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腳后跟為經外奇穴名。出《備急千金要方》。位于足跟后正中線下緣,足跖后緣處。左右計2穴。主治黃疸、寒暑諸毒。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1]
3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9.
古籍中的腳后跟
-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傷寒方下傷寒發黃第十四]針灸黃膽法
無在。覆面圖第二(風府熱府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腳后跟)風府穴在項后入發際一寸,去上骨一寸針之,治頭...
- 《養生導引法》:[十四、補益門](十)王子喬八神導引法
七次,可消除腰痹、背痛。24、俯臥,兩眼傍看兩腳后跟,伸腰,用鼻吸氣,盡力吸七次。可消除腳中弦痛,...
- 《經穴匯解》:[卷之八奇穴部第十二]四肢第四
上。灸七壯。主治。兩足癱瘓。兩腿無力。(醫綱)腳后跟白肉后際。針灸隨便。治馬黃。黃疽。寒。暑。諸毒...
- 《奇效簡便良方》:[卷一身體]燭卸疳
龜頭半邊溜爛是也,又名蠟燭疳,從內爛出者人腳后跟老皮(瓦上焙研末),黃柏《奇效簡便良方》...
- 《瘍醫大全》:[卷十三正面耳頦部]杼疽門主論
,初出不腫,俱有燎漿,泡漸長大,蝕肉潰膿,先從腳后跟如玳瑁斑點,名曰羨瘡,又名化骨瘡。有骨出,乃肺...
- 更多古籍中的腳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