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huǒ
2 英文參考
fir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lame[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ignis[朗道漢英字典]
pyro-[朗道漢英字典]
to get very angry[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3 五行之一·火
火為五行之一[1][2]。其性屬陽,屬熱[1]。指一類陽性、熱性的事物或亢進的狀態[2]。
4 生理性的火
火指生理性的火,為陽氣所化,是生命的動力[1][2]。具有溫養機體,促進臟腑氣化功能的作用。如少火、命門之火等[2]。
5 外感病因之一·外火
火為病因,外感六淫之一[1],又稱外火。與暑熱同性,但無明顯季節性[1]。
火乃熱之極,風寒暑濕燥入里皆可化火。火為陽邪,其性上炎,傷于人,多見高熱、惡熱、煩渴、汗出、脈洪數等癥。擾亂神明,則出現心煩、失眠、狂躁妄動,神昏譫語。火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陰液,故臨床表現,除熱象外,還有口渴喜飲、咽干舌燥,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津傷液耗的癥狀。火邪又能生風動血,而表現為肝風內動、血熱妄行的證候,如高熱、抽搐、頸項強直、目睛上視、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膚斑疹等癥狀。火之為病,有內外之分,屬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溫熱邪氣所致,屬內生者,則常由臟腑陰陽失調而成。[3]
6 病機之一·內火
內火為病機,其并非由體外侵入,而是由于臟腑功能活動失調所產生的,能夠形成類似外火證候的邪氣,為了使之與外感六淫相區別,稱為內火[4]。火乃熱之極,臟腑功能失調,七情內郁,能夠化火[3]。火之為病,有內外之分,屬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溫熱邪氣所致,屬內生者,則常由臟腑陰陽失調而成[3]。
內火主要是臟腑陰陽偏盛偏衰的表現,其中陽盛者屬實火,病變涉及心、肝、肺、胃,而以心、肝為主,其癥狀為口舌糜爛,目赤口苦,頭痛,心煩躁怒,咽喉干痛,齒齦腫痛等;陰虛者屬虛火,病變涉及肺、腎、心、肝,而以肺腎為主。其癥見五心煩熱,低熱盜汗,顴紅,咽干目澀,頭暈耳鳴等。[3]
內火多由情志抑郁、勞欲過度,影響臟腑陰陽失調而成。《素問·調經論》說:“陰虛生內熱,陽盛生外熱”,以及“氣有余便是火”就是指的內生之火。[3]
內火的辨證應以虛實為綱,結合臟腑病位,采取相應的治法[3]。
6.1.1 實火
6.1.1.1 心火熾盛
病機概要:多由情志之火內發所致。
治療法則:清心瀉火。
方藥舉例:瀉心湯之類。
6.1.1.2 肝火亢盛
病機概要:多由肝郁化火,氣火上逆所致。
主要脈證:頭痛眩暈,面紅目赤,耳鳴如潮,口苦咽干,煩躁易怒,脅肋灼痛,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療法則:清肝瀉火。
方藥舉例:龍膽瀉肝湯之類。
龍膽瀉肝湯(《蘭室秘藏》):龍膽草、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柴胡、生地黃(近代方有黃芩、梔子)
6.1.2 虛火
6.1.2.1 腎虛火動
主要脈證: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咽干舌燥,眩暈耳鳴,健忘少寐,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遺精陽興,舌紅而干,脈細數。
治療法則:滋腎降火。
方藥舉例:知柏地黃丸之類。
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
6.1.2.2 肺虛火壅
主要脈證:干咳短氣,痰少且稠,或痰中帶血,口干咽燥,聲音嘶啞,骨蒸潮熱,五心煩熱,顴紅躁怒,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療法則:潤肺滋陰清火。
百合固金丸(《醫方集解》引趙蕺庵方):生地黃、熟地黃、麥冬、貝母、百合、當歸、炒芍藥、甘草、玄參、桔梗
秦艽鱉甲散(《衛生寶鑒》):地骨皮、柴胡、秦艽、知母、當歸、鱉甲、青蒿、烏梅
7 病理性的各種機能亢進·火
火指病理性的各種機能亢進的表現[1]。
參見化火:化火為病機[6]。病理性的各種功能亢進的表現[6]。分虛實兩類,實者為外邪所化,虛者由陰虛之變[6]。凡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或陰液的虧損,或氣血痰食的阻滯,均可在一定條件下化火,出現病理性功能亢進,而同時津液消耗增加[6]。臨床表現參見實火和虛火條[6]。
8 五運之一·火運
火運為五運之一。土、金、水、木、火在地為五行,五行之氣運化在天。
9 火形之人
火形之人,應“徵”。有右徵、少徵、質徵、上徵、判徵五種類型。火形之人為陰陽二十五人之一種。
10 艾火·火
火指艾火[1]。《黃帝內經靈樞·背俞》:“以火補者,勿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11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60.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6.
- ^ [3]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
-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7.
