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詞條:化學防治 (最后修訂于2010/3/16 23:13:22)[共249字]
摘要:化學防治是按照有害生物的發生規律,利用化學藥劑對其進行防治的方法。化學防治的優點是:(1)收效快,能在短時間內減輕或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2)化學藥劑殺死害蟲的途徑多種多樣,有的是接觸殺蟲劑(如對硫磷、六六六),有的是熏蒸殺蟲劑(溴甲烷、敵敵畏)、還有胃毒劑(砷酸鉛、氟硅酸鈉)、忌避劑(雷公藤、避蚊油)、引誘劑、不育劑等,可根據不同需要而選擇。缺點是(1)長期使用,害蟲容易產生抗藥性;(2)農藥不僅毒殺有害生物,也會毒殺其天敵;(3)可能使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4)污染環境,造成人畜中毒。......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
- 蚊蟲防治技術新進展
【摘要】 蚊蟲防治技術種類繁多,如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各種技術的作用原理、使用方式不同,對不同蚊種的殺滅活性亦有差別。本文對目前常用的蚊蟲防治技術及其研究進展進行了歸納總結。【關鍵詞】蚊蟲防治 蚊子不僅叮咬人畜,還可傳播許多疾病,如瘧疾、登革熱、絲蟲病、乙型腦炎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媒介蚊蟲防治是控制這類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而對于尚無有效疫苗的疾病(如登革熱)和對治療藥物產生抗藥
- 專訪納米農藥“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崔海信
性、利用率和持效期,降低農藥施用量和施用次數,減少農藥流失和加速殘留物降解。中國用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全球22%的人口,其中農藥對防御重大生物災害、保證我國糧食安全方面的作用無疑功不可沒。當前化學防治仍然是防御重大生物災害不可替代的技術手段,如何有效控制農藥殘留污染,一直是困擾我國農業生產與食品安全的一大難題。如何才能找到兩全之策,既能用農藥保證糧食、蔬果等農產品產量,又能不污染食物與環境?作
- “化學肥料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重點專項實施方案”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和建議
系列問題,嚴重威脅著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因此,需要加快改變農作物對化肥農藥過分依賴的傳統方式,在穩產增產前提下,大力發展化肥農藥替代技術及相關產品研發,促進化學肥料高效利用、傳統化學防治向現代綠色防控的轉變,減少生產中化學農藥的投入使用,實現農產品產量與質量安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民節本增效。二、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一)總體目標通過化
- 第九屆國際微生物防治盛會在武漢落下帷幕
有害無脊椎動物給農林業和水產養殖業帶來巨大危害,而化學防治方法污染環境,并且會殘留在農產品中,危害人類健康。因此,高效低毒、無殘留的微生物防治和生物農藥,成為農業生物工程研究中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受到各國的重視,目前,化學農藥以每年2%的速度遞減,而生物農藥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遞增。歐盟已停止60多種化學農藥的使用。 8月27日至9月1日,在武漢成功召開了第九屆國際無脊椎動物病理學和微生物防治研
- 中藥材化學除草新技術
遠遠不能滿足藥材生產規模化的需要。研究出一種新型的除草方式或技術已成當務之急。為了順應藥材生產規模化發展的形勢,滿足藥材生產者的需要,我們研究成功了一套藥材化學除草新技術,開發研制了藥田專用系列化學除草劑,開創了工藥田除草由人工拔除向化學防治的新紀元。不僅減少了勞動強度,將生產者從繁鎖的人工拔除中解脫出來,而且大幅節減了生產成本,增加了藥材生產的成功率。現將有關技術介紹如下:一、藥田專用除草劑介
- 中藥材化學除草新技術
