨證方法之一,《黃帝內經靈樞·官能》篇日:“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溫,和經所在。”經絡診察歸經是根據經絡具有診斷疾病的作用而確立的一種歸經方法。主要有經絡望診、經穴觸診、經絡電測定、知熱感度測定等方法。[1]
3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經絡診察歸經
- 《類經圖翼》:[卷五經絡(三)]諸部經絡發明
頭面部〕巔∶足太陽交巔。足厥陰與督脈會于巔。(俱經絡二。)手少陽別于巔。(經絡三。)足少陽之筋,交巔...
- 《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九·經脈之二]經脈皮部
曰善,見《素問》卷十五第五十六《皮部論》篇。自夫經絡之見也至末,見《素問》卷十五第五十七《經絡論》。...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五]皮部論第五十六篇
皮部,皮之十二部也。手足三陽三陰。十二經絡之脈,皆在于皮,各有分部。故曰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部有...
- 《類經》:[八卷經絡類]十六、五臟五六腑六
(靈樞本輸篇)黃帝問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謂如十二經脈之,(起止有序也。)絡脈...
- 《脈理求真》:[卷三]汪昂訂十二經脈歌
繡按∶十二經絡,皆為人身通氣活血之具。其脈周流岐別,不可不為辨論,以究病情之起端,邪氣之勝復,氣血之...
- 更多古籍中的經絡診察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