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處方
澤蘭1錢5分,牡丹皮1錢,當歸尾1錢,陳皮1錢,鉤藤鉤1錢,懷生地1錢,桃仁7粒(研),紫厚樸7分(姜制),炙甘草3分,紅花5分。
3 功能主治
4 和血導瘀湯的用法用量
甚者,加蘇木;虛者,去桃仁、紅花。
5 摘錄
《古今醫徹》卷一
古籍中的和血導瘀湯
- 《古今醫徹》:[卷之一傷寒]蓄血
氣。賴溫補而效。肺經未免受克。故以保肺收攻。和血導瘀湯澤蘭(一錢五分)牡丹皮(一錢)當歸尾(一錢)...
- 《醫學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氣除后重,氣分加枳殼、滑石寬腸,血分加當歸、桃仁和血;以秦艽、皂子祛腸風;黃芩、黃連清熱毒;白術、陳...
- 《古今醫鑒》:[卷之五]痢疾
冷成塊。每服一丸,如黃豆大,空心服。紅痢,冷甘草湯下;白痢,冷干姜湯下;水瀉,冷米湯下。立效散(云...
- 《醫學正傳》:[卷之七]婦人科中·胎前
險,心有大驚,子必癲癇。勿多睡臥,須時時少步動,和血脈。勿勞力過傷,使腎氣不足,子必解顱,腦破不合。...
- 《景岳全書》:[卷之三十二貫集·雜證謨腳氣]述古
利關節以去壅,佐木通、牛膝以引經,當歸、生黃地以和血,此必用之藥也。又如東垣拈痛湯之類亦甚捷,余因證...
- 更多古籍中的和血導瘀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