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化痰為治療學術語。指一種治法[1]。祛痰法之一[1]。消解痰涎的方法[1]。依據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約分六種:宣肺化痰,清熱化痰,潤肺化痰,燥濕化痰,祛寒化痰,治風化痰[1]。
4 宣肺化痰·化痰法
宣肺化痰為化痰法之一[2]。治療外感風寒痰多的方法[2]。由于風寒外束,導致肺氣不宣[2]。癥見鼻塞喉癢、咳嗽痰多、舌苔薄白[2]。用麻黃、蟬衣、杏仁、桔梗、辛荑、陳皮、甘草等[2]。
5 清熱化痰·化痰法
清熱化痰為治法[3]。化痰法之一[3]。治療熱痰的方法[3]。由于邪熱壅肺,煉液成痰[3]。癥見咳嗽不利、咯痰黃稠、面赤煩熱、舌紅苔黃等[3]。用葶藶子、黃芩、桑白皮、瓜蔞皮、象貝母、蘆根之類[3]。
6 潤肺化痰·化痰法
潤肺化痰為治法[4]。化痰法之一[4]。與潤燥化痰同義[4]。治療燥痰的方法,由于外感溫燥,或肺陰不足,虛火灼金,煉液為痰[4]。癥見咽喉干燥哽痛,嗆咳痰稠難咯,舌紅苔黃而干[4]。用貝母、瓜蔞、沙參、麥冬、梨皮之類[4]。
7 燥濕化痰·化痰法
燥濕化痰為治法[5]。化痰法之一[5]。治療濕痰的方法[5]。由于脾陽不振,運化失司,聚濕生痰[5]。癥見痰白易咯,胸悶惡心,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而膩。用二陳湯等方[5]。
8 祛寒化痰·化痰法
祛寒化痰為治法[6]。化痰法之一[6]。治療寒痰的方法[6]。由于脾胃陽虛,寒飲內停[6]。癥見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溫,舌淡苔滑[6]。用桂枝、茯苓、干姜、姜半夏、細辛等[6]。
9 治風化痰·化痰法
治風化痰為治法[7]。化痰法之一[7]。適宜于風、痰相兼的病理[7]。常見有:
1.風邪外束,肺氣不利,以致氣壅痰升[7]。出現頭目昏痛,咳嗽多痰,脈浮緩等癥[7]。治宜祛風化痰止嗽[7]。
2.內風(肝風)夾痰,由于濕濁不化,凝而為痰;或火熱內熾,煉液為痰[7]。痰濁上潛,風亦隨升,走竄經絡[7]。輕則見眩暈頭痛,甚則肢體癱瘓[7]。治宜平肝息風祛痰[7]。
3.風痰襲絡,肢體表面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核塊,按之柔軟,不紅不痛[7]。治宜搜風活絡化痰[7]。
10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1.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37.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44.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99.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72.
-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4.
-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25.
有化痰作用的穴位
- 沖陽
靜脈及足背靜脈網。沖陽穴的功效與作用:沖陽有和胃化痰,通絡寧神的作用。沖陽有健脾化濕、和胃寧神的作用...
- 尾翳
鳩尾穴具有安心寧神、寬胸定喘的功效。鳩尾穴有寬胸化痰、和胃降逆、清熱熄風作用。鳩尾穴有和中降逆、清心...
- 臆前
鳩尾穴具有安心寧神、寬胸定喘的功效。鳩尾穴有寬胸化痰、和胃降逆、清熱熄風作用。鳩尾穴有和中降逆、清心...
- ??骭
鳩尾穴具有安心寧神、寬胸定喘的功效。鳩尾穴有寬胸化痰、和胃降逆、清熱熄風作用。鳩尾穴有和中降逆、清心...
- ??骬
鳩尾穴具有安心寧神、寬胸定喘的功效。鳩尾穴有寬胸化痰、和胃降逆、清熱熄風作用。鳩尾穴有和中降逆、清心...
- 更多有化痰作用的穴位
有化痰作用的方劑
- 二陳湯
胃降逆而止嘔;輔以橘紅理氣化痰,使氣順而痰降,氣化則痰亦化;茯苓健脾滲濕,俾濕無所聚,則痰無由生,...
