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結節病 (最后修訂于2015/3/24 13:04:03)[共18853字]
摘要:概述結節病(sarcoidosis)又稱肉樣瘤病,還有Boeck肉樣瘤,Schaumann良性淋巴肉芽腫病和Besnier凍瘡樣狼瘡等名稱,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慢性多系統肉芽腫性疾病。除堅實無破潰又無自覺癥狀的皮膚損害外,還可侵入粘膜、淋巴結、骨骼及身體內部器官而稱全身性類肉瘤病。臨床上以雙側肺門淋巴結腫大、肺浸潤及皮膚、眼睛損害為主要表現,肉芽腫結節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常見于青壯年,臨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變,以雙肺門淋巴結腫大、肺浸潤、眼及皮膚損害為特征。肝、脾、淋巴結、唾液腺、心臟、神經系統、肌肉、骨骼和其他器官亦可受累。當具有典型的臨床和X線表現,同時組織學上具有非干酪上皮樣細胞肉芽腫即可做出診斷,但應除外其他肉芽腫性疾病。該病的免疫學特征為皮膚遲緩樣過敏反應受到抑制及Ⅰ型輔助T細胞(TH1)免疫反應增強,同時可見循環免疫復合物及B細胞反應增高。結節病由英國醫生Hutchison于1877年首先報道,曾一度被稱為Mortimer病、Boeck病、Schaumann病、鮑氏肉芽腫病、類肉瘤病及良性淋巴肉芽腫病等。直至1940年,“結節病”(sarcoidosis)這一病名方被廣泛采用。......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第十一章 結節病--第一節 總論
第十一章 結節病第一節 總論 結節病(sarcoidosis)是一種多系統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腫性疾病。常侵犯肺、雙側肺門淋巴結,臨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變,其次是皮膚和眼的病變,淺表淋巴結、肝、脾、腎、骨髓、神經系統、心臟等幾乎全身每個器官均可受累。本病為一種自限性疾病,大多預后良好,有自然緩解的趨勢。 結節病的發病情況,世界各地頗有不同,在寒冷的地區和國家較多,熱帶地區較少。瑞典年發病率最高
- 胸部結節病的影像學表現
結節病(sarcoidosis)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系統性疾病,全身多個器官均可受累,以病變處非干酪樣上皮細胞肉芽腫形成為特征[1],90%以上有肺的改變[2]。近年來結節病的發病率有所上升[3]。由于缺少特征性的臨床表現,所以其影像學表現往往成為提示結節病的診斷依據。 1結節病流行病學[4] 各種族和民族均可見結節病的發病,男、女均可受累,女性發病率略高,多見于20~40歲的年輕人。在寒冷的地
- 結節病
概述結節病(sarcoidosis)是一種多系統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腫性疾病。常侵犯肺、雙側肺門淋巴結,臨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變,其次是皮膚和眼的病變,淺表淋巴結、肝、脾、腎、骨髓、神經系統、心臟等幾乎全身每個器官均可受累。本病為一種自限性疾病,大多預后良好,有自然緩解的趨勢。結節病的發病情況,世界各地頗有不同,在寒冷的地區和國家較多,熱帶地區較少。瑞典年發病率最高,為64/10萬,尸檢實際患病率
- 肺結節病18例誤診分析并文獻復習
肺結節病是累及肺部的肉芽腫性疾病之一,是結節病的常見臨床類型。結節病通常多系統多器官受累,90%以上侵犯雙肺、雙側肺門淋巴結[1]。我院1989-2004年共收治46例,其中誤診18例(39%)。現將有關資料加以分析并結合有關文獻復習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18例均為1989年9月-2004年8月收住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患者。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齡25~59歲,平均(37±
