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寒嘔為病證名[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嘔吐,名曰寒嘔。或因傷食,多致傷胃氣;或因病曾經汗下,致胃氣虛冷之所為也。”
3 寒嘔的病因病機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或因傷食,多致傷胃氣;或因病曾經汗下,致胃氣虛冷之所為也。”
4 寒嘔的治療
5 胃寒嘔吐
5.1 胃寒嘔吐的癥狀
《癥因脈治·嘔吐論》:“胃寒嘔吐之癥,畏寒喜熱,不思飲食,遇冷即嘔,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脈多沉遲。
5.2 胃寒嘔吐的治療
6 寒氣嘔吐
6.1 寒氣嘔吐的癥狀
《癥因脈治》卷二:“寒氣嘔吐之癥,偶遇寒冷,頓發嘔吐,胸前綿綿而來,身無內熱,小便清白,大便通順。”脈多弦緊,或遲緩,或沉細,甚者沉伏[3]。
6.2 寒氣嘔吐的治療
寒氣嘔吐治宜散寒溫胃[3]。可用姜桂六君子湯、理中湯、四逆湯等方治療[3]。
7 關于嘔吐
嘔吐(vomiting[4])為病證名[5]。出《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嘔吐是一個癥狀,是由于胃失和降,氣逆于上所引起的病證[6]。所以任何病變,有損于胃,皆可發生嘔吐[6]。前人以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干嘔。其實嘔與吐同時發生,很難截然分開,故一般并稱為嘔吐[6]。嘔吐與干嘔兩者雖有區別,但在辨證治療方面大致相同,所以合并在一起討論[6]。
嘔吐見于西醫的多種疾病中,其中以胃腸道疾患最為常見,如急性胃腸炎、賁門痙攣、幽門痙攣、幽門梗阻、慢性胃炎、胃粘膜脫垂、食管癌、十二指腸壅滯癥等,其他如神經性嘔吐、內耳眩暈性嘔吐,以及顱腦病變所致的嘔吐,也均可參照辨證施治[7]。
嘔吐現常分為實嘔(包括寒邪犯胃證、食積證、胃熱證、外邪犯胃證、痰飲停胃證、肝氣犯胃證、暑濕證等)、虛嘔(包括脾胃氣虛證、脾胃陽虛證、脾胃虛寒證、胃陰虛證等)進行辨治,詳見嘔吐條。
8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5.
-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34.
-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99.
-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6.
- ^ [6]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43-146.
- ^ [7] 石學敏主編. 針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56-59.
治療寒嘔的穴位
- 下三里
病變具有良好的療效。主治胃痛,胃脘疼痛,胃中寒,嘔吐,惡心,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痙攣,胃下...
- 足三里
病變具有良好的療效。主治胃痛,胃脘疼痛,胃中寒,嘔吐,惡心,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痙攣,胃下...
- 下陵
病變具有良好的療效。主治胃痛,胃脘疼痛,胃中寒,嘔吐,惡心,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痙攣,胃下...
- 鬼邪
病變具有良好的療效。主治胃痛,胃脘疼痛,胃中寒,嘔吐,惡心,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痙攣,胃下...
- 中庭
氣化食的作用,主治嘔吐,食不化。中庭配中府,治膈寒嘔逆。中庭配俞府、內關、意舍,治嘔吐。文獻摘要:《...
- 更多治療寒嘔的穴位
治療寒嘔的方劑
- 人參丁香散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兒嘔吐不已,粥飲湯藥不下。凡嘔吐之病,皆因三焦不調,脾胃虛弱,冷熱失和,邪正相...
- 藿香安胃湯
止。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嘔吐不止,加姜汁;寒甚,加丁香、附子、肉桂。摘錄:《傷寒全生集》卷二...
- 伏龍肝飲
成:伏龍肝1兩(即灶心土,紫色者佳)。主治:傷寒嘔逆。用法用量:用滾水浸之,俟澄清,另用1碗將清者...
- 丁附湯
草、干姜、陳皮、青皮、丁香、附子組成。水煎服。治寒嘔,中脘停寒,喜食辛熱,食物人口即吐出者。處方:人...
- 消導湯
上有一條杠起痛者。用法用量:生姜為引。加減:如胃寒嘔逆,加炮干姜1錢;如氣滯而痛,加木香、香附;如食...
- 更多治療寒嘔的方劑
治療寒嘔的中成藥
- 蛇膽南星片
11頁)。功能與主治:祛風化痰。用于風痰嗽喘,風寒嘔吐,痰多驚搐。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4片,...
- 蛇膽南星散
錄10頁)功能與主治:祛風化痰。用于風痰嗽喘,風寒嘔吐,痰多驚搐。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2瓶,...
- 小兒止瀉片
拼音:xiǎoérzhǐxièpiàn英文:小兒止瀉片中藥部頒標準:拼音名:Xiao‘erZhixi...
- 溫六散
各項規定(附錄10頁)。功能與主治:祛暑散寒,除嘔止瀉。用于暑月受寒,嘔吐泄瀉。用法與用量:布包煎...
- 理中丸
春腳集》卷四方之理中丸治小兒脾虛,中寒面青,腹痛寒嘔寒瀉,四肢厥冷,一切虛寒者。用法用量:每服或1-...
- 更多治療寒嘔的中成藥
寒嘔相關藥物
- 平納糖膏
【功能主治】熟化和清除寒性體液,養胃鎮咳。用于胃寒嘔惡,胃腹脹滿,消化不良,咳喘。【用法與用量】口服...
- 溫六散
品為中暑類非處方藥藥品。【功能主治】祛暑散寒,除嘔止瀉。用于暑月受寒,嘔吐泄瀉。【用法與用量】布包...
- 全龜片
。【禁忌】孕婦禁用。【注意事項】1.凡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2.本品宜飯前...
- 全龜膠囊
。【禁忌】孕婦禁用。【注意事項】1.凡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2.本品宜飯前...
- 蛇膽姜粒
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肺寒咳嗽,吐痰清稀,胃寒作嘔,脘腹冷痛。【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0.3~0....
- 更多寒嘔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寒嘔
- 《普濟方》:[卷一百三十八傷寒門]傷寒嘔噦(附論)
滿則氣逆而噦。若大下后。胃中虛冷。亦令致噦也。傷寒噦者。俗謂之咳逆者是也。KT近于噦。KT者。但胸...
- 《圣濟總錄》:[卷第二十五]傷寒嘔噦
飲水停積所致。證既不同,治亦隨異,不可不察。治傷寒后胃氣逆冷,食已嘔噦,即欲吐。半夏湯方半夏(一兩...
- 《雜病廣要》:[臟腑類]嘔吐
證實脈而見嘔吐者,切不可以實邪論治。(《景岳》)寒嘔《醫門方》云∶食已吐其食者,胃中虛冷所致。(《醫...
- 《幼幼新書》:[卷第十五]傷寒下痢第十二
,方見傷寒結胸門中。《活人書》仲景白通湯,方見傷寒嘔噎門中。《活人書》仲景白通加豬膽汁湯,方見傷寒嘔...
- 《普濟方》:[卷一百三十七傷寒門]傷寒嘔吐(附論)
則嘔吐之有輕重可知矣。傷寒嘔。有責為熱者。有責為寒者。至于吐家。則悉言虛冷也。經曰。太陰之為病。腹...
- 更多古籍中的寒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