- ^ [5]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10.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1.
治療火的穴位
- 脈穴
經穴。脈,經脈;穴,穴位。《補輯肘后方·治卒為湯火所灼成瘡及灸瘡方第七十八》:“凡灸不依《明堂》脈...
- 穴法
指取穴的方法。②指治病選穴的法式。如《醫學入門》的雜病穴法。③指處方。如《銀海精微》:爛弦火穴法。...
- 穴生穴
穴應是小腸經的穴位。因為甲屬膽木,木生火,小腸屬火。再下一個開穴應為胃經的穴位,因為火能生土,土屬...
- 龍淵
骨。屬足少陰腎經。然谷是足少陰腎經的滎穴,五行屬火。此穴在舟骨之下,舟骨古稱然骨,故名然谷。然谷穴...
- 然谷
骨。屬足少陰腎經。然谷是足少陰腎經的滎穴,五行屬火。此穴在舟骨之下,舟骨古稱然骨,故名然谷。然谷穴...
- 更多治療火的穴位
治療火的方劑
- 治牙仙丹
:治牙仙丹組成:玄參1兩,生地1兩。主治:臟腑之火旺上行,牙齒痛甚不可忍,涕淚俱出。用法用量:水煎...
- 導火湯
錢,車前子3錢,甘草1錢,澤瀉2錢。功能主治:導火解氛。主有火之腹痛,腹痛欲死,手按之而更甚。胃火...
- 解熱化斑湯
法用量:以上分兩,各隨經絡見癥,斟酌多寡用之。胃火盛,可加生石膏,恐其胃爛也;血斑凝結過甚者,少加...
- 家秘瀉白散
,身重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而肺有熱者。用法用量:胃火,加石膏;肝火,加黃芩;心火,加黃連;腎火,加黃...
- 燙火藥
拼音:tànghuǒyào《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名:燙火藥別名:燙火散組成:地榆炭8兩,黃柏4兩...
- 更多治療火的方劑
治療火的中成藥
- 玄參甘桔顆粒
次10g,一日3~4次。功能主治:清熱滋陰、祛痰利咽。用于陰虛火旺,虛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腫痛。...
- 消火止痢丸
頁)。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止痢。用于痢疾,腸火腹瀉,消化不良。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3~6g,...
- 牛黃西羚丸
項規定(附錄ⅠA)。功能與主治:解熱祛風,清心降火,寧志安神,舒氣止嗽。用于心火上炎,頭眩目赤,煩...
- 宮方潤腸栓
uan標準編號:WS3-B-3629-98處方:火麻仁芝麻桃仁荊芥穗制法:以上四味,火麻仁、芝麻、...
- 挨癖丸
拼音:āipǐwán別名挨痞丸處方代赭石(火煅,醋淬至碎,研10分細)3錢,青皮(去白)3錢,木香...
- 更多治療火的中成藥
火相關藥物
- 燒燙寧噴霧劑
熱等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7.切勿置本品于近火及高溫處并嚴禁劇烈碰撞,使用時勿近明火。8.用藥...
- 傷痛克酊
肛門等黏膜處。皮膚破潰處禁用。4.切勿置本品于近火及高溫處并嚴禁劇烈碰撞,使用時勿近明火。5.經期...
- 傷益氣霧劑
使用,癥狀嚴重者應去醫院就診。8.切勿置本品于近火及高溫處并嚴禁劇烈碰撞,使用時勿近明火。9.用藥...
- 紫云膏
品。【功能主治】消熱解毒,去腐生肌。用于輕度水、火燙傷。【用法與用量】外用適量,攤于紗布上貼患處,...
- 燒燙傷膏
品。【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輕度水、火燙傷。【用法與用量】涂敷患處。【禁忌】【注意事項...
- 更多火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火
- 《黃帝素問直解》:[卷之七]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三篇
六元正紀之義。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金木水火土營運之數,寒暑燥濕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四]六元正紀大論
(元者,大也。六元者,謂風火燥濕寒熱六者,為天地之大道。五運六氣之義,本篇論之獨詳,故曰正紀也。)...
- 《醫述》:[卷一·醫學溯源]水火
經義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素...
-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八]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
運和平。與六氣無犯也。或逆天氣者。如丙子丙午歲。火運司天。而行水運。甲辰甲戌歲。水運司天而行土運也...
- 《素問經注節解》:[外篇卷之五]至真要大論
,其化以熱;太陰司天,其化以濕;少陽司天,其化以火;陽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陽司天,其化以寒。以所臨...
- 更多古籍中的火
火藥品說明書
- 彈性火棉膠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1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化學藥品使用說明書)
- 清肺抑火膏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肺抑火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肺抑火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大黃瀉火散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火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火梔麥膠囊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火梔麥片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風火眼藥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彈性火棉膠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清火爽口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清火口膠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清火養元膠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功勞去火膠囊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功勞去火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清肺抑火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清火梔麥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四黃瀉火片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