- 心臟結節病
心臟結節病系指局限于心臟的結節病,也可以是全身性結節病累及心臟的一種表現形式。自Bernstein等首次報告結節病的心臟損害后,晚近認為心臟受累的病例并非少見。國外尸檢資料表現心臟結節病占結節病患者的27%~70%,較之一般報道的發生率(13%~25%)則明顯居高。 1病因 結節病病因迄今仍未明了。有人認為結節病系結核桿菌感染誘致長期網狀內皮系統反應,或為突變的結核桿菌所致,但二者在病變性質、
- 肺結節病12例臨床與纖支鏡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結節病的特點,提高正確診斷率。方法對經病理證實的12例肺結節病的臨床及纖支鏡檢查情況予以分析。結果肺結節病纖支鏡直視下異常率達75%,其中有25%可見氣管、支氣管壁小結節,TBLB+TBB聯合確診率達79.15%。結論通過纖支鏡檢查,特別是支氣管黏膜活檢和肺組織活檢有助于結節病的診斷。【關鍵詞】肺結節病纖支鏡Analysisonbronchoscopyof12casesofpul
- 胸內結節病螺旋CT診斷價值及文獻復習(附11例報告)
結節病是一種臨床較少見的、原因未明的多系統肉芽腫性疾病,以胸內結節病最為多見,約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1]。本病無特異臨床表現,大部分病例是在常規胸部X線檢查時發現,隨著胸部CT檢查的普及,螺旋CT、高分辨CT在臨床中的應用,對縱隔及肺內病灶的顯示更加清晰,了解并掌握胸內結節病的影像學特點,有助于提高臨床醫師和放射科醫師的診斷意識及鑒別診斷能力,減少誤診。尤其近年來一些微創活檢技術(如縱隔鏡)
- 胸部結節病的CT診斷
關鍵詞結節病;胸部;計算機體層成像 結節病是一種病因未明的以非干酪性肉芽腫炎癥為特征的多系統疾病,可累及全身各處,但以呼吸道為著,胸內淋巴結和肺是最常受累的器官。近年來結節病的發病率有所上升[1],由于缺少特征性的臨床表現,所以其影像學表現往往成為提示結節病的診斷依據。CT的應用提高了其診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6月—2005年3月16例經臨床和病理證實的胸部結節病病例,回顧
- 結節病
【概述】結節病(Sarcoidosis)又稱肉樣瘤病,還有Boeck肉樣瘤Schaumann良性淋巴肉芽腫病和Besnier凍瘡樣狼瘡等名稱。為一種慢性肉芽腫病。堅實無破潰又無自覺癥狀的皮膚損害外,還可侵入粘膜、淋巴結、骨骼及身體內部器官而稱全身性類肉瘤病。【診斷】1981年Battesti提出一個綜合性診斷標準。根據此標準可以正確提高診斷。但這一標準較繁瑣。1985年我國結節病科研組提出了診斷標
- 肺部結節病的影像學診斷
【摘要】目的探討影像學對肺部結節病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分析1996年1月~2006年12月36例肺部結節病患者的臨床及影像資料。結果肺部結節病臨床表現不典型,胸部X線片及常規CT僅表現為肺門增大,以雙側多見,易誤診為肺結核或腫瘤,HRCT可明確顯示肺門腫塊及肺內病變的細節,結合纖維支氣管鏡活檢或淋巴結、皮下結節等組織活檢,即可明確診斷。結論影像學對胸部結節病的診斷及隨訪具有重要價值。【關鍵詞】肺
- 肺內結節病灶的影像分析
【關鍵詞】肺內結節病灶;影像分析 利用CT平掃(必要時作高分辨掃描HRCT、薄層掃描技術)加CT增強掃描,探討并掌握肺內結節病灶的影像特點及其良惡性鑒別診斷的一些重要特征。 1資料與方法 采用東芝16排CT機,對50例肺內結節病灶患者認真對照分析,選取比較典型的20例患者(炎性為6例,結核性為5例,肺泡癌為1例,過敏性肺炎為2例,結節病為2例,胸膜間皮瘤為1例,朗格漢斯巨細胞為1例,錯構瘤
- 多排螺旋CT動態增強掃描對良、惡性肺結節的鑒別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總結孤立性肺結節病變在多排螺旋CT動態增強掃描的規律性表現和特征,提高多排螺旋CT對肺結節病變良、惡性鑒別診斷的正確率。方法提取81例經病理證實的肺孤立性結節CT動態增強掃描資料,分析強化值、時間—密度曲線及強化形態對良、惡性結節的鑒別價值。結果惡性結節增強前后的CT值提高程度(21.4~39.1HU)明顯高于良性結節(4~13HU)。惡性結節的主要強化形態是完全性強化或不規則強
