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風寒濕邪入侵于筋所致的痹證·筋痹
筋痹(muscular rheumatism[1]、tendon bi[2])為病證名[3]。是指以四肢筋脈腫脹、疼痛,漸至肌肉、關節腫脹,皮色暗紅,屈伸不利為主要表現的痹病[2][1]。
4.1 病因病機
風寒濕邪入侵于筋所致的痹證[3]。
《黃帝內經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少陽有余,病筋痹,脅滿。”
《圣濟總錄》卷二十:“《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為筋痹。其狀拘急,屈而不伸是也。”
4.2 癥狀
《黃帝內經素問·長刺節論》:“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4.3 治療
5 肝痹·筋痹
筋痹為病證名[3]。指肝痹[3]。見秦景明《癥因脈治》卷三。由筋痹發展而成。亦有稱為筋痹者[4]。
5.1 病因病機
《圣濟總錄·諸痹》:“肝痹。……肝之合,筋也。故筋痹不已,復感于邪,則舍于肝也。”
5.2 癥狀
《黃帝內經素問·痹論》:“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
《癥因脈治·肝痹》:“肝痹之證,即筋痹也。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腹大如懷物,左脅凝結作痛。”
5.3 治療
可用薏仁湯,人參散,萆薢丸,補肝湯,瀉青丸,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方[4]。
《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藏論》:“今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或痹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人舍于肺,名曰肺痹,發咳上氣;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脅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
6 風痹·筋痹
筋痹為病證名[3]。指風痹[3]。見《黃帝內經靈樞·壽天剛柔》。又名行痹[5]。
6.1 病因病機
《證治匯補》:“筋痹即風痹也。游行不定,上下左右,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于關節,或赤或腫,筋脈弛縱。”
《黃帝內經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
《證治準繩·雜病》:“風痹者,游行上下,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于關節,筋脈弛縱而不收。”
6.2 癥狀及治療
《癥因脈治》卷三:“風痹之癥,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風痹之治:風寒攻痛,防風湯;表里有邪者,防風通圣散、和血散痛湯、大秦艽湯;風熱痛者,四物二妙丸;風濕之邪,蒼防二妙湯。”亦可用虎骨散加減[5]。
7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36.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90.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49.
治療筋痹的穴位
- 中瀆
穴主治腰腿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痿痹,腰膝酸痛,筋痹不仁,半身不遂,腳氣,下肢痿痹麻木,現代又用中瀆...
- 中犢
穴主治腰腿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痿痹,腰膝酸痛,筋痹不仁,半身不遂,腳氣,下肢痿痹麻木,現代又用中瀆...
- 髀關
大腿髖關節附近,故名髀關。主治髀股痿痹,下肢不遂,腰腿疼痛,筋急不得屈伸,膝股痿痹,股內筋急不得屈...
- 郄中
,瘧疾,暑熱,背疽,癮疹,渾身瘡癩,腰痛,下肢痿痹,中風昏迷,腹痛,嘔吐,腹瀉,小便不利,遺尿,背...
- 金闕
能助膀胱之氣化也。對風木病有效,金可克木,所主多筋抽搐風木之病,意為熄風利水之門戶也。此穴在申脈穴...
- 更多治療筋痹的穴位
治療筋痹的方劑
- 升麻散火湯
5分,生甘草2分。主治:男子婦人四肢發熱,肌熱,筋痹熱,骨髓中熱,發困熱如燎,捫之烙手。此多血虛而...
- 行氣開痹飲
加牛膝、防己、萆薢、木通。又有五痹:筋屈不伸,為筋痹,加木瓜、柴胡;血凝不流,為脈痹,加菖蒲、茯神、...
- 五痹湯
。主治:《醫家四要》卷二方之五痹湯主治五痹。春為筋痹,夏為脈痹,長夏為肌痹,秋為皮痹,冬為骨痹,各因...
- 五加皮酒
。功能主治:《奇效良方》卷三十八方之五加皮酒主治筋痹,多悲思,顏色蒼白,四肢不營,諸筋拘攣,伸動縮急...
- 舒筋丸
肉桂1錢半。主治:《普濟方》卷一八六之舒筋丸主治筋痹,不能屈伸。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溫酒送下。...
- 更多治療筋痹的方劑
治療筋痹的中成藥
- 五加皮酒
。功能主治:《奇效良方》卷三十八方之五加皮酒主治筋痹,多悲思,顏色蒼白,四肢不營,諸筋拘攣,伸動縮急...
- 舒筋丸
肉桂1錢半。主治:《普濟方》卷一八六之舒筋丸主治筋痹,不能屈伸。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溫酒送下。...
- 祛風濕膏
。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濕,散寒止痛。用于風濕肢體、筋骨痹痛。用法與用量:用鮮姜擦患處,將膏藥加溫軟化...
- 烏雞桂圓補酒
脾,和血通絡。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月經不調,筋骨痹痛。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5~30ml,一...
- 木瓜酒
附錄5頁)。功能與主治:祛風活血。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四肢麻木,關節不利。用法與用量:口服,一...
- 更多治療筋痹的中成藥
筋痹相關藥物
- 杜仲藥酒
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溫補肝腎,補益氣血,強壯筋骨,祛風除濕。用于肝腎不足,筋骨痿弱,風寒濕痹。...
- 舒筋活絡酒
【標準來源】典2000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舒筋活...
- 鹿骨膠
于久病體弱,精髓不足,貧血,風濕四肢疼痛及筋骨冷痹,腎虛腰痛,行步艱難。【用法與用量】用溫開水或黃...
- 木瓜酒
份】【性狀】【功能主治】祛風活血。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四肢麻木,關節不利。【規格】【用法用量】...
- 獨活寄生合劑
【標準來源】部標八冊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藥品名稱】品名:獨活寄生...
- 更多筋痹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筋痹
- 《普濟方》:[卷一百八十六諸痹門]筋痹(附論)
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為筋痹,其狀拘急,屈而不伸引如方天麻丸(出《圣濟總錄》...
- 《圣濟總錄》:[卷第二十]筋痹
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為筋痹。其狀拘急,屈而不伸是也。筋痹不已,復感于邪,內...
- 《醫學綱目》:[卷之十二·肝膽部]諸痹
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
-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卷一]官針第七
宜巨刺之。左取右。右取左也。刺者。燔針劫刺。以取筋痹也。(大經刺巨刺詳素問繆刺論)凡刺有十二節。以應...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四]痹論第四十三篇
痹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
- 更多古籍中的筋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