遠遠不能滿足藥材生產規模化的需要。研究出一種新型的除草方式或技術已成當務之急。為了順應藥材生產規模化發展的形勢,滿足藥材生產者的需要,我們研究成功了一套藥材化學除草新技術,開發研制了藥田專用系列化學除草劑,開創了工藥田除草由人工拔除向化學防治的新紀元。不僅減少了勞動強度,將生產者從繁鎖的人工拔除中解脫出來,而且大幅節減了生產成本,增加了藥材生產的成功率。現將有關技術介紹如下:一、藥田專用除草劑介
- 山藥栽培常見病害及防治技術
狀物,以至于撐破地表土壤,形成較大的裂口,與山芋塊根膨大后撐破地表土壤的情況相似。又因線蟲形體小,只有在顯微鏡下才可觀察到,農戶不了解、不注意,因此,往往忽視其防治。另外,根結線蟲是一種土傳病害,化學防治比較困難,且投資較大。目前還沒有理想的防治線蟲的藥劑,因此化學防治只能作為一項輔助措施,必須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1)植物檢疫:在調運山藥種時,要嚴格進行檢疫,農戶間在借用或購買山藥種時應引起重
- 無公害中藥材杭白芍生產與加工技術
壟。4 病蟲害防治4.1 主要病蟲害根腐病、灰霉病、紅斑病、銹病、蠐螬、小地老虎。4.2 防治策略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控制措施為主,強化實施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優化化學防治方法,杜絕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配方。4.3 農業防治4.3.1 選擇良種選擇對主要病蟲害抗性較好的品種。4.3.2 合理輪作杭白芍不宜連作,輪作間隔時間1年以上,間隔
- 無公害中藥材吳茱萸:生產技術準則
,每年依次向外擴展。 3.5.3.3.2穴狀:樹冠范圍內挖穴,施肥覆土。 3.6 病蟲害綜合防治 3.6.1 主要病蟲害 煤污病、銹病、褐天牛、鳳蝶、土蠶、紅蠟蚧殼蟲等。 3.6.2 防治原則 積極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控制措施為主,強化實施物理防治措施,優化化學防治方法,杜絕高毒、高殘留農藥的使用,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配方,推廣精準無害化治理技術,用藥次
- 淮山標準化栽培技術要點(山藥)
清晨淋水抗旱。收獲前一周則避免淋水,以方便收獲和延長塊莖的貯運期。雨季應當注意清溝排漬,做到田無積水,雨停地干。 五、病蟲害防治 淮山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褐斑病、炭疽病等,蟲害主要有葉螨、斜紋夜蛾、茶毛蟲、松毛蟲、綠葉蟬等。在選用抗病品種的基礎上。采用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 1、農業防治方法是:實行輪作,避免連作;選擇排灌能力好、疏松肥沃的地塊,采用高畦深溝方式;因地制宜設計畦向,增加通
- 中國棉花抗黃萎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35年傳入中國。自上世紀80年代末枯萎病得到控制后,黃萎病上升為棉花第一大病害,1993年全國大面積發生,此后連續多年嚴重發生,目前發病面積達到全國棉田面積的一半以上。黃萎病屬于土傳、維管束病害,化學防治難以奏效,培育抗病品種是防治該病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尚無高抗黃萎病棉花品種。黃萎病抗性鑒定證明,在三大栽培棉種(陸地棉、亞洲棉及海島棉)中,僅有海島棉高抗黃萎病,海島棉中應具有抗黃萎病基因,但利用普
- 研究發現VE琥珀酸酯可明顯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坤指導的課題組在尋找維生素E琥珀酸酯(VES)在腫瘤化學防治中的作用及信號傳導途徑的研究中發現,VES能特異性地抑制胃癌細胞的生長和DNA合成,并誘導其發生細胞凋亡和細胞分化。近年來,胃癌在我國全部惡性腫瘤死亡構成比中日益占有突出位置,因此尋找對其有效的化學預防和治療劑有著重大意義。作為維生素E的衍生物——維生素E琥珀酸酯開始逐步成為專
- 遼寧撫順新賓啟動中藥材生產安全種植模式
濟效益。借助省、市農業部門和市財政局的支持,新賓各級相關部門正積極落實安全控害的責任,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GAP的程序和安全控害的方案運作中藥材產業,協助青松藥業、興京制藥等企業建立萬畝中藥材“GAP”生產基地。利用藥材協會的作用,組織藥農在中藥材的安全控害中要利用農藥防治、檢疫、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方法,在關鍵時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結癥下藥,合理用藥、適時用藥。作者: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生防微生物制劑研究取得成果