- 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技術在鑒別結節病與增殖性結核病中的應用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年第30卷第9期中國研究者利用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檢測結節病和結核病病理組織中結核分枝桿菌DNA,以探討結核分枝桿菌在結節病發病中的作用及本方法在結節病與增殖性結核病鑒別中的應用價值。研究者以上海市肺科醫院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結核病組30例、結節病組31例和正常對照組(其他疾病)15例,利用定量PCR檢測用石蠟
- 結節病8例臨床分析
結節病為病因未明的免疫介導的系統性疾病,可累及多個臟器,其臨床表現輕微,缺乏特異性體征。筆者在浙一醫院進修期間總結了1998~2003年呼吸科和胸外科經活體組織學確診的8例患者臨床資料。為探討其臨床表現及診斷以提高對該疾病的認識,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8例患者中,男2例,女6例,年齡26~40歲,平均35歲。1.2臨床表現咳嗽、乏力3例,氣促2例,低熱1例,結節性紅斑1例,頸部淋
- 結節病誤診淋巴瘤及治療1例
結節病是一種原因未明的非干酪性類上皮細胞肉芽腫性疾病,可侵犯全身臟器,尤其好侵犯胸部器官(肺、胸內淋巴結),病理特征為非干酪性類上皮細胞肉芽腫,經體檢發現伴有癥狀者約40.9%,除呼吸系統癥狀外(如咳嗽、胸悶、發熱、胸痛、痰血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肺外表現(如關節酸痛、吞咽困難、面癱、皮疹、淺表淋巴結腫大等),近年國內報道發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其可侵犯各個器官,臨床表現無特異性,X線胸片易與中央型肺
- 肺結節病誤診為肺結核病的臨床分析
結節病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全身多臟器和組織內均可發生的肉芽腫性疾病。該病對機體危害大,以肺結節病為最常見類型,其臨床表現和肺結核相似,容易誤診。隨著先進儀器的使用和診療護理技術的不斷提高,肺結節病早期可以確診、治愈。 1臨床資料 患者,女,36歲,因“咳嗽、咳痰、低熱、食欲不振”于1999年11月3日入院。體檢:體溫37.5℃,脈搏82次/min,血壓16/11kPa。皮膚黏膜無黃染,無皮疹,頜
- 結節病胸膜病變分析并文獻復習
2006年08月14日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Vol.29No.4P.243-24611(北京)為了分析結節病胸膜病變的臨床特征,探討鑒別診斷方法。研究者回顧性分析確診的有病理證據的結節病32例,報告以胸膜病變為主要表現的典型病例,對臨床特點和鑒別診斷進行分析。檢索國內文獻中結節病胸膜病變的病例報告和病例總結,分析其發生率和臨床特征。結果1989年至2004年共確診胸內結節病32例,以胸腔積液
- 中國研究者探討電視縱隔鏡聯合CD4/CD8對縱隔結核和結節病的診斷價值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年第30卷第8期中國研究者探討了電視縱隔鏡聯合檢測CD4/CD8在縱隔結核病和結節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者回顧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5年9月我院單純縱隔病灶診斷不明行電視縱隔鏡檢查患者90例,應用免疫組化法對病理證實為結節病、結核病或不典型肉芽腫的患者57例檢測CD4/CD8的表達情況。結果發現縱隔病灶活檢確診為結節病37例,結核病14例,淋巴瘤15例,原因
- 結節病1例誤診分析
