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甲溝炎為病癥名。指指(趾)甲兩旁或甲根部皮下組織的感染。當炎癥只限于指(趾)甲的一側時,稱甲溝炎;炎癥往甲根蔓延至對側時,則成甲周圍炎。[1]
指甲的生長部稱甲基質或甲根,被皮膚覆蓋,指甲的兩側與皮膚皺褶相接,形成甲溝。甲溝炎即指甲板兩側與皮膚皺褶結合部的化膿性感染,是臨床常見的指(趾)部感染性疾病之一。致病菌為皮膚表面的金黃葡萄球菌。可發生于各種輕傷后,多因微小刺傷、挫傷、倒刺(逆剝)或剪指甲過深等損傷而引起。早期局部消炎處理,感染可以控制。形成膿腫后,必須切開治療。
4 疾病名稱
甲溝炎
5 英文名稱
paronychia
6 分類
7 ICD號
M79.8
8 甲溝炎的病因
甲溝炎多發生在指(趾)受傷后,如拔除皮膚倒刺、修剪指甲、嵌甲、小刀割傷等。致病菌為金黃葡萄球菌。
9 發病機制
病菌從傷口侵入,沿甲溝擴散。此時皮下組織充血、水腫、白細胞趨化,繼而損傷的組織細胞變性、壞死、液化;形成半環形膿腫。膿液還可自甲溝—側蔓延到甲根部的皮下及對側甲溝。
10 甲溝炎的臨床表現
開始時,指甲一側的皮下組織發生紅、腫、痛,有的可自行消退,有的卻迅速化膿。膿液自甲溝一側蔓延到甲根部的皮下及對側甲溝,形成半環形膿腫。甲溝炎多無全身癥狀,如不切開引流,膿腫可向甲下蔓延,成為指甲下膿腫(如圖),在指甲下可見到黃白色膿液,使該部指甲與甲床分離。指甲下膿腫變可因異物直接刺傷指甲或指甲下的外傷性血腫感染引起。如不及時處理,可成為慢性甲溝炎或慢性指骨骨髓炎。慢性甲溝炎時,甲溝旁有一小膿竇口,有肉芽組織向外突出。慢性甲溝炎有時可繼發真菌感染。
指甲下膿腫
常先發生在一側甲溝皮下,表現為患側皮膚紅腫,疼痛,一般多無全身感染癥狀。若病變發展,病灶內成膿,紅腫區內有波動感,出現白點,但不易破潰出膿。炎癥還可發生于甲根處或擴展到另一側甲溝,感染加重時可有疼痛加劇和發熱等全身癥狀。由于指甲阻礙膿性物排出,感染可向深層蔓延而形成指頭炎(圖1)。
11 甲溝炎的并發癥
11.1 甲下膿腫
甲溝炎處理不及時,膿腫向甲下蔓延,甲板與甲基質間也發生感染。皮膚指甲周緣腫脹、疼痛劇烈,指甲下可見到黃白色膿液。部分病人會出現低熱,白細胞增高等全身癥狀。
11.2 膿性指頭炎
甲溝炎加重,感染蔓延至指末節皮膚,使指頭腫脹、刺痛。
12 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計數:單側甲溝炎時,一般白細胞無明顯變化,形成甲下膿腫后,因細菌毒素吸收出現全身中毒癥狀時,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13 甲溝炎的診斷
本病診斷要點:①常有刺傷或逆剝損傷史。②指(趾)甲一側或兩側近端紅腫、疼痛、壓痛,或見淺黃色膿液。③重者可有全身癥狀。[1]
13.1 病史
手指有輕度損傷史。
13.2 局部表現
指、趾甲一側或側甲溝之近端發紅,腫脹、疼痛,繼而出現膿點,流膿后可見肉芽組織,甲溝的半環形膿腫。感染蔓延至甲床時,局部積膿可使整個指、趾甲浮起、脫落。
14 甲溝炎的治療
1.甲溝炎早期可用3%碘酊反復涂擦,常可控制感染。未成膿時,局部可用魚石脂軟膏、金黃散糊等敷貼。亦可用短波紫外線、超短波、紅外線等理療。
2.成膿后,可在甲溝處作縱形切開引流。在指根以利多卡因作指神經阻滯麻醉,然后切開。單側皮下膿腫,可在甲溝外側做平行切口;雙側皮下膿腫則需雙側引流。甲根處膿腫,分離后拔除部分或全片指甲(但不可過于損傷其基底組織,以免失去日后指甲再生能力),以充分引流甲下膿液。
需要注意的是:甲溝兩側和甲后皺襞不可同時切開,以免甲后皺壁回縮,甲根外露,出現畸形甲生長(圖2)。
3.抗生素應用:早期可口服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阿莫西林等;術后可注射抗菌藥。
4.針灸治療:手部感染以針刺靈臺為主。針感以放散到病變處為佳,強刺激,不留針,配刺合谷、八邪(刺血)。足部感染取行間為主穴,配刺太沖、三陰交、八風(刺血),手法同上。病灶部位紅腫、化膿時,嵌甲者應修除部分指(趾)甲,清除膿液,然后用熏灸器熏灸局部30~60分鐘,進行包扎。每日1次。并用三棱針點刺患指(趾)端出血,療效更佳[1]。
15 預后
甲溝炎及時治療,15~20天可愈合,不影響指甲的生長。
16 甲溝炎的預防
妥善處理手指倒刺,正確修剪指甲,剪指甲不宜過短,預防嵌甲;注意勞動保護,手指有微小傷口時,可涂2.5%碘酊、碘伏等,用無菌紗布包扎保護,預防感染。
17 相關藥品
碘酊、魚石脂、利多卡因、磺胺、磺胺甲噁唑、氧、甲氧芐啶、阿莫西林
18 相關檢查
白細胞計數
19 參考資料
治療甲溝炎的穴位
- 趾
上腳的后上方,近耳舟部。主治病癥:耳穴·趾主治甲溝炎、趾部疼痛等。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針、壓籽法、刺...
