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化州陳皮 (最后修訂于2015/11/19 9:57:17)[共336字]
摘要:概述化州陳皮為中藥名,出自《本草從新》,為《識藥辨微》記載的化橘紅之別名。別名柚皮橘紅、化州陳皮來源及產地蕓香料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L.)Osbeckvar.tomentosaHort.或柚C.grandis(L.)Osbeck的外果皮。主產廣東、廣西等地。性味歸經苦、辛,溫。入脾、肺經。功能主治燥濕化痰,下氣健胃。治咳嗽氣喘,痰多,嘔吐噫氣,食積。用法用量煎服:3~6g。運用柚的種子名柚核,煎服治小腸疝氣。化學成分外果皮含揮發油,內有檸檬醛、牻牛兒醇、芳樟醇等。果實含柚皮苷、新橙皮苷、枳屬苷等。藥理作用柚皮苷注射對小鼠、大鼠實驗性炎癥均有明顯抗炎作用,并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抵抗力。此外,對小鼠的病毒感染、X射線照射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本草害利》:[脾部藥隊〔瀉脾次將〕]橘皮
〔害〕氣味辛溫,能耗真氣。凡中氣虛,氣不歸元,忌與耗氣藥同用。胃虛有火嘔吐,不宜與溫熱香燥藥同用。陰虛咳嗽生痰,不宜與半夏、南星等同用。化州陳皮,消伐太峻,不宜濫用。〔利〕苦辛溫,入肺、脾、胃三經。止嗽定嘔清痰,理氣和中妙品。留白補胃偏宜,去白疏通專掌。化州陳皮,苦能泄氣,又能燥濕,辛能散氣,溫能和氣,同補氣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橘絡辛溫,宣氣通絡,治絡用為引經,酒炒用。橘紅
- 《本草從新》:[卷十果部]橘皮
能除寒發表。(皮能發散皮膚。)氣雖中和。亦損真元。無滯勿用。廣產為勝。皮濃不脆。有豬棕紋。(福建產者、名建皮、力薄、浙江衢州出者、名衢皮、更惡劣矣。)陳久者良。故又名陳皮。(陳則烈氣消、無燥散之患、半夏亦然、故同用、名二陳湯。)治痰咳。童便浸曬。治痰積。姜汁炒。入下焦。鹽水炒。(化州陳皮、消痰甚靈、然消伐太峻、不宜輕用、況此物真者絕少、無非柚皮而已。)《本草從新》清·公元1644-1911年吳儀洛
- 《本草分經》:[原例(次序略經更定)手太陰肺]廣皮
辛苦溫,入脾肺氣分,能散能和,能燥能瀉,利氣調中,消痰快膈,宣通五臟,統治百病。入和中藥留白,入疏通藥去白,亦名橘紅,兼能除寒發表,廣產為勝名廣皮,陳者良名陳皮。化州陳皮消伐太峻,不宜輕用。橘肉生痰聚飲。《本草分經》清姚瀾公元1644-1911年
- 廣東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化州市麻疹流行病學特征,預測麻疹的流行趨勢,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對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發病資料進行分析。結果5年共發現病例60例,病例以低年齡組為主,尤以散居兒童居多,占總病例的63.3%。結論化州市麻疹工作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重點是消滅免疫空白人群和加強2歲和4歲適齡兒童麻疹的復種工作,提高麻疹接種質量和免疫成功率,以達到控制和消
- 化州市學生家長網癮綜合征知識和態度
【摘要】 目的了解化州市學生家長網癮綜合癥知識知曉程度和態度,為預防學生患網癮綜合癥提供依據。方法2005年12月,利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對化州市部分學生家長網癮綜合癥知識認知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結果325名調查對象中,“對長時間上網對學習不好”的知曉率在89%以上,“互聯網內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我國規定年滿18歲才可以進網吧”2個問題的知曉率在75%以上外,其余各項網癮綜合癥知識的知
- 《本草綱目拾遺》:[卷七果部上]化州橘紅
