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2 《圣濟總錄》卷一四四:活血散
2.1 處方
蝙蝠(炙干)1枚 當歸(切、焙)骨碎補(去毛)桂(去粗皮)補骨脂(微炒)各15克 大黃(銼,炒)60克
2.2 制法
上藥六味,研細過篩。
2.3 功能主治
2.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空腹時用溫酒調下,薄荷醋湯送下亦得。
2.5 摘錄
《圣濟總錄》卷一四四
3 《中醫正骨經驗概述》:活血散
3.1 處方
乳香15克 沒藥15克 血竭(生)15克 貝母9克.羌活15克 南木香6克 厚樸9克 川烏(制)3克 草烏(制)3克 白芷(生)24克 麝香1.5克 紫荊皮(生)24克 生香附15克 炒小茴9克 甲珠15克 煅自然銅15克 獨活15克 川斷15克 虎骨15克 川芎15克 木瓜15克 上安桂(去皮)9克 當歸(酒洗)24克
3.2 制法
上藥二十三味,共研細末。
3.3 功能主治
3.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開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一般扭、挫傷用6~15克,可視傷處大小酌量用。
3.5 注意
3.6 摘錄
《中醫正骨經驗概述》
4 《醫學入門》卷八:活血散
4.1 活血散的別名
血竭活血散
4.2 處方
赤芍5錢,歸尾5錢,紅花5錢,紫草5錢,木香2錢,血竭1錢。
4.3 制法
上為末。
4.4 功能主治
痘色淡白,或熱極血焦不紅活。
4.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4.6 各家論述
1.《痘學真傳》:當歸、赤芍、血竭、紅花皆行血之品,紫草涼解郁毒,木香、川芎流走氣血。
2.《成方切用》:氣貴利而不貴滯,血貴活而不貴凝。木香、川芎調其氣滯,赤芍、歸尾、紫草、紅花、血竭理其血凝。
4.7 摘錄
《醫學入門》卷八
5 方出《醫學入門》卷八,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活血散
5.1 處方
黃耆2兩,當歸2兩,川芎2兩,白芷2兩,續斷2兩,鹿茸2兩,黃芩2兩,細辛2兩,干姜2兩,附子2兩,芍藥2兩。
5.2 制法
上為末。
5.3 功能主治
槍傷,腹裂腸出者。
5.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先飲酒,次服藥5錢匕,日3服。
5.5 摘錄
方出《醫學入門》卷八,名見《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
6 《活人書》卷二十一:活血散
6.1 活血散的別名
小活血散、止痛活血散
6.2 處方
白芍藥1錢。
6.3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主疹子或出不快;痘疹血虛血熱,已出未盡,煩躁不寧,腹痛。
6.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小活血散(《醫學入門》卷八)、止痛活血散(《醫方考》卷六)。
6.5 摘錄
《活人書》卷二十一
7 《衛濟寶書》卷下:活血散
7.1 處方
7.2 制法
上為末。
7.3 功能主治
7.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錢,溫水調下,1日3次,如大腫赤疼痛,用麥冬5錢搗爛熱調令清,以鵝毛刷在痛腫瘢上。
7.5 摘錄
《衛濟寶書》卷下
8 《癥因脈治》卷四:活血散
8.1 處方
8.2 功能主治
8.3 摘錄
《癥因脈治》卷四
9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活血散
9.1 活血散的別名
9.2 處方
當歸、川芎各等分。
9.3 制法
上為細末。
9.4 功能主治
痘瘡出得稠密,血弱,色不潤澤而干者。
9.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錢,紅花湯調下。
9.6 摘錄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10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活血散
10.1 活血散的別名
10.2 處方
赤芍藥。
10.3 制法
上為細末。
10.4 功能主治
瘡疹已出不快。
10.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如圣散(《普濟方》卷四○三)。
10.6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11 《楊氏家藏方》卷一
11.1 方名
活血散
11.2 活血散的別名
小活血散
11.3 組成
白花蛇5兩(頭緊細者),草烏頭10兩,川烏頭5兩,防風2兩半。
11.4 主治
大風疾,諸風,渾身頑麻搔癢成瘡。
11.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臨服藥時,先于食后將真大風油1錢并麝香少許,用清茶或酒調服;續將活血散每服1字,濃煎貫眾湯點茶清調下。更量疾勢加減服。
11.6 制備方法
上4味,同煮香熟為度,濾出,先去防風不用;次將白花蛇(去皮骨)炙干;次將草烏頭(去皮臍,焙)取5兩;又次將川烏頭(去皮臍)取2兩半外,別入草烏頭(生,去尖)5兩,又入川烏(生,去皮臍)2兩半,一處為細末;再入血竭1兩(別研),麝香半錢(別研),和勻。
11.7 用藥禁忌
切忌雞肉。
12 《醫方類聚》卷一九二引《施圓端效方》
12.1 方名
活血散
12.2 組成
苦葶藶。
12.3 功效
活血軟堅。
12.4 主治
惡瘡死肉腫硬。
12.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用好油調勻,掃死肉上。
12.6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13 《活幼心書》卷下
13.1 方名
活血散
13.2 組成