- 指
。耳穴·指位于耳舟頂端。主治病癥:耳穴·指主治甲溝炎、手指疼痛和手指麻木。刺激方法:一般用毫針、壓...
- 支溝
,咽腫,暴痦,咳嗽,心絞痛,胸脅痛,胸膜炎,肩周炎,上肢癱瘓,嘔吐,便秘,產后血暈,脅肋痛,肘臂痛...
- 蠡溝
,腰背拘急,脛部酸痛,現代又用蠡溝穴治療子宮內膜炎,腸疝痛,睪丸炎,性機能亢進,睪丸卒痛,遺精,足...
- 飛虎
,咽腫,暴痦,咳嗽,心絞痛,胸脅痛,胸膜炎,肩周炎,上肢癱瘓,嘔吐,便秘,產后血暈,脅肋痛,肘臂痛...
- 更多治療甲溝炎的穴位
治療甲溝炎的方劑
- 桂附地黃丸
內皮層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較厚、木化,有稀疏細孔溝(澤瀉)。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直徑32~88μ...
- 六味地黃丸
內皮層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較厚,木化,有稀疏細孔溝(澤瀉)。(2)取本品水蜜丸6g,研細;或取小蜜...
- 云南紅藥散
~3倍量,搖勻,靜置分層,取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甙Rb...
- 云南紅藥膠囊
~3倍量,搖勻,靜置分層,取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甙Rb...
- 外用跌打止痛膏
附錄ⅠQ)。功能與主治促進骨質愈合,活血化瘀,消炎,消腫,止痛。用于閉合性骨折,扭挫傷等骨科病癥及...
- 更多治療甲溝炎的方劑
治療甲溝炎的中成藥
- 桂附地黃丸
內皮層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較厚、木化,有稀疏細孔溝(澤瀉)。石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直徑32~88μ...
- 六味地黃丸
內皮層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較厚,木化,有稀疏細孔溝(澤瀉)。(2)取本品水蜜丸6g,研細;或取小蜜...
- 云南紅藥散
~3倍量,搖勻,靜置分層,取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甙Rb...
- 云南紅藥膠囊
~3倍量,搖勻,靜置分層,取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甙Rb...
- 外用跌打止痛膏
附錄ⅠQ)。功能與主治促進骨質愈合,活血化瘀,消炎,消腫,止痛。用于閉合性骨折,扭挫傷等骨科病癥及...
- 更多治療甲溝炎的中成藥
甲溝炎相關藥物
- 維A酸片
g。【不良反應】(1)唇炎、黏膜干燥、結膜炎、甲溝炎、脫發。(2)高血脂,多發生于治療后2~3個月...
- 復方硝酸益康唑乳膏
癬、股癬、花斑癬;尿布性皮炎;念珠菌性口角炎;甲溝炎;由真菌、細菌所致的皮膚混合感染。【用法用量】...
- 克霉唑溶液
癬、股癬、手癬、足癬、花斑癬、頭癬以及念珠菌性甲溝炎。【規格】1.5%【用法用量】涂于洗凈患處,一...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斑癬;3.尿布性皮炎;4.念珠菌性口角炎;5.甲溝炎;6.由真菌、細菌所致的皮膚混合感染。【規格】...
- 硝酸咪康唑溶液
【適應癥】用于體癬、股癬、手癬、足癬、花斑癬、甲溝炎,也可用于皮膚念珠菌病。【規格】2%【用法用量...
- 更多甲溝炎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甲溝炎
- 《子午流注說難》:[上卷本輸穴說難]十二別絡
絡。在足大指本節骨后一寸。吾國古史。以火德旺者曰炎帝。以土德旺者曰黃帝。黃帝姓公孫。名軒轅。公孫穴...
-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鼻塞]鼻鼽
甲》〕鼻鼽不利,窒氣塞,僻,多涕,鼽衄有癰,迎香主之。鼻鼽不得息,不收涕,不知香臭,及衄不止,水溝...
- 《西池集》:詠性功十八首
不出來。明暗休將世務分,閑來覓得己前身。惺惺不得炎涼態,生死全拋得至真。回春子曰∶九天之上,九泉之...
- 《對山醫話》:卷一
徐靈胎曰∶千年之木,往往自焚,蓋陰盡火炎,物理然也。余謂積穢溝渠,必多擁塞。人能味此,老人之疾,非純...
- 《飲食須知》:[卷一]水火
卒難備,用真麻油燈或蠟燭火,以艾莖燒點于炷,滋潤炎瘡,至愈不痛也。其戛金擊石鉆燧八木之火,皆不可用...
- 更多古籍中的甲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