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4 六淫之一·火邪
火邪為六淫之一[1]。是與溫、熱、暑等病邪同一屬性而較甚者[1]。指具有炎上、易傷津耗氣、生風動血,且易擾動心神特點的邪氣[2] 。火邪無明顯季節性[3] 。
5 太陽傷寒誤用火熏所致之病·火邪
火邪為病證名。指太陽傷寒誤用火熏所致之病[1]。《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圊血(便血),名為火邪。”
6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6.
-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60.
治療火邪的穴位
- 而明
多血之經,其為病多燥火,故商陽穴可用于治療燥熱或火邪上炎引起的頭面五官病。有開竅醒神、清熱消腫之功。...
- 絕陽
多血之經,其為病多燥火,故商陽穴可用于治療燥熱或火邪上炎引起的頭面五官病。有開竅醒神、清熱消腫之功。...
- 商陽
多血之經,其為病多燥火,故商陽穴可用于治療燥熱或火邪上炎引起的頭面五官病。有開竅醒神、清熱消腫之功。...
- 大都
汗不出。經外奇穴名·大都:大都為經外奇穴名。為八邪之一。出《奇效良方》:“大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虎...
- 鬼枕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此穴禁灸,諸風穴多忌灸,以火入風穴則走竄愈烈也。猶爐灶之火,得風則旺也,慎之...
- 更多治療火邪的穴位
治療火邪的方劑
- 助腑祛除湯
黃連2錢,枳殼1錢,白薇2錢,白芥子3錢。主治:火邪犯膻中之府,一時臥倒,口吐痰涎,不能出聲,發狂亂...
- 補中益氣湯
溫,只加佛耳草、款冬花各5分;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
- 升發二陳湯
陳湯主治痰郁,動則喘滿或嗽,寸脈沉滑者。治痰郁,火邪在下焦,大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水煎服。加生姜3片...
- 人參固本湯
為生氣之本,三臟互相灌溉,則根本固。附注:溫病乃火邪燥證,人參固為補元氣之神丹,但恐偏于益陽,恣意投...
- 濟生散
姜蠶、酒洗紫草、梅花蕊、鳳尾草。功能主治:麻疹,火邪相搏,胃竅受邪,狂亂譫語,吐瀉驚候。摘錄:《麻癥...
- 更多治療火邪的方劑
治療火邪的中成藥
- 和胃安眠丸
服,一次2~3丸,一日1次(睡前服)。注意:燥熱火邪過盛者及孕婦慎用。規格:每丸重9g貯藏:密封。天...
- 沉香化氣丸
姜汁。主治:《證治寶鑒》卷五之沉香化氣丸主治肺受火邪,氣得炎上而致滯氣逆氣上氣,有升無降,熏蒸清道,...
- 安魂散
,茯苓5錢,天花粉3錢。功能主治補土瀉火,消痰逐邪。主肺氣虛而中邪,目見鬼神,口出胡言,或說刀斧砍...
- 清心丸
銼)1兩。主治:熱盛夢泄,恍惚,膈壅舌干。經絡中火邪,口瘡咽燥。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濃煎麥門...
- 清心蓮子飲
,助氣化而達州都,地骨退肝腎之虛熱,柴胡散肝膽之火邪,黃芩、麥冬,清熱于心肺上焦,使苓、車前,利濕于...
- 更多治療火邪的中成藥
火邪相關藥物
- 參茸蛾補腎助陽膠囊
良反應】【禁忌】兒童、孕婦禁用;陰虛火旺、外感實邪未解及下焦濕熱內蘊者禁服。【注意事項】1.忌辛辣...
- 靈芝桂圓酒
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3.邪實體壯者慎用。4.本品宜飯前服用。5.服藥二周或...
- 塞雪風濕膠囊
本品宜飯后服用。3.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其它瀉火及滋補性中藥。4.熱痹者不適用,主要表現為關節腫...
- 追風除濕酒
;不勝酒者慎服。3.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其它瀉火及滋補性中藥。4.熱痹者不適用,主要表現為關節腫...
- 骨力膠囊
本品宜飯后服用。3.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其它瀉火及滋補性中藥。4.熱痹者不適用,主要表現為關節腫...
- 更多火邪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火邪
- 《傷寒論輯義》:[卷二]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劑。實為發散肺經火郁之藥。彼蓋以喘而胸滿。為肺有火邪實熱之證。湯中有麻黃杏仁。專于泄肺利氣。肺氣泄利...
- 《傷寒纘論》:[卷上]太陽下編
身體枯燥。小便難。大便秘。手足擾動。譫妄噦逆。乃火邪內熾。真陰立盡之象。非藥力所能勝者。必其人小便尚...
- 《注解傷寒論》:[卷三]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第六
胃中燥熱,躁煩而譫語,至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火邪勢微,陰氣復生,津液得復也,故為欲解。火邪去,大...
-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卷二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論二首、方三首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
- 《金匱要略心典》:[卷中]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得之。奔豚具如下文。吐膿有咳與嘔之別。其從...
- 更多古籍中的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