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堅龍膽為中藥名,是中藥龍膽的一種。出《浙江中藥手冊》。堅龍膽為龍膽科植物堅龍膽(顛龍膽)[1]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和根莖。習稱“堅龍膽”。中藥龍膽的另外三個品種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龍膽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龍膽Gentiana triflora Pall.習稱為龍膽。
3 堅龍膽的原植物形態
《中華本草》:滇龍膽又稱堅龍膽,與前3種不同點在干:無蓮座葉叢,莖生葉多對,二型,下部葉2-4對,鱗片狀,中上部葉片卵狀長圓形、倒卵形或卵形,基部楔形,邊緣略外卷。花多數,簇生枝頂呈頭狀,稀腋生,被包圍于最上部苞葉狀的葉叢中;萼裂片不整齊,2枚大,倒卵狀長圓形,基部狹縮成爪;雄蕊著生于冠筒下部。種子黃褐色。
4 堅龍膽的產地
堅龍膽生于海拔1100~3000m的山坡草地灌叢中、林下及山谷。分布于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
5 堅龍膽的性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堅龍膽表面無橫皺紋,外皮膜質,易脫落,木部黃白色,易與皮部分離。
《中華本草》:滇龍膽根莖結節狀,有1-10余個殘莖,下面有4-30余條根,根細長紡錘形,略彎曲,直徑1~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橫切面中央有白色木。
6 龍膽的性味歸經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龍膽味苦,性寒。歸肝、膽經。
《神農本草經》:"味苦澀。"
《醫學啟源》:"氣寒,味大苦。《主治秘訣》云:性寒,味苦辛。"
《醫學衷中參西錄》:"味苦微酸,性寒。"
7 龍膽的功效與主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龍膽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用于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肝火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強中,驚風抽搐。
《中醫大辭典》:龍膽功在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2]。主治腦膜炎,頭痛,目赤,中耳炎,咽喉腫痛,口苦,脅痛,黃疸,肝炎,膽囊炎,小兒驚癇,熱痢,睪丸腫痛,癰腫瘡瘍,尿路感染,陰部濕疹[2]。
《中藥大辭典》:龍膽具有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的功效。治肝經熱盛,驚癇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濕癢。用于濕熱黃疽、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中華本草》:龍膽清熱燥濕、瀉肝定驚的功效。主濕熱黃疸、小便淋痛、陰腫陰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脅痛口苦、熱病驚風抽搐。
龍膽具有清熱瀉火燥濕的功能[3]。用于濕熱黃疸,陰腫陰癢,白帶,濕疹[3]。如治陰黃的龍膽湯(《圣濟總錄》);治驚疳熱搐的涼驚丸(《小兒藥證直訣》);治小兒驚熱不退,變而為癇的龍膽丸(《太平圣惠方》);治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白帶,陰囊濕疹,以本品配苦參、黃柏等,煎湯內服或外用[3]。
酒龍膽,升提藥力,引藥上行[3]。用于肝膽實火所致的頭脹頭痛,耳鳴耳聾,以及風熱目赤腫痛等[3]。如治肝膽火旺,心煩不寧,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的當歸龍薈丸(《中國藥典》);治肝膽實火而致的目赤腫痛,脅痛口苦及陰腫陰痛,婦女帶下的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治目赤腫痛,胬肉翳障,以酒浸龍膽草配柴胡同用[3]。
《神農本草經》、"主骨間寒熱,驚瘸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
《名醫別錄》:"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利,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
《藥性論》:"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癰腫、治時疾熱黃,口瘡。"
《日華子本草》:"治客忤,疳氣,熱病狂語,瘡疥,明目,止煩。"
《本草圖徑》:"古方治疸多用之。"
《醫學啟源》:"治黃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訣》云:治下部風濕及濕熱,臍下至足腫痛,寒濕腳氣。"
8 關于龍膽
龍膽為中藥名,出自《神農本草經》[2]。
龍膽為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龍膽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龍膽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堅龍膽[1]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和根莖。前三種習稱“龍膽”,后一種習稱“堅龍膽”。龍膽根莖呈不規則的塊狀,長1~3cm,直徑0.3~l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莖痕或殘留莖基,周圍和下端著生多數細長的根。根圓柱形,略扭曲,長10~20cm,直徑0.2~0.5cm;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上部多有顯著的橫皺紋,下部較細,有縱皺紋及支根痕。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色較淺,呈點狀環列。氣微,味甚苦。堅龍膽表面無橫皺紋,外皮膜質,易脫落,木部黃白色,易與皮部分離。
龍膽飲片為不規則的圓形厚片或段,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切面中心有隱現的筋脈點,有裂隙,質脆,易折斷,氣微,味甚苦[3]。酒龍膽色澤加深,略有酒氣[3]。
龍膽味苦,性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用于濕熱黃疸,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肝火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強中,驚風抽搐。酒龍膽,升提藥力,引藥上行[3]。用于肝膽實火所致的頭脹頭痛,耳鳴耳聾,以及風熱目赤腫痛等[3]。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龍膽在處方中常以龍膽、龍膽草、酒龍膽等名稱出現。
詳見龍膽條。
9 參考資料
-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關于勘誤《中國藥典》2010年版有關內容的通知(國藥典綜發〔2010〕246號).2010-09-28.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45.