【關鍵詞】結節病;誤診 1病例資料 患者,女,38歲。因咳嗽、咳痰伴發熱半個月入院。自述于2009年1月15日受涼后出現發熱、咳嗽、噴嚏、伴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門診予克林霉素靜滴同時口服感冒藥均無效。2009年2月1日在上級醫院拍胸片示:支氣管炎。于2月3日住院治療,入院查體: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散在的干性啰音,血常規未見異常。先后給予頭孢三代、氨溴索等靜滴無好轉,每日下午體溫在37.5~
- 電視輔助胸腔鏡在孤立性肺結節診療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討利用電視輔助胸腔鏡對孤立性肺結節病人進行診治的體會。方法回顧分析2001年以來利用電視輔助胸腔鏡對18例孤立性肺結節病人進行診治的體會。全組病人共18例,18例病人中有16例成功的進行了電視輔助胸腔鏡肺楔形切除術,2例中轉開胸。結果18例病人均獲得了準確的診斷:8例為肺癌,其中腺癌5例、細支氣管肺泡癌2例、鱗癌1例,良性病變中包括結核球6例,錯構瘤2例,軟骨瘤、炎癥各1例。全組病
- 螺旋CT動態增強掃描對良、惡性肺結節的鑒別
【摘要】目的探討螺旋CT動態增強掃描對肺孤立性結節病變的良、惡性鑒別診斷價值。方法經病理證實的78例肺孤立性結節,平掃后,以2ml/s速率注入造影劑后1、2、3、4、5min薄層掃描。分析強化值、時間—密度曲線及強化形態對良、惡性結節的鑒別價值。結果惡性結節的強化值(38.6±14.9)HU明顯高于良性結節(18.5±16.4)HU(P<0.01)。周圍型肺癌的主要強化形態是完全性強化及周圍性強化
- 肺部彌漫結節影的CT診斷及鑒別診斷
【摘要】目的探討肺部彌漫性結節病變的CT表現及鑒別診斷。方法回顧性分析28例經臨床及肺活檢病理證實的以肺部彌漫性結節為主要征象的CT資料。結果血行播散型肺結核11例,血源性肺轉移瘤8例,塵肺3例,結節病2例,細支氣管肺泡癌2例,過敏性肺炎1例,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1例。結論需要熟悉各種疾病的常見表現,緊密結合臨床和CT表現加以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關鍵詞】肺;結節;鑒別診斷具有肺部彌漫結
- 肺內炎性結節病16例CT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討肺內炎性結節病的CT特征。方法 全部患者經螺旋CT平掃及增強掃描。除常規肺窗及縱隔窗觀察外還可調節窗寬窗位顯示結節特征。結果 顯示所有結節無鈣化,衛星灶及肺門淋巴結腫大,結節大小10mm×15mm~30mm×40mm,以類圓形和不規則形為主。分葉2例,無分葉14例,有毛刺3例,充血征模糊征陽性13例,胸膜反應增厚12例,增強掃描無強化6例,邊緣強化10例。窗寬1500~
- 超聲造影在診斷肝臟強回聲結節病變中的應用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超聲造影在診斷肝臟強回聲結節病變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在CPS程序下行實時灰階超聲造影觀察病灶回聲變化過程。結果不同類型的結節造影后有不同的變化特點。結論新近開展的超聲造影技術,極大提高了超聲的定性診斷水平。【關鍵詞】超聲;造影;肝臟回聲肝臟強回聲結節是包括一類多種良性或惡性的肝臟占位性病變,對不同性質的結節治療方式大不相同。準確地鑒別診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二維灰階超聲和彩色多普勒超聲
- 肺結節病46例病理及胸部CT特征
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年30卷8期-561-564頁醫學空間(MEDcyber.com)2月4日消息,目的探討肺結節病的病理和影像學特征,提高臨床診斷水平。方法回顧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在北京協和醫院住院的46例肺結節病患者的病理和影像學資料。結果46例肺內結節病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細胞為0.47±0.18,CD4/CD8為6.63±4.51,血清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
