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加減第二方為方劑名,即《雜病源流犀燭·六淫門》卷十五引倪涵初方記載的倪涵初治痢第二方[1]。
3 加減第二方的別名
加減第二方[1]。
4 組成
黃連(酒炒六分,生用四分)、黃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白芍藥(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山楂各一錢,桃仁六分,當歸、甘草(炙三分,生用二分)各五分,橘紅、青皮、檳榔、地榆各四分,紅花三分,木香二分[1]。
5 加減第二方的用法用量
6 功能主治
7 運用
孕婦去桃仁、紅花、檳榔[1]。
8 參考資料
古籍中的加減第二方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十二諸疳方治]治諸疳雜證方
糊丸黍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飲下。量大小虛實加減。一方有陳皮木香各半兩。又名益兒丸。鱉甲黃連丸治諸...
- 《濟世神驗良方》:外科附錄
患大毒,腠理秘固,此宜于三味加減緩緩而疏表之,其紅腫未盡,照第三日之方再服一二帖無礙。如不欲表,麻...
- 《普濟方》:[卷一百二十九傷寒門]備列加減方
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桂枝加芍藥湯方(于第二卷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三兩通前共六兩余根據桂枝湯法...
- 《是齋百一選方》:[卷之十九第二十七門]治瘡疹不透
量大小加減徐徐進,三、兩服即紅活。蘇韜光云,其家累世用此甚佳。柿楂子《圖經本草》名糖球兒,第二十三卷...
- 《景岳全書》:[卷之五十八宙集·古方八陣]熱陣
,日三服。小病一料可安,病深者,一料才盡,便可用第二料。第二料∶如前方加蓽茇(一兩)檳榔(五錢)上六...
- 更多古籍中的加減第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