- 化痰丸
大。功能主治:《瑞竹堂經驗方》卷二方之化痰丸功能化痰消食。治痰飲宿食。快脾順氣,化痰消食。主痰濕食積...
- 半夏白術天麻湯
《醫學心悟》卷三方之半夏白術天麻湯功能補脾燥濕,化痰息風。治痰厥頭痛,胸膈多痰,動則眩暈。《醫學心悟...
- 溫膽湯
痰,清膽和胃之功效。主治膽胃不和、痰熱內擾之證,為治療濕痰而有化熱之象的常用方劑。適用于神經官能癥...
- 定喘湯
芩6g、制半夏9g,具有宣降肺氣,清熱化痰之功效。主治因素體痰熱內蘊,又復外感風寒所致的哮喘。現代常...
- 更多有化痰作用的方劑
有化痰作用的中成藥
- 清氣化痰丸
南星45g、制半夏45g,具有清熱化痰,理氣止咳之功效,主治諸痰火癥,痰熱內結證。.本方為治療熱痰...
- 清肺化痰丸
少于18.0mg。功能與主治: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熱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氣不暢。用法與...
- 紫金錠
0g,具有化痰開竅,辟穢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本方適應證范圍比較廣泛,其病機為感受穢惡痰濁之邪,腸...
- 橘紅化痰丸
計,應為0.50~1.89mg。功能與主治:斂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氣不斂,痰濁內阻,咳嗽,咯痰,...
- 止嗽化痰顆粒
杏仁、百部等。止嗽化痰顆粒的功能主治:清肺止嗽,化痰定喘。用于久嗽,痰喘氣逆,喘息不眠等癥。止嗽化痰...
- 更多有化痰作用的中成藥
化痰相關藥物
- 兒感退熱寧口服液
性狀】【功能主治】解表清熱,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小兒外感風熱,內郁化火,發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 復方貝母氯化銨片
易于排出,有利于粘痰的清除。遠志流浸膏、桔梗利咽化痰,貝母清熱化痰止咳,桉葉油清熱祛風,八角茴香油健...
- 兒感退熱寧口服液
藥品。【功能主治】解表清熱,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小兒外感風熱,內郁化火,發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 感冒止咳顆粒(沖劑)
為感冒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清熱解表,止咳化痰。用于感冒發熱,頭痛鼻塞,傷風咳嗽,咽喉腫痛,四...
- 感冒止咳糖漿
為感冒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解表清熱,止咳化痰。用于感冒或流感發熱,頭痛鼻塞,傷風咳嗽,咽痛,...
- 更多化痰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化痰
- 《普濟方》:[卷一百六十五痰飲門]一切痰飲
瀉(各一兩)藿香葉生姜湯亦可飛礬丹(出百一選方)化痰神效。飛過枯礬(二兩北礬降礬尤佳如無止用通明南礬...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煩熱;又能清聲潤肺,寬膈化痰,爽氣寧神。四神丹天麻、南星、防風各一兩,薄荷五...
- 《普濟方》:[卷一百四諸風門]風痰(附論)
夫風痰之病。得于氣脈閉塞。水飲積聚。其狀雖有冷熱之異。至于心胸痞悶。飲食不化。則一也。蓋風氣滯。三焦...
- 《丁甘仁醫案》:[卷一]風溫案
傷,而風溫燥痰為患愈烈也。欲清其熱,必解其溫,欲化其痰,必清其火。昨進生津解溫,清肺化痰之劑,脅痛...
- 《普濟方》:[卷一百六十四痰飲門]一切痰飲(附論)
白)干姜(一兩面糊為丸祛風丸(出御藥院方)治清膈化痰。降氣消谷。宣通蘊滯。調順三焦。車前子赤茯苓(去...
- 更多古籍中的化痰
化痰藥品說明書
- 清肺化痰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金止嗽化痰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氣化痰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清氣化痰丸(濃縮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順氣消食化痰丸說明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非處方藥中成藥品種使用說明書)
- 小兒清肺化痰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小兒化痰止咳顆粒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
- 小兒化痰止咳糖漿說明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處方藥說明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