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醫大辭典》·紅白二丸
2.1 紅白二丸的別名
2.2 來源及產地
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Begoniaevansiana Andr.的根及塊莖或全草[1]。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1]。
2.3 性味
苦、酸,涼[1]。
2.4 功能主治
1.治吐血,咯血,衄血,痢疾,淋濁,血尿,崩漏,帶下,月經不調,胃痛,腹痛,腰痛,疝氣痛,痛經,跌打損傷[1]。內服:煎湯,9~15g;研末服,3~6g[1]。
2.5 化學成分
全草含β-谷甾醇、β-香樹脂醇、胡蘿卜苷、豆甾醇草酸等[1]。根含秋海棠皂苷(Begonin)[1]。
3 《全國中草藥匯編》·紅白二丸
3.1 拼音名
Hónɡ Bái èr Wán
3.2 紅白二丸的別名
紅白二元、紅黑二丸、巖丸子、鴛鴦七、水八角、一口血、一點血、小桃紅、山海棠
3.3 來源
秋海棠科秋海棠屬植物中華秋海棠Begonia sinensis A. DC.,以塊莖、全草入藥。秋季采收,分別曬干。
3.4 性味
苦、酸,平。
3.5 功能主治
活血調經,止血止痢。用于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痢疾,吐血,衄血,跌打損傷出血。
3.6 紅白二丸的用法用量
2~5錢。
3.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4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67.
用到中藥紅白二丸的方劑
- 紅丸子
、桔梗、山竺桂、當歸、自然銅(醋淬七次,另研)、白斂、赤芍藥、骨碎補、沒藥(另研)、羌活、赤小豆。...
- 白術湯
術湯:組成:白術、姜厚樸、防風各二錢,炮附子、橘紅、白鮮皮、五加皮各一錢。白術2錢,厚樸(姜制)2...
- 橘紅化痰丸
an標準編號:WS3-B-0462-90處方:橘紅75g錦燈籠100g川貝母75g苦杏仁(炒)10...
- 奪命丹
煅紅,出火黃色為度,余藥為末,共和勻,姜汁面糊和丸,黍米大,朱砂為衣。用法用量:每服七丸,小兒三丸...
- 橘紅丸
,如綠豆大。《中藥制劑手冊》方之橘紅丸:組成:橘紅72g,生石膏、茯苓、陳皮、麥門冬、干地黃、炒杏...
- 更多用到中藥紅白二丸的方劑
用到中藥紅白二丸的中成藥
- 橘紅化痰丸
an標準編號:WS3-B-0462-90處方:橘紅75g錦燈籠100g川貝母75g苦杏仁(炒)10...
- 橘紅丸
,如綠豆大。《中藥制劑手冊》方之橘紅丸:組成:橘紅72g,生石膏、茯苓、陳皮、麥門冬、干地黃、炒杏...
- 防風通圣散
砂仁,名“劉庭瑞通圣散;(見原書同卷)。本方改為丸劑,名“防風通圣丸”(見《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
- 跌打丸
中成藥,主要成分為三七、當歸、白芍、赤芍、桃仁、紅花、血竭、北劉寄奴、骨碎補(燙)、續斷、蘇木、牡...
- 益心丸
心丸藥典標準:品名:益心丸YixinWan處方:紅參882g、牛角尖粉294g、蟾酥147g、冰片...
- 更多用到中藥紅白二丸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紅白二丸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分,荊芥穗、蔓荊子、川芎、生甘草、細辛各二分,酒紅花少許,水煎熱服。治少時灸火過多,至老所熱厥頭痛...
- 《普濟方》:[卷一百十五諸風門]諸風雜治
(出危氏方)疏風活血。起癱瘓。除腳疾。烏須發。注紅顏。肌肉不緊實。風證。切宜此藥服之。川芎草烏(各...
- 《張聿青醫案》:[卷十]痢
錢)薔薇露(一兩)茯苓(四錢)金石斛(四錢)廣橘紅(一錢)炒半夏曲(二錢)鮮谷露(溫沖一兩)川雅連...
- 《普濟方》:[卷二十五脾臟門]脾胃氣虛弱肌體羸瘦(附論)
兩)濃樸(去粗皮五兩)附子(去皮臍生用)蜀椒(取紅各二兩)上除紅椒、沉香、香子外。二味用漿水六升。...
- 《幼幼新書》:[卷第二十二]宿食不消第七
)甘草(炙)蚌粉(水淘,澄去砂石,卻連盞在火上通紅,刮下,用水飛過,細研,秤)白附子白僵蠶(直者,...
- 更多古籍中的紅白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