洗),遠志肉甘草汁制,鉤藤、防風、化州橘紅、姜衣、羌活、茯苓、天麻、石菖蒲各五錢,以上不可見火,曬干;蟬蛻三十個,白附子六錢,共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開水下。按∶百草鏡廣東高州府化州出陳皮,去白者名橘紅,今亦罕得。土人以柚皮代之,出售外方,價亦不貴。辨別之法,須先看皮色筋味,如皮皺粗色黃而濃,內多白膜,味反甜帶辛者,乃乳柑皮也,只堪點茶,不堪入藥;皮極濃而泡松,紋極細而色黃,內多膜無
- 《冷廬醫話》:[卷五]藥品
木云∶阿魏最難得真,諸書皆言極臭,恐防作吐,蓋肆中皆以胡蒜白偽造也。余有友人因自不同,江浙去西番萬里,而肆中所售阿魏甚賤,其偽可知,且極臭傷胃,有損無益,勿用可也。余謂藥之無真,如桑寄生、川郁金、化州陳皮之類,求之肆中,悉皆他物,以之治病,必不見效,均當勿用。冬雪水(臘雪更佳)救時疫不熱癥,獲效最速。余在杭州,每遇冬雪,即取藏壇中,咸豐戊午四月,輿夫王姓發熱身腫,嘔吐不食,心口大熱,似有一大塊塞住
- 趙宇謝培山盧平華王祥紅:枳實、枳殼、青皮和陳皮等藥材中辛弗林含量測定研究,
驗收集到枳實、枳殼、青皮、陳皮以及化橘紅、香櫞、佛手和橘核藥材共95份,其中枳實藥材20份(6個為江西道地藥材);枳殼藥材22份(9個為道地藥材);陳皮藥材37份;青皮藥材10份;化橘紅3份(2個為化州道地藥材);香櫞藥材2份;佛手藥材和橘核藥材各1份。2.試劑和儀器Agilent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譜儀(包括1315A全自動進樣儀;G1315BDAD二極管陣列檢測器;恒溫柱溫箱);萬分之一電子
- 陳皮、橘紅及化橘紅的區別
皮與橘紅。果實成熟時采摘,剝取果皮,用文火烘干或陰干稱為陳皮或橘皮。果實成熟時取新鮮橘皮,用刀削取外層果皮,晾干或曬干稱為橘紅。橘皮去白留紅者為橘紅。化橘紅來源與上述兩種中藥同科不同種。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grandisOsbeckvar.tomentoaHort或柚CitrusgrandisOsbeck的干燥未成熟外果皮。前者習稱“毛橘紅”,后者習稱“光七爪”。陳皮入藥歷史悠久,首載于《
- “新會陳皮”有了“護身符”
2006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并公告新會柑和新會陳皮這兩個產品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今年10月,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定又通過了省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新會柑》和《地理標志產品新會陳皮》。“省地方標準《地理標志產品新會柑》和《地理標志產品新會陳皮》的通過,標志著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以后凡是用低價購入的外地柑制作的陳皮將不能冠以‘新會’二字,一經發現將依法查處。”新會陳皮協會
- 無子陳皮梅
無子陳皮梅作者:
- 陳皮梅
陳皮梅作者:
- 陳皮的多種功用
陳皮,為蕓香科常綠喬木植物橘及其同屬多種植物的成熟果實之果皮,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干燥,生用,又名橘皮。陳皮以陳久者為佳,故稱陳皮,也稱貴老,且以廣東新會柑、茶枝柑的柑皮品質最好,處方名廣陳皮、新會皮。元代王好古也說“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故曰紅皮、陳皮”。中醫認為,陳皮性味辛、苦、溫,入脾、肺經;有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適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噯氣、惡心、嘔吐及濕阻中
- 陳皮不是越陳越好