當歸(酒洗)半兩,生干地黃(酒洗)半兩,川芎半兩,紅花半兩,赤芍藥半兩,蘇木半兩,甘草3錢。
13.3 主治
13.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14 《產乳備要》
14.1 方名
活血散
14.2 組成
當歸4兩,川芎4兩,白芍藥4兩,柴胡4兩,肉桂(去粗皮)2兩。
14.3 主治
14.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6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稍熱服。
14.5 制備方法
上為粗末。
14.6 附注
15 《外科啟玄》卷十二
15.1 方名
活血散
15.2 活血散的別名
茜根活血湯
15.3 組成
白芍藥1兩,茜根5錢(酒洗)。
15.4 主治
痘根窠紅散而不附者。
15.5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酒煎服之。
15.6 附注
茜根活血湯(《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16 《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16.1 方名
活血散
16.2 組成
16.3 主治
撲墮傷損。
16.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7 《明醫雜著》卷六
17.1 方名
活血散
17.2 組成
白芍藥1兩(酒炒),紫草茸1錢半。
17.3 主治
痘疹已出未盡,煩躁不寧,肚腹疼痛。
17.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匙,糯米湯調下。
17.5 制備方法
上為末。
18 《得效》卷十八
18.1 方名
活血散
18.2 組成
綠豆粉。
18.3 主治
打撲傷損手足。
18.4 活血散的用法用量
厚敷損處,須數遍貼滿,以紙花將杉木皮1片縛定。
18.5 制備方法
于新鐵銚內炒令真紫色,新汲水調令成稠膏。
古籍中的活血散
- 《醫學入門》:[外集·卷五小兒門]附∶小兒病機
山楂、羌活。有痘出身痛,肉皴痘密者,勻氣散、小活血散。惟脹貫時作痛不忌。熱癢清內虛實表。諸痛為實,...
- 《景岳全書》:[卷之六十三長集·痘疹詮古方]痘疹
每服一錢,或二錢,木香湯下。芎歸湯(十五)亦名活血散。大能養營起痘。當歸(倍用)川芎上為細末。每服...
- 《奇效良方》:[瘡診論卷之六十五瘡疹論藥方]瘡子因吐利內虛自陷者第十三
一百二十八、活血散。治是瘡疹證不出,或出而遲,或出而倒靨者,皆宜服之。上用白芍藥炒為細末,用溫酒調...
- 《證治準繩·幼科》:[集之五·心臟部三痘瘡(中)]起發證治
形)加燒人屎治之。如不潤澤而干者,此血弱也,用活血散加消毒飲與之。如不起發,不紅活,平灰白者,此氣...
- 《醫學正傳》:[卷之八小兒科]痘疹
。輕者,消毒飲或葛根升麻加芍藥湯。肉腠密者,宜活血散、勻氣散。)諸癢為虛。(凡血氣不足多癢,此證所...
- 更多古籍中的活血散
活血散藥品說明書
- 調經活血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活血調經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獨圣活血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舒筋活血定痛散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七味解毒活血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千山活血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三七活血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膠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益痔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消痛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跌打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風寒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十味活血丸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跌打活血散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止痛膠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止痛散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東方活血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鎮痛膠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綠子活血化瘀茶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止痛膏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活血止痛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獨圣活血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舒筋活血定痛散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0年修訂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