5%%,蔬菜30%%,棉花33.8%%。在世界范圍內,農作物病蟲害造成的損失高達20%%。在北京地區,隨著近年來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調整和栽培方式的變化,重大病害頻繁發生,損失近20%%。 如何減少化學防治所帶來的農藥殘留超標,避免環境污染是當今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亟待解決的課題。“植物病害生防微生物制劑研究與產品開發”,是以北京市農業重大作物病害為靶標,重點圍繞生產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引進、吸收和轉化
- 《普通植物病理學》思考題
養體、無性繁殖與有性生殖有哪些共性及差異?16.霜霉菌所致病害的癥狀特點?17.如何診斷植物霜霉病和白粉病?這兩種病原物在分類地位上有何不同?18.白粉菌和霜霉菌在寄生性和致病性方面有何異同?采用化學防治時各應選擇哪類化學藥劑?19.接合菌與卵菌的營養體有何異同之處?20.接合菌的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產生哪些孢子類型?21.接合菌門中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屬有哪些?簡述其致病特點和防治措施。21.簡述匍
- 敵敵畏抗性淡色庫蚊酯酶B1、A2探針制備及應用
nsectsKeywords:Culexpipienspallens;DDVP;EsteraseB1、A2;DNAprobe淡色庫蚊是山東省優勢蚊種,不僅叮咬人類,而且是絲蟲病主要傳播媒介。目前化學防治仍然為蚊蟲防治的主要方法。但長期以來,大量、廣泛地應用化學殺蟲劑,使蚊蟲抗性迅速增加,且各殺蟲劑之間產生交互抗性,限制了其殺蟲效果,成為蚊蟲防治中的突出問題。近年來研究證實,非特異性酯酶活性增高是
- 揭示害蟲猖獗機制服務農業可持續發展
005年,水稻褐飛虱在江淮及長江中下游稻區暴發,危害面積高達2240萬公頃,引起水稻大面積倒伏,甚至整片枯死,損失稻谷300多萬噸,直接經濟損失40多億元。面對害蟲持續猖獗危害,我國目前主要采用以化學防治為主的害蟲防治手段,每年防治面積達到1億多公頃(次),殺蟲劑用量高達20萬噸(有效成分),占世界第一位。化學農藥用量劇增導致害蟲抗藥性、農藥殘留、害蟲再增猖獗等問題日趨嚴重,環境污染加劇,人畜中毒
- 讓微生物安心回到土壤的家
壤中形成優勢菌落,抵御枯萎病菌。”臨高縣臨城鎮華興香蕉基地負責人王忠星也告訴記者:“枯萎病關鍵在防,而不是治。豆餅、花生餅、有益菌等制作的水肥,不破壞土壤生態環境,通過噴滴灌給香蕉園施肥,從目前看,防治的效果不錯。”蔡明浩說,有機農業是生態循環農業,關鍵在平衡。田間有一個大的生態環境,比如林中的蜘蛛、天空中的鳥兒等,同時也有一個小的生態環境,那就是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機肥和微生物菌劑的使用能夠維持
- 生物入侵,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作物病蟲害測報股負責人王德長沒少打交道。王德長介紹,防治紅火蟻主要是用灌巢和放藥兩種方法,灌巢是物理防治,通過用沸水處理蟻巢和灌水淹等方法來對付紅火蟻,這種方法費時費力;放藥是化學防治,在蟻穴周圍施藥殺除紅火蟻,防治效果較好。“今年定安縣紅火蟻發生面積9620畝,防治面積13620畝次,防治效果達80.8%。”定安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岑彩霞介紹,從2012年發現紅火蟻疫情
- 維生素E衍生物能抑制胃癌細胞生長
由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吳坤教授領銜完成的一系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首次以胃癌細胞為靶點,探尋維生素E琥珀酸酯(VES)在腫瘤化學防治中的作用及信號傳導途徑。結果發現,VES能特異性地抑制胃癌細胞的生長和DNA的合成,并誘導其發生細胞凋亡和細胞分化。該項目于近期獲得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胃癌在我國惡性腫瘤患者死亡構成比中日益突出,因此尋找對其有效的化學預防和治療劑有著重大意義。
- α-氨基異丁酸等在制備水果保鮮劑中的應用及使用方法獲發明專利
傳統化學防腐劑處理引起的環境和食品污染已成為消費者一個敏感的問題,并且在一些發達國家,化學殺菌劑已禁止在果蔬采后處理中使用,另外,化學防腐劑尚未能從根本上控制水果采后病害的發生;而抗藥性問題也使得化學防治技術面臨嚴重的挑戰。當前我國水果出口面臨農藥殘留和病蟲害問題的雙重困擾。因此,開發綠色、環保、安全的新型保鮮劑和貯運保鮮技術,對發展我國水果產業和出口創匯具有重要意義。本發明公開一種α-氨基異丁酸