筆者在藥品檢驗工作中發現,一些藥店、醫院經營、使用的陳皮顏色晦暗、氣味淡薄,質量較次,達不到藥用要求。通過筆者了解,一些醫院、藥店的調劑人員和藥師對陳皮的質量標準缺乏了解,存在著片面認識。認為陳皮顏色差些、氣味淡些,不會影響藥用。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應引起大家的注意。 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的果皮,其主要含有揮發油。陳皮味苦、辛,性溫,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所以陳皮具有
- RP-HPLC法同時鑒別含甘草和陳皮的中成藥
摘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RP-HPLC),在同一色譜條件下,同時對古甘草和陳皮的中成藥進行定性鑒別。流動相為甲醇:水(63:37)含0.005mol/L氫氧化四丁基銨,pH6.50;254nm波長處檢測;柱溫40℃;ShimpackCLCODS(6.0mm×150mm)為分析柱。在該條件F可同時對甘草、陳皮定性鑒別。并測定了各中成藥中甘草酸的含量。關鍵詞:反相高效液相色譜中成藥甘草陳發定性鑒別
- 蛇膽陳皮散
,展開,展距8cm,取出,晾干,噴以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處方蛇膽汁 100g 陳皮(蒸) 600g制法 以上二味,陳皮粉碎成細粉,與蛇膽汁混勻,干燥,粉碎,過篩,即得。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B)。功能與主治 順氣化痰,祛風健胃。 用于風寒咳嗽,痰多嘔逆
- 陳皮
陳皮 陳皮 PericarpiumCitriReticulatae (英)TangerinePeel 別名 紅橘、大紅袍、川橘。 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ianco的果皮。 植物形態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4m.葉互生,單身復葉;葉片披針形或橢圓形,長4~11cm,寬1.5~4cm先端漸尖,全緣或為波狀鈍鋸齒,具半透明油點。花單生或數朵生于枝端和葉腋,白
- HPLC法測定小兒參術健脾口服液中的陳皮苷含量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北京 100050 小兒參術健脾口服液是由黨參、白術、陳皮等13味中藥組成的復方制劑,其功能是開胃、健脾和止瀉。為控制制劑質量,選擇活性成分明確的陳皮藥材作為測定品種。陳皮中主要活性成分為陳皮苷,其測定方法有聚酰胺薄層分離后用庫倫滴定法或紫外分光光度法[1],高效薄層掃描法[2]和高效液相色譜法[3]。本文敘述了用聚酰胺柱分離收集樣品后采用ODS色譜柱,建立一種靈敏、專屬
- 藥用植物柑橘(陳皮)黃龍病
藥用植物柑橘(陳皮)黃龍病 柑橘學名CitrusreticulataBlanco別名橘皮。屬蕓香科常綠小喬木。以果皮(陳皮)、橘核、橘絡、橘葉、青皮入藥。具理氣健胃、燥濕化痰之功效。長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我國栽植的柑橘,品種很多,大多可入藥。如茶枝柑(大紅柑)、福橘、朱橘、大紅孢、溫州密柑、樟頭紅、乳橘、黃巖密橘、天臺密橘等。癥狀柑橘黃龍病又稱黃梢病或黃枯病。枝、葉、花、果及根部均可顯癥,尤以夏、
- 陳皮
中藥名稱陳皮拼音名Chenpi英文名PERICARPIUMCITRIRETICULATAE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 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 果實成熟后,剝取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性狀陳皮常剝成數瓣,基部相連,有的呈不規則的片狀,厚1~4mm。 外表面橙紅色或紅棕色,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點狀油室,內表面淺黃白色,粗糙,附
- 蛇膽陳皮膠囊
