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汗出如油為癥名[1]。見《傷寒發微論》。指汗出如油之狀,黏膩不易流動[1]。多見于病危虛脫之證[1]。
4 關于絕汗
絕汗又名脫汗[2]。指病情危重,汗出如珠如油,黏膩不流,常伴見呼吸短促,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癥[2]。為陰陽相離,陽氣欲脫之象[2]。急宜回陽救脫,用參附湯加龍骨、牡蠣之類[2]。
5 參考資料
治療汗出如油的穴位
- 極泉
即水泉,穴在腋下,為上臂之最高處,局部凹陷且汗出如泉,故名極泉。主治上肢不遂,心痛,心悸,冠心病,...
- 胃陽
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腫,小便不利,腹部脹滿,腸鳴泄瀉,大便膿血,盜汗,自汗,傷寒無汗,目昏,...
- 復白
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腫,小便不利,腹部脹滿,腸鳴泄瀉,大便膿血,盜汗,自汗,傷寒無汗,目昏,...
- 復溜
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腫,小便不利,腹部脹滿,腸鳴泄瀉,大便膿血,盜汗,自汗,傷寒無汗,目昏,...
- 外命
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腫,小便不利,腹部脹滿,腸鳴泄瀉,大便膿血,盜汗,自汗,傷寒無汗,目昏,...
- 更多治療汗出如油的穴位
治療汗出如油的方劑
- 甘草湯
草湯主治脾臟瘀熱不散,心神煩亂,小便赤澀,或汗出如柏汁。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
- 都梁散
2兩(熬令燥)。制法:上藥治下篩。功能主治:汗出如水,及汗出衄血、吐血、小便出血。用法用量:每服方...
- 烏梢散
末。附注:四般惡證不可治:第一、頭目青黑色;第二、額上汗珠不流;第三、眼小目瞪;第四、身上汗出如油。...
- 加減回陽湯
能主治:霍亂,上吐下瀉,轉筋陰寒,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揣摩有得...
- 回生神丹
服。早晨服2碗,即臥,上以棉被蓋之,令極熱,汗出如雨,任其口呼大熱,不可輕去其被,任其自干,再用后...
- 更多治療汗出如油的方劑
治療汗出如油的中成藥
- 虛汗停顆粒
用。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藥...
- 冰霜痱子粉
得出。4.用藥至皮損消退后即可停止使用。5.皮損如有膿皰出現時,應到醫院診治。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 保安萬靈丹
朝前后,但未出膿者,俱宜服之。用連須大蔥白9根煎湯200毫升,將藥1丸乘熱化服,被蓋出汗。如服后汗遲...
- 荊防合劑
癥狀無改善,或出現發熱咳嗽加重,并有其他嚴重癥狀如胸悶、心悸等時應去醫院就診。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
- 玉屏風袋泡茶
下使用。8.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9.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藥...
- 更多治療汗出如油的中成藥
汗出如油相關藥物
- 阿司匹林腸溶片
丘體溫調節中樞引起外周血管擴張,皮膚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熱增加而起解熱作用。此種中樞性作用可能與前...
- 賴氨匹林散
丘體溫調節中樞引起外周血管擴張,皮膚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熱增加而起解熱作用。此種中樞性作用可能與前...
- 吲哚美辛膠囊
用。【兒童用藥】14歲以下小兒一般不宜應用此藥,如必須應用時應密切觀察,以防止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 吲哚美辛膠囊
用。【兒童用藥】14歲以下小兒一般不宜應用此藥,如必須應用時應密切觀察,以防止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 吲哚美辛片
用。【兒童用藥】14歲以下小兒一般不宜應用此藥,如必須應用時應密切觀察,以防止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
- 更多汗出如油相關藥物
古籍中的汗出如油
- 《傷寒心法要訣》:[卷三]難治死證
口黧黑腹滿利,柔汗陰黃脾敗由。肺絕脈浮而無胃,汗出如油喘不休。唇吻反青肢冷汗,舌卷囊縮是肝憂。面黑齒...
- 《張氏醫通》:[卷九雜門]汗
二陳加桂枝、枳、桔、香附、貝母。多汗惡風。食則汗出如油。久不治。必成消渴。玉屏風散。少加牡蠣。病余氣...
- 《普濟方》:[卷一百十三諸風門]破傷風附論
服。豆淋酒下。汗出如珠顆。眼黃飲得水者可治。若汗出如油。直視吐涎水。心煩熱悶。頭發亂。身烏蛇丸治一切...
- 《幼幼集成》:[卷三]哮喘證治
貞元飲;不效,理陰煎加人參、鹿茸,或可挽救。如汗出如油,發潤而喘者,肺絕也;汗出如油,張口大喘者,命...
- 《雜病廣要》:[外因類]〔附〕破傷風
瘡之謂。)汗出如珠顆,眼黃,飲得水者,可治。若汗出如油,直視吐涎水,心煩熱悶,頭發亂,身不轉者,難治...
- 更多古籍中的汗出如油