- 綠色防控技術守護玉米健康
農田生態系統整體出發,根據各種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及特點,積極保護利用自然天敵,惡化病蟲的生存條件,提高農作物搞病蟲能力,在防控措施上以種植抗(耐)病蟲品種和健身栽培為基礎,采取生態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防治策略,必要時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藥品,把病蟲害損失到降到最低點。李洪連教授說,“對于玉米病蟲害,防治重點因地制宜抓好抗(耐)病蟲玉米品種推廣應用,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和簡便易行的農
- 抓住收獲期防治射干銹病
反映,他們種植的射干,每年到了生長后期就發現銹病比較嚴重,有沒有一種辦法防治這種病害?射干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為清熱解毒中藥。在中藥材市場上比較暢銷,種植效益較高。種植射干最容易發生銹病。射干感染銹病后,首先葉片開始老化,并提前干枯,嚴重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對地下根莖影響較大,直接造成減產。防治射干銹病可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的辦法,當前應該抓住射干即將收獲的時機,將地上部感病和已經枯萎的葉柄集中
- 藥用植物萵苣小核盤菌軟腐病
蓋膜質量,使膜緊貼地面,避免雜草滋生。(7)適期使用黑色地膜覆蓋,將出土的子囊盤阻斷在膜下,使其得不到充足的散射光,大部分不能完成其發育過程,大幅度減少初侵染機率。及時摘除病葉或拔除病株深埋,并與化學防治相結合,但在高溫期要注意防止地膜吸熱灼苗,必要時可在膜上撒一層細土,或澆水降溫,或推遲定植期避免高溫為害。(8)發病初期開始噴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l000
- 生物菌肥的春天來了嗎?
加工成本。”李鵬認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土壤和種植作物與海南相似,也是一塊可以開拓的市場。微生物菌劑可以濃縮至一小瓶,運費占總價的比例極低。”微生物的春天化學防控已顯“力不從心”農民對生物菌肥的接受度如何?“土傳病害逐年嚴重,使用化學防治效果差且成本高,漸顯‘力不從心’,已經激發了農民尋求更好的防控措施。”李鵬說,可以說微生物菌肥的春天已經來臨。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農戶開始將微生物菌肥料運用
- 植物類中藥材GAP認證技術體系的探討
作主要包括整地深度,基肥種類、數量和營養元素配比,種子處理方法,播種時期、方法、深度和播種量,移栽方法、深度、密度和種苗規格等技術內容。田間管理主要包括灌溉、追肥、病蟲害防治、松土除草和整枝打權等技術工作,其中施肥和病蟲害化學防治是易于對藥材質量產生影響的技術環節。上述工作的技術參數只有通過嚴格試驗研究才能獲得科學結果,才能夠保證規范化生產的質量。《規范》第4章對規范化栽培和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
- 廣東登革熱高發原因仍不明
,輕癥患者通常一到兩周就能康復。”張復春說。因此,專家表示,預防控制最主要的手段還是“滅蚊”。“在非疫情期,政府機構主要采取治本清源的方法,清除積水等蚊蟲滋生地,減低蚊蟲密度;發生疫情后,還會結合化學防治法除蚊,如熱煙霧、綠籬噴灑等。”上述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除了化學滅蚊法,也有一些國內外的實驗室正在探索生物滅蚊。據報道,近日,巴西里約熱內盧釋放了近萬只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以抑制登革熱的傳播。
- 專訪覃成:解密辣椒為什么這么辣
病病菌持續積累,導致病情加重,嚴重影響辣椒的產量和品質,制約了我國辣椒產業的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上述三種主要病害的致病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時間長(旱地為3-5年),即使通過改善栽培措施和種植結構,以及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也很難達到明顯的防治效果,使得它從發現至今一直是困擾辣椒生產的主要難題,深受國內外研究者的關注。從“植物健康管理”角度,選育辣椒抗病品種被認為是最緊迫、最有效和最環境友好的