蛇膽陳皮膠囊藥品名稱:蛇膽陳皮膠囊生產企業:蕪湖鳳凰松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ZZ-3416-皖衛藥準字(1996)第201472號規格:0.3g/粒劑型:膠囊劑省份:安徽省申請編號:1999386公告號:26公告日期:2000-12-21保護級別:2級保護起始日:2000-12-21保護終止日:2007-12-21保護期限:7年批件號:2000220證書號:2000121保護品種號:ZYB2072
- 高效液相法測定健胃消食片中陳皮苷的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健胃消食片的質量標準,以便能更好的控制健胃消食片的質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對陳皮中陳皮苷的含量進行測定。結果對陳皮苷分別在0~0.72μl(r=0.9997)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平均回收率為99.05%,RSD=1.45%。結論所建立的方法可準確進行定量檢測,能排除其他成分干擾,重復性好,可作為該制劑的質量控制和評價。 【關鍵詞】高效液相法;健胃消食片;HPLC;陳皮苷 健胃消
- 陳皮揮發油的氣相色譜/質譜分析
摘 要:用GC/MS分析復方制劑平胃散中的一種單味藥材陳皮的揮發油化學成分及其相對含量,對色質聯用儀產生的二維數據借助直觀推導式演進特征投影(HELP)法來分辨以得到組分的純色譜和質譜,根據組分的色譜保留時間和質譜對組分進行定性,繼而用總體積積分法定量。本文分離出53個組分,其中鑒定了34個組分,約占其揮發油總量的96.08%。Abstract:Amethodfordeterminingchemi
- 蛇膽陳皮散
,展開,展距8cm,取出,晾干,噴以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處方蛇膽汁 100g 陳皮(蒸) 600g制法 以上二味,陳皮粉碎成細粉,與蛇膽汁混勻,干燥,粉碎,過篩,即得。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B)。功能與主治 順氣化痰,祛風健胃。 用于風寒咳嗽,痰多嘔逆
- 蛇膽陳皮液
蛇膽陳皮液藥品名稱:蛇膽陳皮液生產企業:武漢大鵬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90)衛藥準字Z-26號規格:10ml/支劑型:口服液省份:湖北省申請編號:1999340公告號:27公告日期:2001-5-10保護級別:2級保護起始日:2001-5-10保護終止日:2008-5-10保護期限:7年批件號:2001101證書號:2001090保護品種號:ZYB2072001090是否同品種:功能主治: 本
- 蛇膽陳皮口服液
蛇膽陳皮口服液藥品名稱:蛇膽陳皮口服液生產企業:江西南城制藥廠批準文號:(90)衛藥準字Z-09號規格:10ml/支劑型:口服液省份:江西申請編號:98083公告號:20公告日期:1999-5-10保護級別:2級保護起始日:1999-5-10保護終止日:2006-5-10保護期限:7年批件號:99128證書號:99088保護品種號:ZYB20799088是否同品種:非同品種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順
- 陳皮揮發油的氣相色譜/質譜分析
摘 要:用GC/MS分析復方制劑平胃散中的一種單味藥材陳皮的揮發油化學成分及其相對含量,對色質聯用儀產生的二維數據借助直觀推導式演進特征投影(HELP)法來分辨以得到組分的純色譜和質譜,根據組分的色譜保留時間和質譜對組分進行定性,繼而用總體積積分法定量。本文分離出53個組分,其中鑒定了34個組分,約占其揮發油總量的96.08%。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課題(29875007)。作者單位
- 《本草新編》:[卷之五(羽集)]橘皮(陳皮、青皮)
橘皮,味辛、苦,氣溫,沉也,陰中之陽,無毒。陳皮治高,青皮治低,亦以功力大小不同也。入少陽三焦、膽腑,又入厥陰肝臟、太陰脾臟。青皮,消堅辟,消瘟瘧滯氣,尤脅下郁怒痛甚者須投,卻疝疏肝,消食寬胃。橘紅名陳皮,氣味相同,而功用少緩,和中消痰,寬脅利膈,用之補,則佐補以健脾;用之攻,則尚攻以損肺。宜于補藥同行,忌于攻劑共用。倘欲一味出奇,未有不倒戈而自敗者也。或問陳皮留白為補,去白為攻,然乎?此齊東之語
