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加味黃耆五物湯
2.1 處方
生箭耆30克 子術15克 當歸15克 桂枝尖9克 秦艽9克 廣陳皮9克 生杭芍15克 生姜5片
2.2 功能主治
治歷節風證,周身關節皆疼,或但四肢作疼,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
2.3 加味黃耆五物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 備注
本方是取《金匱要略》治風痹之黃耆五物湯,加白術以健脾補氣,而即以逐痹;當歸以生其血,血活自能散風;秦艽為散風之潤藥,性甚和平,祛風而不傷血;陳皮為黃耆之佐使,能引肌肉經絡之風達皮膚由毛孔而外出也。
2.5 摘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3 《衷中參西》上冊
3.1 組成
生箭耆1兩,于術5錢,當歸5錢,桂枝尖3錢,秦艽3錢,廣陳皮3錢,生杭芍5錢,生姜5片。
3.2 主治
歷節風證,周身關節皆痛,或但四肢作疼,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
3.3 加減
熱者,加知母;涼者,加附子;脈滑有痰者,加半夏。
3.4 各家論述
《金匱》黃耆五物湯治風痹;加白術健脾補氣,即以逐痹;當歸以生其血,血活自能散風;秦艽為散風之潤藥,性甚和平,祛風而不傷血;陳皮為黃耆之佐使,引肌肉經絡之風達于皮膚而外出。
古籍中的加味黃耆五物湯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二十]錦囊治療方論
用消痰鎮墜之餌,不幾更耗陰分乎?乃令空心淡鹽湯吞加味八味丸四五錢,以使真陽藏納,然陽無陰斂,何能久藏...
- 《女科撮要》:[卷上]經候不調
因肝經血少,有因氣虛血弱。主治之法,脾經血燥者,加味逍遙散;脾經郁滯者,歸脾湯;肝經怒火者,加味小柴...
- 《胎產心法》:[卷之上]子煩并五心煩熱及煩躁口干論
用加減參麥湯,又有用知母丸而效者。如肝經火動,加味逍遙散。若腎經火動,宜地黃丸,隨證加味用之。如孕...
- 《胎產心法》:[卷之上]諸血證論
用行血清血之劑,胎必墮而禍不旋踵矣。如肝經怒火,加味逍遙散。膏粱積熱,加味清胃散。郁結傷脾,加味歸脾...
- 《醫學入門》:[外集·卷四雜病分類]內傷類
湯。內傷色欲,陰虛發熱,便硬能食者,滋陰降火湯、加味逍遙散、清骨散。內傷思慮,神昏恍惚,眼燒者,歸脾...
- 更多古籍中的加味黃耆五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