- 張增艷:新基因解決小麥條銹病
南、青海、新疆等地。上世紀50至90年代我國曾幾次大面積暴發小麥條銹病,引起小麥的大面積減產。可以說,我國50年的小麥育種史就是一部與條銹病的斗爭史。 張增艷告訴記者,長期以來與條銹病的斗爭除了化學防治外也進行抗病育種,但由于小麥條銹病菌專化性強、變異快,致使以往利用的大多數主效抗銹基因相繼失效,僅有少數幾個基因對條銹病菌表現出免疫性或高度抗性。引進、篩選、鑒定和利用新的抗條銹病基因,對于延緩病
- 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登革熱的流行簡況
動力學研究.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學術會議(桂林)資料.1998年10月. 16 安繼堯,閻丙中.蚊蟲與疾病.醫學動物防制 1998;14(1)∶57-59. 17 許榮滿.登革熱控制中的化學防治.衛生殺蟲藥械 1995;1(1)∶22-23. 18 ChunsuttiwatS,WasakarawaS.DenguevectorcontrolinThailand:developmentto
- 藥田地下害蟲及綜合防治
小地老虎成蟲和螻蛄可用毒餌誘殺:先將秕谷(或麥麩成棉籽餅)5kg用穩火炒香,再用50%辛硫磷乳油10倍液拌潮,在無風悶熱的傍晚撒施進行誘殺,每畝用毒餌2.5kg。此措施對除治螻蛄較為有效。 3.化學防治 ①毒土法 加50%的辛硫磷250g,加水2500g,與25kg的細土拌成毒土,與播種時撒于播種溝,既殺蟲又起到保護種子的作用。 ②藥劑灌施 在害蟲大量發生時(5月中旬)可隨水灌施50%辛
- 姜瘟的發生規律與綜合防治技術
生,同時還可增加姜農的經濟收入。一舉兩得。 4.生物防治用16x10-6—20x10-6中生菌素于姜瘟初發時噴施、間隔7—lO天連噴2—3次.每667m2噴菌液60—75kg,效果良好。 5.化學防治可用農用鏈霉素200x10-6--300x10-6溶液、氯霉索20O*10-6—4O0x10-6液、抗菌劑401水劑5OO—6O0倍液、50%代森銨600—800倍液、敵克松原粉5O0—1O00倍
- 熱帶地區重要蟲媒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
媒介。但媒介昆蟲節肢動物的種類較多,其孳生習性與生態習性也較復雜,對其防制必須依據不同種類的生態習性,以標本兼治,側重以本為主的原則,以經濟、有效、簡便和安全為目的,因地因時制宜地采用以環境治理、化學防治、生物防治或其他有效手段組成的措施,把靶標媒介控制在不足為害的水平,以達到除害滅病的目的。①環境治理:在查清蟲情的基礎上采取以改造環境為重點,控制和清除媒介孳生地,減少媒介棲息地,改善人們的居住條
- 無公害食品:飲用菊花生產技術規程
8.2.3采用防蟲網等材料控制蟲害。8.3生物防治8.3.1保護和利用菊地中的瓢蟲、蜘蛛、草蛉、寄生蜂、鳥類等有益生物,減少對天敵的傷害。8.3.2使用生物源農藥,如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8.4化學防治8.4.1菊花主要病蟲害發生條件、癥狀,見附錄B。8.4.2嚴禁使用的農藥品種,見附錄C。8.4.3掌握適時用藥,對癥下藥。每種化學農藥在菊花生長期內避免重復使用。8.4.4引種時應進行植物檢疫,
- 我國已具備轉基因玉米產業化的條件
長過程中的抗旱性、抗倒伏性、抗病蟲害性,從而有效地減少天氣等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帶來的影響,還可以用來改造中低產田,都能增加糧食產量。 我國每年因病蟲等災害導致玉米減產量為10%-15%,而且通過化學防治及生物防治的辦法效果也不十分理想。通過種植轉基因玉米僅在防病蟲害上就能挽回玉米產量10%以上。另外,美國等一些玉米生產技術先進的國家,通過種植轉基因玉米可以達到密植,每公頃可種植玉米8萬株左右,而
- “舌尖上的安全”呼喚綠色農藥
圖為浙江化工研究院新藥篩選室研究人員正在蠶豆苗上采集蚜蟲,進行新煙堿類化合物殺蟲活性篩選實驗前準備。(蔡明明供圖2013年中國累計生產化學農藥318.95萬噸,比上年增長1.64%。作為糧食豐收、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化學防治仍然是防御重大蟲害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日前,行業關注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量》(GB2763-2014)已由農業部與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發布,并將于今年8月1日