-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卷二主治指掌]陳皮
陳皮,味辛苦性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其用有二∶留白補胃和中;去白消痰泄氣。《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元李東垣公元1271年—1368年
- 《湯液本草》:[卷之五果部]陳皮
,則補脾胃;無白術,則瀉脾胃。然勿多用也。《珍》云∶益氣利肺。有甘草,則補肺;無甘草,則瀉肺。《本草》云∶主胸中痰熱、逆氣,利水谷。下氣,止嘔咳。除膀胱留熱、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氣沖胸中,吐逆霍亂。止瀉,去寸白蟲。能除痰,解酒毒。海藏治酒毒,葛根陳皮茯苓甘草生姜湯。手太陰氣逆,上而不下,宜以此順之。陳皮、白檀為之使。其芳香之氣,清奇之味,可以奪橙也。《湯液本草》元王好古公元1298年
- 《雷公炮制藥性解》:[卷一果部]陳皮
痰破結,止嘔咳,定霍亂,療吐瀉,利小便,通五淋,逐膀胱留熱,殺寸白諸蟲,核治腰痛疝痛,葉治乳癰脅癰,肉能止渴,多食令人氣逆生痰。去白者兼能除寒發表,留白者兼能補胃和中,微炒用,產廣中,陳久者良。按∶陳皮辛苦之性,能泄肺部。金能制水,故入肝家,土不受侮,故入脾胃,采時性已極熱,如人至老成,則酷性漸減,收藏又復陳久,則多歷梅夏,而烈氣全消,溫中而無燥熱之《雷公炮制藥性解》明李士材公元1588~1655
-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四果部]陳皮
能散陽明厥陰經滯氣,故婦人妒乳,內外吹,乳巖乳癰用之皆效。一方治婦人乳癰,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潰,痛極者不痛,神驗。用真橘皮湯浸去白面,炒微黃為末,每服二錢屬香油下,初發一服即效,總皆散結之功也。陳皮,氣味辛烈,凡青皮治低,陳皮治高,痰實氣壅者服妙,然留白則補胃和中,而理脾,去白則消痰利滯而理肺,脾為元氣之母,肺為攝氣之龠,故專調諸氣不離二經。君白術則益脾,單則損脾,佐甘草則補肺,否則瀉肺,同竹
- 《本草備要》:[果部]陳皮
能燥能宣,有補有瀉,可升可降辛能散,苦能燥、能瀉,溫能補、能和。同補藥則補,瀉藥則瀉,升藥則升,降藥則降。為脾、肺氣分之藥(脾為氣母,肺為氣龠。凡補藥澀藥,必佐陳皮以利氣)。調中快膈,導滯消痰(大法治痰,以健脾順氣為主。潔古曰∶陳皮、枳殼利其氣,而痰自下),利水破癥,宣通五臟,統治百病,皆取其理氣燥濕之功(人身以氣為主,氣順濕除,則百病散。《金匱》云∶能解魚毒、食毒)。多服久服,損人元氣。入補養藥
- 《軒岐救正論》:[卷之三藥性微蘊]陳皮半夏
。息主消主降主化屬陰陰化而陽造之陰降而陽升之至消則滅而無復長矣又降其性沉。化其性緩。消則其性速也。化又有生生不息之機。曰生化。曰化生。曰化強化頑。曰風化德化。是皆由漸而致之。此物理之最微而最彰者也。陳皮理脾化氣。非補脾益氣也。留白為橘皮。尚能和中。以白性甘緩也。去白為橘紅。則專乎降氣消痰為剝削之物矣。降因滯氣升。消因痰壅盛惟升則降之盛則消之降之消之有滯氣痰壅則病受之。若夫脾虧作滯脾虛生痰。盒飯君以
- 《惠直堂經驗方》:[卷四制藥門]法制陳皮方
用陳皮(二斤)河水浸一周時。用竹刀輕輕刮去浮白。貯竹筐內。再用沸湯淋三四次。又用煎濃汁加入拌勻《惠直堂經驗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
- 《要藥分劑》:[卷五補劑下]陳皮
味苦辛。性溫。無毒。色紅日久者佳。【主治】主調中快膈。導滯消痰。利水止嘔。破癥瘕癖。除膀胱留熱。宣通五臟。統治百主除寒【歸經】入肺肝脾胃四經。為宣通疏利之品。(兼瀉劑燥劑宣劑脾肺氣分之藥)【前論】丹溪曰。治痰利藥過多則脾虛。痰易生而反多。又曰。胃氣亦賴痰以養。不可攻盡陳皮因所【禁忌】經疏曰。凡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與耗氣藥同用。胃虛有火嘔吐。忌與溫熱香燥藥《要藥分劑》