- 研究者探討肺結節病46例病理及胸部CT特征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年第30卷第8期中國研究者探討了肺結節病的病理和影像學特征,提高臨床診斷水平。研究者回顧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在北京協和醫院住院的46例肺結節病患者的病理和影像學資料。結果46例肺內結節病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細胞為0.47±0.18,CD4/CD8為6.63±4.51,血清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水平為(47±16)U/L。12例胸部CT表現為
- 1例慢性進行性結節病的病情觀察及護理
我院在2005年診治了1例慢性進行性結節病病例,患者入院時已處于病情危重期,經過醫護人員積極努力進行救治,患者病情由危重期轉為恢復期,隨訪現已完全康復。護理工作在此次救治過程中起到了積極作用,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1病歷摘要患者,女,68歲,2005年5月28日11∶00來院就診。訴半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陣發性咳嗽,咳少量白色痰,伴發熱、乏力等,近20余天咳嗽加重,咳白色黏液痰,伴中度呼吸困難、心
- 彩色多普勒超聲評價乳腺結節病變
【摘要】目的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乳腺結節病變中的價值。方法對70例乳腺結節病變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分析其二維聲像圖及彩色多普勒(CDFI)的特征。結果利用二維超聲成像可直觀無創性顯示乳腺病變及其與周圍組織關系,以及內部結構特征。通過彩色血流信號、RI、PI、Vmax等值進行分析、判斷結節的良惡性。準確率、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90%、89%、91%。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作為一種無創性檢查方法對乳
- 以上腹脹痛為首發癥狀的結節病1例
1病歷摘要 患者,女,54歲。主因“間斷上腹脹痛2個月”入院。患者于2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脹痛,間斷發作,以晨起為重,可自行緩解。無發熱、惡心、嘔吐、腹瀉等不適。查體: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均正常。雙眼瞼輕度水腫,結膜充血,雙上瞼皮下可觸及結節,大小約0.5cm×0.5cm,右頸部可觸及一腫大淋巴結,大小約1.0cm×1.0cm,右上肢前臂可觸及一結節,大小約1.0cm×1.0cm,心肺未見
- 甲狀腺結節病理診斷的臨床特點探討
【關鍵詞】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腺葉切除術;病理診斷甲狀腺結節是常見病,以良性居多,但由于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逐年增加,占甲狀腺腫瘤的2.7%~17%,應該引起重視。為了探討甲狀腺結節的實驗室檢查方法、治療方案和手術方式的選擇,本文對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85例甲狀腺結節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現總結報告如下。1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本組患者85例,其中男20例,女65例,年齡5~70
- 胸內結節病1例報告