- 李正名院士:潛心三農情更濃
中國發明專利。另外,為了進一步拓展天然生物活性調控物質的研究,還從矮糠中鑒定出了芳樟醇、草蒿腦等32種化合物的超微組成,為這一領域的超微量生物活性分子的探索研究貢獻了一份力量。昆蟲信息素兼有生物和化學防治的優點,活性高、專一性強、無公害等,但是,價格昂貴、操作復雜。李正名深諳當時國內農民落后的植保方式和困難的生活狀態,面對研究前景與實際應用存在的不匹配,孰輕孰重,他選擇要結合國情開展研究方向。他堅
- 國家衛生區標準(試行)
作45、區、街道有專(兼)職除四害工作人員,各部門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工作經費有保證。46、在除四害工作中,堅持以環境治理為主的綜合防制方針,各項環景境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孽生地得到有效控制。在化學防治中。注重科學合理用藥,不使用國家禁用的藥物。47、除四害工作資料完整。監督監測等數據可靠,能夠充分反映日常工作開展情況。48、滅鼠、滅蚊、滅蠅、滅蟑工作多有三項達到全國愛衛會規定的標準,另一項不超
-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Jean-MarieLehn教授訪問腫瘤防治中心
腫瘤防治中心報道11月8日,法國Jean-MarieLehn教授蒞臨中心參觀訪問。中心馬駿副院長以及符立梧、黃蓬、黃文林、劉強、陳敏山、曾木圣教授等與Jean-MarieLehn教授進行了學術交流。 Jean-MarieLehn教授系化學、超分子化學家,1987年他與美國科學家克拉姆、佩德森因在合成具有類似天然受體功能的有機化合物方面取得開拓性成就獲諾貝爾化學獎。他的早期研究奠定了“分子識別”的
- 臨床輸注化學藥品血管滲漏性損害的防治
臨床通過血管途徑輸注化學藥品導致局部血管和皮膚甚至肌腱神經損害并不少見,治療中反復多次穿刺造成的機械性損傷及高藥物濃度和不同的藥物酸堿度等對局部的較強刺激作用導致給藥靜脈和鄰近組織充血、腫脹、疼痛、血管硬化、機化、阻塞甚至發生局部組織壞死,從而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為了減少和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結合筆者多年臨床經驗作一介紹,以便共同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1常見滲漏損害性藥物分類 1.1化療類
-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DNA修復與疾病防治
年以來,諾貝爾獎委員會共將106個諾貝爾化學獎頒給168位科學家,其中有50次頒給了生物化學領域,幾近化學獎的一半。化學獎涉及生物學和醫學的數量之多只是表面現象,實質問題是,化學、生物學和醫學將如何防治疾病,提高公眾的健康水平并且延年益壽。從三位科學家對DNA損傷修復機理的揭示可以得到一些回答。DNA修復林達爾的發現稱為堿基切除修復,即細胞里有一些蛋白質(尿嘧啶糖苷水解酶、糖苷酶等),專門尋找某些
- 生物農藥應用現狀及發展策略
半個世紀以來,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長期依賴化學農藥,忽視自然調控,使病蟲害防治趨于復雜和困難。不能過分依賴化學農藥已成為全球共識,不少國家以法規形式制定了5--10年內減少50%化學農藥用量的目標。為了達到既能有效防治農作物病蟲害,又能減少化學農藥用量的目的,生物農藥的研究與開發便越來越引起廣泛重視。一、生物農藥的概念及種類 生物農藥是利用生物及其基因產生
- 我國生物農藥發展面臨二大挑戰
等高毒農藥品種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但全國產量卻在波動中上升,甲胺磷產量于1996年首次突破7萬噸后又在回落中上升,1999產量再次超過7萬噸。農化工業基礎較好,在當前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防治仍以化學防治起主導作用的情況下,農化工業及時調整戰略,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先進的化學合成技術研究開發新品種,順應形勢要求調整農藥產品結構,進一步提高農藥工業的科技含量,對市場仍有強勁的競爭力。生物農藥要贏得市
- 《藥性切用》:[卷之二中草部]防己
大辛苦寒,入足太陰,兼行十二經,瀉下焦血分濕熱。《十劑》曰∶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但通草甘淡,瀉氣分濕熱;防己苦寒,瀉血分濕熱。一類有二種,治濕用漢防治風用木防己,為風濕香港腳專藥。干香港腳,屬陰虛無濕者忌。《藥性切用》