- 《瘴瘧指南》:[卷下正氣方]陳皮半夏湯
先寒后熱。先熱后寒。多熱小寒。多寒小熱。皆因夏月傷暑。汗出不透。或秋傷風。或過食生冷。先傷脾胃。沐浴感冒。多作此疾。因為痰涎停于胸膈。所謂無痰不生瘧。初起宜先下感應丸。溫中去積滯。方服此以正氣去痰。陳皮(去白)半夏(湯泡七次)各等分為粗散。每服四錢。姜七片水煎。不拘時服。壯實人日三四服。虛弱人日二服。瘴瘧本于痰。痰生于濕。半夏能勝脾胃之濕。所以化痰。與陳皮同用。其味辛。辛能散滯氣。利水谷下氣。氣行
- 《藥鑒》:[新刻藥鑒卷之二]陳皮
白術半夏同用,則滲濕而健胃。與甘草白術同用,則補脾而益胃。有白術則補脾胃,無白術則瀉脾胃,有甘草則補肺,無甘草則瀉肺。故補中湯用之以益氣,平胃散用之以消谷,二陳湯用之以除痰,干葛湯用之以醒酒。予嘗用陳皮一斤,滾水泡去白令極凈,烏梅大草青鹽各四兩,濃煎取汁浸透,曬半干,再入白糖六兩拌勻,用紫蘇葉薄荷葉上蓋,蒸一炷香,每用少許,不拘時常服,治久嗽痰火,長服健胃和中,解酒毒。《藥鑒》明杜文燮公元1368
- 《醫方考》:[卷五癇門第四十八]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
竹瀝(一升二合)生姜汁(五合)生汁(一升)龍齒(末)防風麻黃(各四兩)防己附子(炮)石膏桂枝(各二兩)陳皮(去白)紫蘇(各半兩)癇疾者,發則仆地,悶亂無知,嚼舌吐沫,背反張,目上視,手足搐搦,或作六畜聲者是也。宜此方主之。癇疾者,風痰之故也。風,陽氣也,《內經》曰∶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故其發也暴。然所以令人仆地者,厥氣并于上,上實下虛,清濁倒置。清濁倒置,故令人仆。悶亂無知者,濁邪干乎天君,
- 《本草經解》:[卷三果部]【陳皮】
氣溫。味苦辛。無毒。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通神。陳皮氣溫。稟天春升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味苦辛無毒。得地南西火金之味。入手少陰心經、手太陰肺經。氣味升多于降。陽也。胸中者肺之分也。肺主氣。氣常則順。氣變則滯。滯則一切有形血食痰涎。皆假滯氣而成瘕。瘕成則肺氣不降而熱生焉。陳皮辛能散。苦能泄。可以破瘕清熱也。苦辛降氣。又主逆氣。飲食入胃。散精于肝。溫辛疏散。肝能散精。水谷自下也。肺主降
- 《飲膳正要》:[卷第三料物性味]陳皮
味甘,平,無毒。止消渴,開胃氣,下痰,破冷積。《飲膳正要》元忽思慧公元1314-1320年
- 《外科全生集》:[卷三諸藥法制及藥性]廣陳皮
治脾不化谷,膀胱熱,利小便,殺寸白蟲。去白名橘紅,消痰止泄咳,開胃,治吐清水,腸閉,解大毒。《外科全生集》清王洪緒公元1740年
- 《本經逢原》:[卷三果部]柑
辛苦微寒,無毒。發明柑皮產廣東化州者最勝。與橘皮雖同為下氣之品,然性之溫寒各異。故《開寶》取利腸中熱毒,解丹石、止暴渴、利小便,皆取辛寒以散熱滯也。世罕知用,惟《千金方》中用之,云柑皮者即此。《本經逢原》清張璐公元1617-1700年
- 化橘紅兩品種的生藥學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化橘紅兩個品種化州柚與柚的植物形態及飲片性狀和顯微特征,為區別毛橘紅與光橘紅兩種藥材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集原植物及原藥材,進行植物形態學及顯微結構的研究。結果與結論兩者原植物及藥材在植物形態及顯微構造上存在顯著差異。【關鍵詞】化橘紅生藥學中藥化橘紅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或柚Citrusgrandis(L.)Osbe
- 南藥經濟有待深挖
多畝,產量6000多噸。茂名市南藥生產總體表現為增產不增收。業內人士認為,掌握市場供求信息,拓展國內外市場,發展藥材深加工是解決我市藥材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橘紅深加工 效益仍可深挖 化州橘紅是化州市之地道藥材,花果絨毛柔濃可愛,氣味芳香沁人,藥用功效神奇,是明、清兩個朝代的宮廷貢品,因其具有獨特的健胃行氣、化痰上咳的藥用效果而確定為中藥物品。近幾年,化州市將發展橘紅生產及深加工作為