多發結節影伴雙側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無明顯異常發現。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檢查未見癌細胞。未找到抗酸桿菌,氣管刷片未查到抗酸桿菌,未見癌細胞。病理診斷:(1)右下肺葉內黏膜慢性炎;(2)右下肺葉后基黏膜慢性炎。67Ga核素掃描:可見雙側淚腺及鼻腔有明顯放射性攝取,使面部似呈“熊貓樣”改變;雙側肺門有大量異常放射性攝取,為典型“八”字樣改變;雙肺野無明顯異常放射性攝取。符合肺結節病表現
- 甲狀腺結節性病變70例的影像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甲狀腺結節病變的CT影像表現及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我院從2008年2月—2010年2月間70例經手術病理確診的甲狀腺病變資料。結果甲狀腺癌12例,甲狀腺腺瘤33例,結節性甲狀腺腫25例。CT診斷符合率67.2%,CT報告病變檢出率98%。結論CT在甲狀腺結節病變診斷中的重要作用。【關鍵詞】CT;甲狀腺病變;診斷 TheCTanalysisof70casesforthyroidnod
- 結節病和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細胞亞群及白介素水平的測定
【摘要】目的探討結節病(sarcoidosis,Sar)和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extrinsicallergicalveolitis,Eaa)患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淋巴細胞亞群及各種炎性細胞之間的關系。方法分別對24例Sar患者和24例Eaa患者的外周血及BALF中的IL-2、IL-4進行了測定,同時測定所有患者BALF中的T淋巴細胞
- 肺部結節性病變的影像學診斷
【摘要】目的探討肺內結節性病變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回顧性分析50例均有完整的臨床、實驗室、胸部X線片、高分辨CT(HRCT)檢查資料經手術、病理和臨床觀察證實,對其平片及CT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對孤立性結節病同時進行了強化掃描。病灶直徑多為1.0~3.0cm,平均2.7cm。彌漫結節性病變29例,孤立結節性病變21例。結果肺部結節性病變在影像學上的表現各有其特點與區別。結論影像學對肺部結節性病
- 肺部彌漫性病變的影像學研究
其中肺轉移癌14例,細支氣管肺泡癌3例,癌性淋巴管炎1例;心源性15例,各種原因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肺間質性肺水腫7例,肺泡性肺水腫6例,含鐵血黃素沉著癥1例;膠原性5例,其中系統性紅斑狼瘡肺炎2例,結節病2例,韋氏肉芽腫1例;創傷性3例。嚴重車禍傷導致創傷性濕肺;少見和特殊6例,其中肺血管肉瘤1例,塵肺1例,肺廣泛性間質纖維化1例,長期吸風油精引起肺損傷1例,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1例,縱隔惡性淋巴瘤
- 高頻超聲診斷坐骨結節囊腫的價值分析
【關鍵詞】微波;坐骨;結節病;囊腫隨著超聲儀器及超聲檢查技術的不斷進步,超聲檢查結果更加貼近病理及手術所見,在肌肉骨骼系統中的應用亦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多的淺表部位疾病得到及時診治。坐骨結節囊腫是外科的常見疾病,近年來多根據超聲檢查而診斷,本文回顧分析了我院超聲診斷坐骨結節囊腫18例,旨在探討超聲診斷該病的價值。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全部病例均為我院門診及住院患者,男5例,女13例,年
- 縱隔淋巴結結核23例的影像分析
巴結;計算機斷層掃描 近年來隨著CT在胸部影像檢查的普及,特別是其在縱隔檢查的優勢,越來越多的縱隔腫大淋巴結被檢出,使許多疾病得以早診斷、早治療。能夠引起縱隔腫大淋巴結的疾病很多,常見有淋巴瘤、結節病、淋巴結結核等。現將我院2004~2005年確診的23例縱隔淋巴結結核之影像表現進行分析,討論縱隔淋巴結結核的CT特點。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抽取我院2004~2005年確診的縱隔淋巴
