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合法:1.合推法;2.對抗性地用力推并。
3 合推法·合法
合法為推拿手法[1]。合法又名和法[1]。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從兩個穴位向中間合攏[1]。其起點和止點往往在穴位上[1]。
合推法為小兒推拿方法名。又稱合法或和法[2]。與分推法相對[2]。是指以雙手拇指螺紋面或雙掌著力,稍用力附著在患兒所需治療的穴位或部位的兩旁,用腕部或前臂發力,帶同著力部分自兩旁向中間做相對方向的直線或弧線推動的推拿方法[2]。
3.1 合推法的適用部位
3.2 合推法的操作
以雙手拇指螺紋面或雙掌著力,稍用力附著在患兒所需治療的穴位或部位的兩旁,用腕部或前臂發力,帶同著力部分自兩旁向中間做相對方向的直線或弧線推動[2]。
3.2.1 動作要領
合推法的動作和要求與分推法基本相同,但推動方向相反,主要是做直線合推,不做弧線合推,動作幅度較小,不要使皮膚向中間起皺[2]。
操作時主要依靠肘關節的屈伸活動帶動指、掌著力部分做橫向直線合推,依靠腕部和拇指掌指關節的內收、外展活動帶動拇指著力部分做直線合推[2]。
雙手用力要均勻,動作要柔和而協調,節奏要輕快而平穩,動作幅度較小,不要使皮膚向中間起皺[2]。
3.2.2 注意事項
1.不可推破皮膚,一般需要輔以介質[備注]小兒推拿,常使用一些介質,如滑石粉、薄荷汁、冬青膏等,可以起到潤滑作用,還可防止擦破皮膚,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隨蘸隨推[3]。
2.根據病情、部位和穴位的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輕重、快慢,以求手法的補瀉作用,達到預期的療效[3]。
3.推法是從摩法中演變而出,但比摩法、運法為重,而較指揉法為輕,所以旋推法與指摩法極為相似,操作時需準確掌握運用[3]。
4.操作時手法不可呆滯[3]。
3.3 關于推法
推法為推拿手法名[4]。出《黃帝內經靈樞》。指用指、掌或其他部位著力于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前后、上下、左右的直線或弧線推進的手法[5]。有疏通經絡,行氣消瘀等功效[4]。后代在應用上有發展,常用的有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一指禪推法等[4]。
在小兒推拿手法中,推法是以拇指或食、中兩指的螺紋面著力,附著在患兒體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做直線或環旋移動的推拿手法[6]。屬單式手法[6]。
小兒推拿手法通常是指給6周歲以內的小兒進行推拿治療的手法,包括單式和復式手法兩種[7]。小兒推拿手法既有與成人推拿手法相同之處,又有其獨立于成人推拿手法之外的特殊操作方法[7]。
詳見推法條。
4 對抗性地用力推并·合法
合法為推拿手法[1]。見曹錫珍《中醫按摩療法》。是指對抗性地用力推并,使散離的筋肌或脫錯的關節得以歸合而復原狀的一種推拿手法[1]。
5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78.
- ^ [2] 劉明軍,王金貴主編.小兒推拿學—2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17-18.
- ^ [3] 劉明軍,王金貴主編.小兒推拿學—2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18.
-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57.
-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 ^ [6] 劉明軍,王金貴主編.小兒推拿學——2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17.
- ^ [7] 劉明軍,王金貴主編.小兒推拿學—2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16.
古籍中的合法
- 《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卷二]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篇
于脈與證之間互參酌之,不必泥定“緊”之一字,始為合法也。脈浮無緊,似不在發汗之列,然視其證,一一寒傷...
- 《傷寒論綱目》:[卷七]過經不解
。故必先用小柴胡提其邪出半表。然后乃用大柴胡。始合法也。【綱】仲景曰。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心下溫溫欲...
- 《醫述》:[卷四·傷寒析疑]會通
胱,必便血也。宜當歸四逆,和營透表,兼疏利膀胱為合法也。(張路玉)少陰病,便膿血者,可刺。若不用刺法...
- 《醫宗金鑒》:[卷一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篇]半夏瀉心湯方
者,誤下之所致也。下利痞□,仍虛痞也,服瀉心湯已合法矣。而痞不愈,復以他藥下之,痞雖去而利不止,醫與...
- 《續名醫類案》:[卷七]瘧
,均宜達此,不惟瘧疾為然。然必用于誤表之后,斯為合法。)以八味加牛膝、五味子,每劑納熟地二兩,煎碗余...
- 更多古籍中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