- ^ [3]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制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80-181.
用到中藥堅龍膽的方劑
- 龍膽草丸
:lóngdǎncǎowán別名:龍膽丸處方:龍膽草、黃連、使君子肉、青皮等分。制法:上為末,豬膽...
- 濟陰散
拼音:jìyīnsǎn處方:龍膽湯加天冬1錢,大云1錢,蒺藜1錢,黃芩1錢,黃柏1錢,石決1錢5分,...
- 小柏湯
《醫心方》卷二十引《小品方》:方名:小柏湯組成:龍膽3兩,黃連2兩,子柏4兩。主治:口瘡。用法用量:...
- 龍膽苦參丸
拼音:lóngdǎnkǔshēnwán處方:龍膽草1兩,苦參3兩。制法:牛膽汁為丸,如梧桐子大。功...
- 龍膽飲
劑約有五首。《銀海精微》卷下方之龍膽飲:組成:龍膽草、梔子仁各二錢,防風、茵陳、川芎、玄參、荊芥穗...
- 更多用到中藥堅龍膽的方劑
用到中藥堅龍膽的中成藥
- 苦膽丸
號:WS3-B-2536-97處方:苦參933g龍膽666g黃柏266g大黃133g郁金133g茵陳...
- 龍膽瀉肝膠囊
g劑型:每粒0.25g。龍膽瀉肝膠囊的主要成份:龍膽、柴胡、黃芩、梔子(炒)、澤瀉、木通、車前子(鹽...
- 龍膽瀉肝丸
的龍膽瀉肝湯,作水丸。組成:黃芩、梔子、甘草、龍膽草、生地黃、當歸各三分,柴胡、澤瀉各一錢,車前子...
- 龍膽瀉肝丸(水丸)
óngdǎnxiègānwán(shuǐwán)龍膽瀉肝丸(水丸)藥典標準:品名:龍膽瀉肝丸(水丸)...
- 龍膽瀉肝丸(大蜜丸)
óngdǎnxiègānwán(dàmìwán)龍膽瀉肝丸(大蜜丸)藥典標準:品名:龍膽瀉肝丸(大蜜...
- 更多用到中藥堅龍膽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堅龍膽
- 《本草新編》:[卷之三(角集)]龍膽草
龍膽草,味苦澀,氣大寒,陰也,無毒。其功專于利水消濕,除黃膽,其余治目、止痢、退熱、卻腫,皆推展之...
- 《原機啟微》:[卷之下]附方
陽足太陽之屬也。自銳而入客主人斜下者,皆用龍膽草,為膽草味苦,與膽味合,少加人參,益三焦之氣,加本...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龍膽
盜汗∶婦人、小兒一切盜汗,又治傷寒后盜汗不止。龍膽草研末,每服一錢,豬膽汁三兩,點入溫酒少許調服。...
- 《景岳全書》:[卷之六十二長集·小兒則古方]小兒
鉤藤鉤防風獨活天竺黃羌活(各三錢)麻黃升麻甘草草龍膽(各二錢)川芎(三錢)蟬蛻(五個,去頭足)上每...
-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四]一切疳第三
。每服五丸或七丸,飯湯下。《劉氏家傳》治疳方。草龍膽(末之)白蕪荑仁(去皮,研。各一兩)上米飲丸如...
- 更多古籍中的堅龍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