- 肺內孤立結節性病灶CT診斷
【關鍵詞】肺孤立結節性病灶CT診斷 肺內孤立結節(SPN)是指孤立小結節(≤3cm)的良、惡性病變。SPN是影像學診斷的難題之一,由于孤立性結節是指直徑≤3cm的團塊狀病灶,故孤立性結節影的高分辨率、低噪聲比、圖像質量穩定、高清晰度等是發現結節的重要因素之一,該病灶在日常工作中常見且常很難做出比較明確診斷,結節進一步增大對診斷比較容易,但與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又相互矛盾。為了
- 第十章 彌散性肺間質疾病--第一節 概述
胞系統的間接作用而發生急性肺泡炎。在特發性肺纖維化,活化的巨噬細胞釋出中性粒細胞趨化因子,吸引中性粒細胞至下呼吸道。同時還釋放纖維結合蛋白,吸引成纖維細胞至肺泡壁的發炎部位,促使成纖維細胞增生;而在結節病,活化T淋巴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Ⅱ,使淋巴細胞數量增多,釋放單核細胞趨化因子,吸引和激活單核細胞,引起肉芽形成。 在肺泡炎癥階段,如去除致病因素,或接受治療,其病變可以逆轉;當急性肺泡炎轉為慢性
- 雙重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嬰兒的重度細支氣管炎
大量細支氣管炎患兒的涌入而中止”。2001-2002年冬,山普和同事比較了普通兒科病房中度疾病患兒和兒科重癥監所室需要機械通氣的重病患兒hMPV和hMSV雙重感染的發病率。結果發現,后組兒童中的雙重感染多于前組10倍。鑒于上述發現,山普說,“今后調查重度細支氣管炎的研究必須要控制多重病毒感染”。類固醇可抑制心臟結節病的左心室重塑《美國心臟病學雜志》(AmericanJournalofCariolo
- 臨床可通過超聲導引下鎖骨上淋巴結抽吸活檢
2005年05月24日《健康報》鎖骨上區是多種癌癥和其他疾病(結節病、淋巴瘤等)淋巴結轉移的最終共同通道,因此這里經常作為腫瘤淋巴結取活檢的地方。盡管該區淋巴結一般較表淺,但異常淋巴結并不容易觸及,因而活檢也有一些困難,需借助影像學儀器的幫助,超聲導引下鎖骨上淋巴結抽吸活檢就是選擇之一。這種方法快速、簡單、甚少發生合并癥,可以取代經皮肺活檢及其他侵襲性更大的取材方法,甚至可以避免較大范圍的開胸(
- 肺間質性疾病的高分辨CT掃描表現
【關鍵詞】肺間質病變;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肺間質病變是以肺泡單位慢性炎癥和纖維化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組疾病,常見的有特征性肺間質纖維化、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的肺間質纖維化、膠原病性肺間質纖維化、結節病等,其CT表現為兩肺分布的肺間質結構異常。在檢查方法上首先采用常規CT掃描,然后針對某些層面行高分辨CT(HRCT)掃描,現在多層螺旋CT的常規使用讓HRCT在診斷肺間質病變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分
- 青年人肺癌75例影像分析
RIS系統,診斷水平受照片質量限制,這種情況在基層醫院更為明顯。(4)病灶表現不典型,即使回顧性閱片,也不能單從影像學角度提出明確診斷。屬這種情況42例,占誤診的84%,也是我們分析的重點。當病灶呈結節狀、斑片狀等多形態改變時,特別是位于肺葉的尖后段,或下野背段的病灶,容易誤診為肺結核。另外,中心型肺癌阻塞支氣管,常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與支氣管內膜結核難于區別,此時結核有關化驗檢查有助于鑒別診
- 多排螺旋CT對肺部彌漫性病變的診斷優勢
常規CT更準確和敏感。小葉間隔增多、增厚多見于間質性肺病。如肺出血、纖維化、炎癥細胞或腫瘤細胞浸潤的結果。增厚的小葉間隔在形態上可表現為光整,念珠狀和不規則形,前者多為肺水腫,后者多為淋巴性轉移、結節病、塵肺等,不規則小葉間隔增厚者以特發性肺間質或其他間質性肺炎為多見。小葉核心異常及蜂窩的出現是DLD終末期的標志,表現為支氣管增厚或肺動脈分支的管徑增粗,多見于間質性肺水腫、肺淋巴轉移、結節病、肺
- 肺部彌漫結節影的CT診斷