- 藥學院化學生物學系“科研課題創新交流”系列活動啟動
化學生物學與藥學院化學生物學系“科研課題創新交流”系列活動啟動,首場報告會于4月3日下午舉行。系主任房晨婕老師主持報告會,化學生物學系全體老師和研究生參加報告會。報告會上,彭師奇院長系統地介紹了自己如何將最近學習的兩個新知識點——三維定量構效關系(3D-QSAR)和納米技術用于自己的科研,通過生動的實例指導大家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徐秉玖教授將自己的三個前沿科研課題方向和系里的老師進行了交流討論。兩位
- 我校成功舉辦全國高等醫藥院校醫學化學與藥學化學課程建設與教材研討會
7月24-30日由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教研室主持的全國高等醫藥院校醫學化學與藥學化學課程建設與教材研討會在我校召開。來自全國35所高等醫藥院校從事醫學化學和藥學化學教學的46位教師出席會議。開幕式由我校張樂華教授主持,副校長曹德品對參加會議的各兄弟院校的老師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我校教學改革與發展的近況。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學化工分社郭新華編輯介紹了出版社在“十一五”期間化學化工類精品教學資源的建設規劃
- 化學品生產商正在主攻綠色化學
鑒于新技術的開發和可持續發展的推動,綠色化學品正在升溫。 截至2009年5月初,已開發出生物制造途徑來生產廣泛應用的溶劑甲乙酮(MEK),一些公司已擁有潛力可在他們生產的產品中替代石油衍生的產品。 例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Genomatica公司已突破用微生物來生產1,4-丁二醇(BDO)。 已有二個途徑可使用植物糖類作為原材料并生產化學品,這可成為石油基路線的替代。這種可持續發展的化學是不
- 有機合成與藥物化學中的(量子)計算化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由昆明植物所朱華結研究員主持的研究成果“有機合成與藥物化學中的(量子)計算化學研究”榮獲2008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該成果通過開展“(量子)化學計算-催化有機合成-天然產物類似物的設計合成與活性研究”多學科的交叉研究,將(量子)計算化學方法應用于不對稱催化反應、復雜天然產物結構解析、藥物分子的合成等方面,取得多項成果:以天然產物相思子堿為原料,合成出三大類新的手性催化劑共170余個,篩
- 國家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化學生物學“十二五”戰略研討會
化學生物學發展于90年代中期,是目前國際上倍受關注的新興研究領域。為了落實基金委“十二五”發展規劃部署,更好地做好化學生物學學科的基金資助工作,推動我國化學生物學的基礎研究在“十二五”期間的健康發展,近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二處主辦的化學生物學“十二五”戰略研討會在上海朱家角古鎮召開。本次會議從五個方面廣泛聽取了各位專家的意見和建議:1.化學生物學發展方向和趨勢;2.我國化學生物學基礎
- 巴西ETH公司將建立乙醇化學工業體系
巴西ETH生物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JoseCarlosGrubisich于12月4日在迪拜召開的海灣石化協會論壇上稱,石化工業依賴于有競爭性和有穩定供應的原材料將使未來乙醇使用量增加,乙醇將成為巴西化學工業的基礎原料。巴西最大的石化公司巴西化學公司前首席執行官Grubisich也表示,巴西將逐步構筑以乙醇為主體的新化學工業體系。Grubisich認為,傳統的原材料如原油、天然氣和煤炭,存在高的成本和
- 上海藥物所化學合成藥物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年來,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藥物發現與設計中心(DDDC)合成組的柳紅師生積極發展新的化學合成方法用于藥物合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柳紅、郭滌亮、黃河等采用廉價、環境友好的鐵銅等催化體系,發展了幾種快速高效的C–C鍵與C–N鍵偶聯的方法,實現鹵代芳烴與多種底物進行偶聯。相關研究工作在Org.Lett.等多種國際重要期刊上發表。他們發展的微波促進的鈀催化體系,可以使惰性的氯代芳烴與多種底物進行快速高產
-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