- “2010海峽兩岸暨CSNR全國第九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隆重召開
7月17日~20日“2010海峽兩岸暨CSNR全國第九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在廣東省廣州市和化州市兩地隆重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天然藥物資源專業委員會、中國藥材GAP研究促進會(香港)、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農業廳、化州市人民政府、化州市綠色生命有限公司和廣州綠色生命藥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化州市綠色生命有限公司和廣州綠色生命藥業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廣州中醫藥大學和廣東藥學院聯合協辦。本
- 香雪制藥無視警告:溢價6倍4.48億購滬譙藥業
象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2012年6月,證監會在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現場檢查后就曾指出,香雪制藥存在類似的收購溢價偏高情形。2011年香雪制藥運用超募資金收購了廣東九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九極生物)和廣東化州中藥廠制藥有限公司(化州中藥廠)等企業。證監會經調查發現,由于采用收益法評估,上述公司的收購價格與其賬面凈值之間形成差額(即商譽)6550.31萬元。但九極生物評估報告等資料未詳細說明無形資產評估增
- 化橘紅正從瀕危走向繁榮
。可以作為模式供其他國家的專家和政府官員參觀學習”。這是WHO基本藥物和傳統醫學司傳統醫學處處長張小瑞不久前考察該基地后,在寫給廣東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致函中,對該基地給予的高度評價。道地藥材化橘紅為化州柚未成熟果的外果皮,主要功效為鎮咳祛痰。該藥材主產于廣東省化州市,已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但至20世紀90年代初,僅存化州柚數百株,物種面臨瀕危。廣東優秀民營企業家李向明決心拯救這一珍貴的中藥物
- 橘紅痰咳煎膏
橘紅痰咳煎膏藥品名稱:橘紅痰咳煎膏生產企業:廣東化州中藥廠批準文號:粵衛藥準字(85)第B-031號規格:100g/瓶,200g/瓶劑型:煎膏劑省份:廣東申請編號:94222公告號:5公告日期:1995-2-28保護級別:2級保護起始日:1995-1-19保護終止日:2002-1-19保護期限:7年批件號:95012證書號:95012保護品種號:ZYB20795012是否同品種:非同品種功能主治:
- 橘紅痰咳液
橘紅痰咳液藥品名稱:橘紅痰咳液生產企業:廣東化州中藥廠批準文號:粵衛藥準字(85)第B-30號規格:10ml/支劑型:口服液省份:廣東申請編號:94221公告號:10公告日期:1996-8-20保護級別:2級保護起始日:1996-8-20保護終止日:2003-8-20保護期限:7年批件號:96064證書號:96028保護品種號:ZYB20796028是否同品種:非同品種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理氣祛
- 《兒科萃精》:[卷七吐證門]痰飲吐
小兒飲水過多,以致停留胸膈,變而為痰,痰因氣逆,遂成嘔吐之證,其候頭目眩暈,面青,嘔吐痰水涎沫也。古法主香砂二陳湯(如二陳湯本方加藿香、砂仁)。虛者古方主香砂六君子湯(如六君子湯本方加藿香、砂仁)。〔真按〕小兒因痰飲而吐,但用化州橘紅一錢,炒茯苓錢半,半夏曲八分,藿香葉五分,川樸花一朵,炙甘草三分,引用北干姜一薄片,虛者加炒黨參八分,炒白術一錢。《兒科萃精》民國陳守真公元1930年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