【摘要】目的分析14例表現為肺部彌漫性結節影病例的CT表現,探討CT在肺部彌漫性結節影診斷中的價值和限度。方法14例均行CT平掃,其中4例加增強檢查。結果4例血型播散型肺結核,其中2例伴有上肺空洞;2例矽肺;3例兩肺廣泛結節狀轉移癌;1例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含鐵血黃素沉著;2例結節病;2例Wegener肉芽腫。結論緊密結合臨床和CT表現加以綜合分析,熟悉各種疾病的常見表現,尤其是某些特征性改變,
- 超聲造影對肝硬化小結節樣病灶的顯像觀察
學雜志2007年16卷4期225-229醫學空間(MEDcyber.com)12月24日消息,CEUS提高了超聲顯像對肝硬化相關小結節病灶的定性診斷價值,通過識別CEUS增強時相和模式的差異可為臨床早期診斷和鑒別診斷提供較準確可靠的依據,有望對癌變過程中并發小結節樣病灶的發展、演進及其病理類型作出初步判斷。肝硬化是指由一種或多種原因長期或反復損害肝臟,導致廣泛的肝實質損害,肝細胞壞死,纖維組織增
- 解放軍總醫院呼吸內科學試題(博士)2004年
X5題,共20分)PAV通氣模式、Ampc酶、VAP、BOOP、呼吸阻力二、填空(4分X5題,共20分)肺曲菌病的治療藥物————。急性肺栓塞最有診斷價值的檢查————。按解剖及臨床表現的不同,肺癌可分為————兩類。根據血氣分析結果的不同,呼吸衰竭可以分為哪兩種類型————。胸部結節病的典型影象學表現——————。三、簡答題(10分X6題,共60分)支氣管哮喘的分級治療抗感染治療中的降階梯治療
- 第59章 高血鈣危象
dl)或以上,稱甲旁亢危象。表59-1高鈣血癥的病因和發生機理(1)骨吸收增加惡性腫瘤(異源性PTH綜合征、腫瘤未伴骨轉移、腫瘤伴骨轉移、淋巴系腫瘤、多發性骨髓瘤等)、甲亢、制動(2)腸鈣吸收增加結節病、乳堿綜合征(3)尿鈣排出減少噻嗪類利尿劑(4)骨吸收和腸鈣吸收均增加維生素D過量(5)骨吸收、腸鈣吸收均增加、尿鈣排出減少甲旁亢(6)其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危象、特發性嬰兒高鈣血癥、粘液性水腫、
- 縱隔鏡在僅以縱隔占位為表現的疾病診斷中的價值
肢水腫、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等癥狀,則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極大。前上縱隔病變以淋巴瘤(7/18例)、胸腺腫物(4/18例)、小細胞癌(4/18例)為主;中縱隔的病變以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11/37例)、結節病(9/37例)、小細胞癌(7/37例)和淋巴結反應性增生(6/37例)為主;合并肺門淋巴結腫大的縱隔病變以結節病(32/41例),小細胞癌(5/41例)和結核(3/41例)為主。可見經縱隔鏡行縱隔
- 經支氣管鏡肺活檢對彌漫性肺實質疾病的診斷價值
,該項研究目的是評價經支氣管鏡肺活檢(TBLB)在彌漫性肺實質病變診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北京協和醫院住院、經TBLB檢查且具有完整臨床資料的肺部彌漫性疾病患者416例,男157例,女259例,平均年齡(42.6±18.9)歲。結果416例中124例(29.8%)經支氣管鏡肺活檢確診,其中結節病52例(41.9%),閉塞型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BOOP/
- 彩超檢查皮下組織結節性疾病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彩超檢查皮下組織 組織結節性疾病 為了探討彩超檢查皮下組織結節性疾病的臨床應用價值,筆者就我科2003年以來對86例皮下組織結節性疾病的彩超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照分析。現總結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齡2~86歲,平均48歲。其中位于胸腰背部33例,手臂及腿部的50例,頭頸部位3例。均于體表觸及包塊。1.2檢查方法采用美國產ACUSO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